常平倉是古代中國最傑出的政治成就之一,由國家建立一定的糧食儲備,豐年糧價低時買進,防止糧賤傷農,災年糧價高時賣出,防止糧價太高,百姓捱餓。
最早提出常平倉構想的是戰國的李悝,由西漢的桑弘羊完善並推廣到全國。桑弘羊的本意是為漢武帝增加財政收入,價低時買、價高時賣,賺錢是顯而易見的,並且能夠保證糧價在一個合理的範圍內。
正因為如此,常平倉制度被很多朝代所仿效,逐漸成為中國古代官府的基本職能之一,可以說是功在千秋,直到今天仍然在發揮作用,國家糧食儲備制度就是由常平倉發展而來。
奇怪的是,常平倉制度沒有在東漢實行。東漢號稱是西漢的延續,繼承了絕大部分西漢王朝的典章制度,卻不包括這項利國利民的常平倉制度。
開國皇帝劉秀死後,即位的漢明帝見天下安定已久,府庫較為充盈,便想恢復常平倉制度,漢明帝將其改名為“常滿倉”,沒想到大臣們居然持反對意見。
大臣們反對的理由是“常滿倉”耗費巨大,建立起來需要花很多錢,而且容易被下層官吏挪用倒賣,無法起到平抑糧價的作用,反而白白便宜了貪官汙吏。
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西漢的常平倉確實存在這些問題,漢武帝時代還好,到了西漢末期,整個朝廷上下貪墨成風,很多州縣的常平倉都無糧可用,朝廷卻早就投下了巨資。
但是,他們說的這些問題都存在於執行層面,常平倉制度本身對國對民都有利,漢明帝的大臣看不到這一點嗎?當然不是,他們真正擔心的是常平倉制度會妨礙他們的利益。
東漢王朝從建立開始,地方豪強的勢力已經尾大不掉,劉秀雖然完成了統一,但與豪強的關係更接近於結盟,而不是臣服,東漢皇帝對朝廷和地方的掌控能力遠不如西漢。
豪強們都有千頃、萬頃的良田,每到災年便是他們兼併更多土地的好時機,災年糧價飛漲,農民們不得不賣田換糧食。即使是豐年糧價大跌,同樣有很多窮苦農民換不到足夠的銅錢交稅,只好把田賣掉。也就是說,無論糧價大漲還是大跌,對豪強們都有好處。
漢明帝的常滿倉建立後,糧價趨於穩定,豪強們還怎麼兼併土地?他們當然要反對。東漢皇權的孱弱使常平倉制度無法真正建立起來,豪強們才是各地方的主宰。
所以,東漢的豪強並不是黃巾大起義後才崛起,最終導致了魏蜀吳三國爭雄。他們早就具備了割據一方的實力,趁著鎮壓農民起義,正好把政治和經濟上的優勢轉化為軍事實力,這才是東漢末年群雄並起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