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至15日,第五屆山東省文化創新獎30個擬表彰專案進行公示,其中,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報送的“鄉村文化立體化傳播體系的構建與應用”專案列在首位。
鄉村文化傳播專案主要由山東青年政治學院文化傳播學院實施。透過這個文化專案,他們致力於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助力鄉村文化振興,用時代語言表達鄉村文化的歷史、傳承與夢想。
讓大地上的文化遺產活起來
位於濟南市萊蕪區房幹村的房幹精神展示館,是全市重點建設的村史館。館內記載著老支書韓增旗等帶領全村,開山治水,把貧困村建設成生態宜居富裕村的艱難歷程。這也是“鄉村文化立體化傳播體系的構建與應用”參與的代表性專案之一。
中國地域文化傳播研究中心辦公室主任、山青文化傳播學院副教授盧國華介紹,雙方的合作始於2016年。學校參與這一專案的團隊成員,在房幹村走街串巷,訪談考察,拍攝村情村貌圖集上千張,採集村民個人口述影畫素材數百G,創作完成紀錄片《房幹年俗——請家堂》《黑龍潭——龍王廟會》《村民大會》等影像片12部,收集到大量珍貴的原始文化資料材料。“我們還為村史館提供了近40個村民的口述影像紀錄片。”
其間,專案團隊發揮專業優勢,專門為村史館打造了一支高水平的志願者解說隊伍。房幹村黨支部副書記韓汝水說:“原來到這裡參觀的遊客,能看20分鐘就不錯了,現在,沒有1個小時是出不來的,因為展陳內容豐富多了,並且有了專業的解說員。”
專案團隊還透過VR等新技術,結合智慧旅遊,為村裡設計製作了一個“數字博物館”,建了專題網站,撰寫了房幹村史、影象志,幫助房幹村建起立體化文化傳播體系,為村子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山青文化傳播學院院長劉紹芹介紹,學院依託中國地域文化傳播研究中心、省文化科技重點實驗室——“鄉村文化振興研究與傳播”實驗室,以學院廣播電視學、漢語言文學和播音與主持藝術等三個專業優秀師生為實踐團隊,推動鄉村文化立體化傳播體系的構建與應用。“我們先後在萊蕪房幹村、逯家嶺村、威海前後蔭子村等20多個村落開展文化資源調查,獲得了超過10TB的電子影像和文字資料,以及超過5000份的文獻資料,並以此為基礎,利用分散式儲存技術、影象識別技術、VR技術、大資料和人工智慧等最新資訊科技,建立起多場景應用的鄉村文化資源資料庫。”
接下來要做的,是實現多維度傳播。山青文化傳播學院開展以“八個一工程”為核心的鄉村文化傳播實踐服務,透過村“一書、一圖、一影、一音、一展、一網、一號、一庫”等專案建設,幫助村莊建立“音檢視文”一體化、立體化的文化傳播體系。師生透過“蚯蚓田野”“齊魯文脈”等自建微信公眾號,釋出各類融媒文化傳播作品,近四年就創作文化紀錄片100多部。
這些專案的開展,一方面激活了豐厚沉澱的農村文化資源,讓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活起來,同時也讓學校師生獲得寶貴的實踐經驗和學術歷練。劉紹芹說:“借用我們老師的話,那就是把課堂搬到田野裡,把論文寫在大地上!”
演繹傳統與現代的文化交響
2018年,山東青年政治學院聯合文化和旅遊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共建“中國地域文化傳播研究中心”。
山青文化傳播學院黨委書記王連峰介紹,“中心整合學校相關學科的學術力量,以地域文化資源的發掘、梳理和研究為基礎,著力探索文化研究成果的形態轉化、活態傳播及其應用推廣。”
圍繞這個文化鏈條,多個團隊分佈在不同環節,由不同學科、專業師生共同完成相關文化專案。
影像創作團隊先後承擔了國家社科重大委託專案《中國節日影像志》的“昌邑燒大牛”“院夼村穀雨節”“胡集書會”“浙江桐鄉蠶花會”等4項,還承製了“萊蕪中元節”“文姜廟會”以及“濰水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資料庫採集等作品200多部,歷史與現代在光影中交匯。
文化調研與傳播團隊的逯豔博士,將自己的“格格有貓”工作室特色定位為“新媒體+地域文化”。“格格有貓”公眾號不斷推送工作室原創作品,內容也極為豐富,短影片中的傳統戲曲萊蕪梆子,漂亮動圖中的地方美食,還有原創音樂傳達出的對非遺技藝傳承人的敬意……優秀傳統文化煥發出亮麗的時代光彩。
近期專注於地方家族文化研究的劉冰莉老師認為,家族文化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傳統社會是一個家國同步的社會,那些大家族在文化傳承方面承擔了很多責任。“家族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家訓,這些內容對當今大學生樹立人生觀、價值觀,能起到什麼樣的積極作用?這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已經發表。”
從2020年開始,文傳學院漢語言文學教研室主任郭素媛帶領團隊,承擔濟南市歷城區紅色文化資源調研專案,“我們幫助梳理資料,建設紅色文化資料庫,這些成果將用於他們的紅色文化體驗館等專案中。其中,我們還把一些內容做成有聲版的紅色故事,推送到學習強國平臺,傳播效果也非常好。”
“我們今年啟動的重走山東抗戰路專案,分三條線到臨沂、臺兒莊等地採訪調研,明確要求把歷史與現實結合起來。”廣播電視學專業教研室主任田鈺佳說,關注地域文化、傳統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內容是關注其現代意義和現代價值,“一定要有現代視角,關聯起新的變化,包括調查清楚這些紅色歷史文化資源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
今年6月份,一部紅色舞臺劇《星火》在山青劇院成功首演,接著又在省會大劇院公演。這部舞臺劇取材於《共產黨宣言》首箇中文全譯本在廣饒農村保護傳承的歷史,由文化傳播學院編創,演員均為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師生,作品整合了多種舞臺藝術形式,集“話劇、舞蹈、朗誦”為一體,用精湛的演技塑造了一個個鮮活的舞臺人物形象,獲得觀眾廣泛好評。而該劇的創作,正是基於師生赴廣饒進行鄉村文化調研的契機,也成為學校推進紅色革命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重要教學成果。
《中國節日影像志》子課題《山東院夼村穀雨節》攝製組與民俗人士交流
地域文化調查中“以文化人”
開展地域文化研究的田野調查,也是一個以文化人的過程。
盧國華介紹,團隊中有的學生,開始以為不過是跟老師出去“玩一次”,是一次看風景的採風,等到真正深入其中,他們的文化認同、情感認同大大提升,態度會產生明顯轉變,“在房幹村專案中,他們半夜兩三點就起床,心甘情願地守在那裡,等著拍攝搶頭香的村民。春節期間,他們也主動放棄寒假假期,跟著到村民家裡拍攝記錄請家堂的儀式和場景。”
已經畢業的文傳學院2016級廣電專業學生吳婧雅,談到自己在學校參與鄉村文化田野調查的經歷和感受時說:“那些經歷是我的一個夢的開始,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由此經歷了很多從未知到深刻認知的過程,實現了自我成長。比如,一個小小的村落,竟然蘊藏著那麼豐富的歷史和文化,這也給我很多觸動,讓我願意到更多地方,願意與各種各樣的人交流,去對當地風土人情作更深入細緻的瞭解。”
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學生陶婧澤說,剛入校就參加了“聲動館藏”社團,主要工作是到村史館、黨史館,幫助收集整理資料,做成有聲內容進行傳播。這些內容生成二維碼,遊客可以透過掃碼,聆聽講解。“在播讀那些革命烈士的事蹟時,我們常常感動得淚流滿面,不能自已。我們也希望透過自己的聲音,把這份感動傳播開來,讓更多人同樣感受到這種情感。”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張書明介紹,學校在鄉村文化傳播實踐中,形成了“文化資源田野調查—梳理研究轉化—音檢視文立體化傳播—文化賦能產業振興”鏈條式鄉村文化傳播實踐機制,並取得系列成果,學生也鍛鍊成長為應用型融媒傳播人才,今後還將更全面發揮這一機制的實踐性、創新性、示範性優點,為鄉村文化振興、文化傳播、人才培養提供堅實的支援和保障。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於國鵬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