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1948年11月的華北“剿總”司令官傅作義來說,心頭大患是遠在東北地區的東北野戰軍。
那時候,我軍共有四大野戰軍,加上華北軍區。華東野戰軍、中原野戰軍正在集中精力打淮海戰役,無暇分身。西北野戰軍遠在西北地區與胡宗南的部隊周旋,沒有多餘的精力。華北軍區雖然有3個兵團,戰鬥力也很強,但人數不多,難以形成巨大的威脅。只有擁有百萬兵力的東北野戰軍,讓傅作義感到忐忑不安。
畢竟,8天攻克錦州,2天攻克瀋陽,2天全殲國軍最精銳的廖耀湘第9兵團,一支軍隊擁有如此輝煌的戰績,足以讓任何敵人感到巨大壓力。
傅作義唯一自慰的是,東北野戰軍剛剛打完遼瀋戰役,傷亡和各種消耗都很大,需要休整一段時間,才能從東北地區進入華北地區。
然而,傅作義做夢都沒有想到的是,東北野戰軍為了打平津戰役,早已秘密入關了。
一
1948年11月初,遼瀋戰役剛剛結束,東北野戰軍就派遣第2兵團為先遣兵團,以程子華為司令員,以黃志勇為參謀長,率領第4縱隊和第11縱隊秘密入關,駐紮在河北省薊縣(今天津市薊州區)地區,待機而動。
為什麼是第2兵團為先遣兵團呢?
這是因為,在遼瀋戰役中,東北野戰軍攻打錦州,安排部署第2兵團在塔山阻擊侯鏡如率領的東進兵團。錦州戰役結束後,第2兵團兩個縱隊在塔山附近休整。塔山位於葫蘆島與錦州之間,離關內較近,東北野戰軍就派遣了第2兵團先行入關,配合華北軍區作戰。
那段時間,傅作義壓根兒沒有發現,在自己的眼鼻子下,竟然有東北野戰軍10萬大軍的存在。
二
1948年11月下旬,隨著淮海戰役取得重大進展(圍困黃百韜第7兵團於碾莊),我軍提出了在華北地區舉行平津戰役的構想。
當時華北地區有約60萬國軍,光靠華北軍區3個兵團,再加上提前入關的東北野戰軍第2兵團,都無法完成平津戰役。為此,必須提前調動東北野戰軍主力部隊入關。
東北野戰軍主力部隊除了已經入關的第2兵團兩個縱隊外,還有10個縱隊約70萬人,分別駐紮在錦州、營口、瀋陽等地進行休整。按照最初計劃,他們要在1949年初才會入關。實際上,許多國軍決策者都有“大戰之後,東野起碼要休整2、3個月”的想法。現在,提前入關的命令下達後,東北野戰軍70萬大軍迅速行動起來。
從1948年11月23日起,東北野戰軍主力部隊陸續從錦州、營口、瀋陽等地出發,秘密入關,奔赴北平、天津、唐山、塘沽等地。
三
兵貴神速。東北野戰軍主力部隊的入關行動在秘密中進行,不能被傅作義察覺。為此東北野戰軍在入關路線上進行了精心安排。
從東北地區趕赴華北地區,最近、最合理的路線,直取山海關,可以大大減輕部隊行軍的疲勞程度。傅作義知道我軍機械化程度不高,部隊行軍基本靠走,因此走山海關的可能性最高,便在山海關安排了偵查部隊。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駐紮在錦州、營口的東北野戰軍5支縱隊首批出發後,沒有走傳統的山海關路線,而是經過喜峰口、冷口進入關內,避開了國軍的偵查。
所有東北野戰軍在開動時注意隱蔽,做到“夜行曉宿”。這樣一來,雖然傅作義每天都派遣飛機在華北地區與東北地區的交界處巡視,但依然沒有發現東北野戰軍的蹤影。
為了麻痺傅作義,我軍還不失時機地放出了煙幕彈:利用新華社、廣播電臺大量釋出瀋陽、長春、錦州、營口的東北野戰軍張燈結綵搞軍民遊行聯歡,“慶功祝捷、練兵開會”的新聞,製造東北野戰軍還在進行休整的假象。這些新聞讓傅作義等人深信不疑。
如果不是一次意外,恐怕當東北野戰軍逼近北平、天津時,傅作義才會驚覺到他們的入關行動。
原來,1948年12月3日,東北野戰軍第2兵團由薊縣向懷來、南口急進途中,順帶著打掉了密雲,殲滅國第13軍1個師。傅作義聽到情報後,誤以為是東北野戰軍主力部隊,趕緊下令自己的嫡系部隊第35軍返回北平。由此可見,直到此時此刻,傅作義都沒有察覺到東北野戰軍主力部隊已經秘密入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