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共青團寶雞市委微信公眾號@寶雞青年 特別推出“團團學黨史”欄目,展現黨帶領人民堅持不懈奮鬥的光輝歷程,重溫經典事件、致敬英烈人物、回眸歷史瞬間,一起來學習!
黨史上的今天
10月25號——10月31號
10.25
1949年10月25日 中國海關總署成立
1949年10月25日,中國海關總署成立。1950年3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釋出《關於關稅政策和海關工作的決定》,隨後公佈《中華人民共和國暫行海關法》和新的海關稅則,並由國家管制對外貿易,實行進出口許可證制度。中國海關由此完全掌握在中國人民自己手中。
1950年10月25日 中國人民志願軍與長驅直入的敵軍遭遇,打響了出國作戰的第一次戰役
1950年10月25日 中國人民志願軍與長驅直入的敵軍遭遇,打響了出國作戰的第一次戰役。在彭德懷的指揮下,志願軍首先採取邊打邊進的戰法,分途各個殲滅冒進之敵;隨即又集中志願軍主力在雲山戰鬥中給美軍“王牌”部隊騎兵第一師以沉重打擊,並在東線成功阻擊了北上馳援的美軍。經過連續作戰,至11月5日第一次戰役結束時,志願軍殲敵1.5萬餘人,將“聯合國軍”從鴨綠江邊趕到清川江以南,粉碎了麥克阿瑟吹噓的在11月23日感恩節前結束朝鮮戰爭的計劃。第一次戰役的勝利初步穩定了朝鮮戰局,使志願軍在朝鮮站住腳跟,為爾後作戰創造了有利條件。一年以後,中國人民將10月25日定為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紀念日。
1952年10月25日 “三反”、“五反”運動勝利結束
1952年10月25日 中共中央批准安子文、廖魯言關於結束“三反”和“五反”運動的兩個報告,“三反”、“五反”運動勝利結束。這個運動,打擊了資產階級的違法活動,鞏固了工人階級和國營經濟的領導地位,並在清除舊社會汙毒方面,起了移風易俗的作用。在運動高潮中曾經發生的鬥爭擴大化和逼供信的現象,在定案處理過程中得到糾正。
1958年10月25日 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
1958年10月25日 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1956年2月,中共中央正式倡議在甘肅省東北部回族較為集中的地區建立一個省一級的回族自治區。1957年7月,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了成立寧夏回族自治區的決議。1958年10月24日至30日,寧夏回族自治區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銀川召開。10月25日,會議選舉產生了自治區人民委員會組成人員,劉格平(回族)任主席,正式宣告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
1971年10月25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復
1971年10月25日 在許多亞非拉國家和其他主持正義國家的共同努力下,第26屆聯合國大會以76票贊成、35票反對、17票棄權的壓倒多數票,通過了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和立即把臺灣當局的代表從聯合國及其所屬一切機構中驅逐出去2758號決議。11月1日,五星紅旗第一次在聯合國升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的恢復,是中國外交工作的一個重大勝利。
10.26
1936年10月26日 紅軍三大主力會師以後,紅四方面軍一部2萬多人根據中革軍委的命令,西渡黃河執行寧夏戰役計劃
1936年10月26日 紅軍三大主力會師以後,紅四方面軍一部2萬多人根據中革軍委的命令,西渡黃河執行寧夏戰役計劃。11月11日奉中央決定稱西路軍。深入河西走廊的西路軍將士英勇奮戰,但在沒有根據地,沒有兵員、物資補充,敵眾我寡的條件下,到次年3月,在甘肅北部地區遭到最後失敗。
1969年10月26日 中共中央發出《關於高等院校下放問題的通知》
1969年10月26日 中共中央發出《關於高等院校下放問題的通知》。《通知》指出:國務院各部門所屬的高等院校,凡設在外地或遷往外地的,交由當地省、市、自治區領導;與廠礦結合辦校的,交由廠礦領導。教育部所屬的高等院校,全部交給所在省、市、自治區領導。此後,中央所屬的高等院校,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在內,全部下放地方管理。部分高等院校被撤銷或合併。到1971年,全國原有的434所高等院校,保留繼續辦的還有328所。
1994年10月26日至29日 中共中央在北京召開全國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工作會議
1994年10月26日至29日 中共中央在北京召開全國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工作會議。胡錦濤在會上指出,適應新的形勢和任務,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必須明確前進目標,這就是:要建設一個團結、堅強、群眾擁護的好領導班子,尤其要有一個好書記;培養鍛鍊一支富有戰鬥力的好隊伍;選準一條適合當地加快經濟發展的好路子;完善一個好經濟體制;健全一套體現民主管理、保證工作有效運轉的好管理制度。11月5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通知》。
10.27
1947年10月27日 中央發出必須將革命進行到底的指示
1947年10月27日 中共中央發出必須將革命進行到底的指示,指出:“在我軍反攻勝利發展中,全國各階級、各黨派必須考慮自己立場,計算將來出路,蔣介石集團自己及其美國主子也必須預籌退路。”中共中央指示要揭露美蔣反動派策動“和平統一”的政治陰謀,做好爭取教育團結各民主黨派的工作,反對一切不徹底的資產階級妥協思想或改良主義政綱。
1950年10月27日 任弼時同志病逝
1950年10月27日 中共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任弼時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46歲。
1966年10月27日 我國成功地進行導彈核武器試驗
1966年10月27日 我國成功地進行導彈核武器試驗。導彈執行正常,核彈在預定的距離精確地命中目標實現爆炸。
2008年10月27日至30日 國家統計局釋出改革開放30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係列報告
2008年10月27日至30日 國家統計局釋出改革開放30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係列報告。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已由1978年的3645億元迅速躍升至2007年的249530億元,在世界主要國家中的排名由1978年的第十位上升到第四位,僅次於美國、日本和德國。人均國民總收入由1978年的190美元上升至2007年的2360美元。按照世界銀行的劃分標準,我國已經由低收入國家躍升至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國家行列。外匯儲備由1978年的1.67億美元擴大到2007年的15282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一位。進出口貿易總額從1978年的206億美元猛增到2007年的21737億美元,增長了104倍,在世界貿易中的位次由改革開放初期的第三十二位上升到2004年以來的第三位。
10.28
1948年10月28日 中央決定從各老解放區抽調5.3萬名各方面的幹部到新解放區開展工作
1948年10月28日 中共中央決定從各老解放區抽調5.3萬名各方面的幹部,準備派赴將要進軍的鄂、湘、贛、蘇、皖、浙、閩、陝、甘等省,包括500個縣和大中城市1.6億人口的新解放區開展工作。這批幹部在指定地點集中後,按照新解放地區的省、地、縣、區的建制配備,並進行思想教育和政策教育,具體解決他們的各種思想問題和實際問題。當某一地區解放時,這些預先按建制配備的幹部即隨軍進入該區,使接管工作得以及時地有秩序地進行。
1948年10月28日 蔣介石令華北敵軍從保定出發,偷襲石家莊和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柏坡
1948年10月28日 當遼瀋戰役接近結束之際,蔣介石令華北敵軍從保定出發,偷襲石家莊和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柏坡。這個陰謀及時為中共獲悉。在周恩來按照毛澤東指示所作的周密部署下,趕調部隊並緊急動員廣大民兵和人民群眾,實施堵擊。新華通訊社及時揭露了國民黨軍偷襲石家莊、西柏坡的企圖。國民黨軍見陰謀敗露,放棄了偷襲計劃。
1970年10月28日 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召開地方各級黨代表大會的通知》
1970年10月28日 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召開地方各級黨代表大會的通知》。11月24日至12月4日,中共湖南省委舉行第三次代表大會,選出第三屆委員會,這是“文化大革命”開始後第一個恢復成立的省委。至1971年8月18日,我國大陸29省、市、自治區都先後召開了地方黨的代表大會,成立了新的省、市、自治區黨委。
10.29
1955年10月29日 毛澤東邀集全國工商聯執行委員會委員,座談私營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問題
1955年10月29日 毛澤東邀集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執行委員會的委員,座談私營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問題,希望他們認清社會發展規律,掌握自己的命運,進一步接受社會主義改造。11月1日至21日,全國工商聯執行委員會舉行會議,學習毛澤東講話,聽取陳雲、陳毅關於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問題的報告。會議號召全國工商業者在黨的領導下積極接受社會主義改造。11月16日至24日,中央政治局召集有各省、市、自治區黨委代表參加的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的會議,討論並透過《中央關於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問題的決議(草案)》(1956年2月24日,中央政治局作了個別的修改,追認為正式決議)。決議提出在對較大的私營企業實行公私合營的基礎上,把對私營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從個別企業的公私合營推進到全行業公私合營,實行定息制度。這是從資本主義私有制過渡到完全的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具有決定意義的重大步驟。
1981年10月29日 國務院通知指出,工業生產經濟責任制不僅要和利潤掛鉤,而且要和產量、質量、品種、成本等掛起鉤來
1981年10月29日 國務院批轉國家經委、國務院體制改革辦公室《關於實行工業生產經濟責任制若干問題的意見》,併發出通知指出,工業生產經濟責任制不僅要和利潤掛鉤,而且要和產量、質量、品種、成本等掛起鉤來。這就要求企業建立健全明確而又具體的崗位責任制,實行全面經濟核算,改善經營管理,實現各項技術經濟指標,全面完成國家計劃。
2001年10月29日 江澤民:繼續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的基本方針
2001年10月29日 江澤民會見王津平率領的臺灣“中國統一聯盟”訪問團時指出,我們將繼續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的基本方針和1995年提出的發展兩岸關係、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的八項主張。兩岸關係改善與發展的根本障礙是臺灣當局拒不接受一箇中國原則。只要臺灣當局明確接受一箇中國原則,兩岸對話與談判即可恢復。
10.30
1949年10月30日 中宣部及新華總社就宣傳工作注意事項給各分社和各地黨報發出指示
1949年10月30日 中共中央宣傳部及新華總社就宣傳工作中應注意事項發出給新華社各總分社和各地黨報的指示,指出:在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後,凡屬政府職權範圍的事,應經由政府討論決定,由政府明令頒佈實施。其屬於全國範圍者應由中央政府頒佈,不再以中國共產黨名義頒佈行政性質的決定、決議或通知。
1977年10月30日至11月18日 普及大寨縣工作座談會在北京召開
1977年10月30日至11月18日 普及大寨縣工作座談會在北京召開。華國鋒在會議上指出,要抓住揭批“四人幫”這個綱,抓革命、促生產,來一個高速度。農村的基本核算單位實行由生產隊向大隊過渡,這是我們前進的方向。會議認為“農業生產新躍進的形勢正在到來”。
1979年10月30日至11月16日 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
1979年10月30日至11月16日 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鄧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國務院致祝詞,指出:新時期我國文藝工作的任務是要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發展高尚的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這篇祝詞成為新時期黨指導文藝工作的基本綱領。茅盾致開幕詞,周揚作題為《繼往開來,繁榮社會主義新時期的文藝》的報告,夏衍致閉幕詞。大會肯定“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的文藝路線基本是正確的,文藝工作的成績是顯著的。
2006年10月30日 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係15週年紀念峰會在南寧舉行
2006年10月30日 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係15週年紀念峰會在南寧舉行。溫家寶主持會議並發表講話,指出:和平發展、平等互信、合作共贏和人民擁護,是中國與東盟關係15年來長足發展的寶貴經驗。
10.31
1949年10月31日 華北人民政府結束工作,正式向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辦理移交
1949年10月31日 華北人民政府結束工作,正式向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辦理移交。在這個基礎上,政務院各機構迅速組建起來,並立即開始工作。華北人民政府結束工作後,所轄五省二市歸中央直屬,另在政務院下設中央人民政府華北事務部。
1978年10月31日至12月10日 國務院召開全國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工作會議
1978年10月31日至12月10日 國務院召開全國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工作會議,決定調整政策,在城市積極開闢新領域、新行業,為更多的城鎮中學畢業生創造就業和升學條件,逐步縮小上山下鄉的範圍,有安置條件的城市不再動員下鄉。1981年11月,國務院知青辦併入國家勞動總局,歷經20餘年的城鎮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結束。
1989年10月31日 鄧小平:考慮國與國之間的關係主要應該從國家自身的戰略利益出發
1989年10月31日 鄧小平在會見美國前總統尼克松時說,考慮國與國之間的關係主要應該從國家自身的戰略利益出發。著眼於自身長遠的戰略利益,同時也尊重對方的利益,而不去計較歷史的恩怨,不去計較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差別,並且國家不分大小強弱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這樣,什麼問題都可以妥善解決。鄧小平請尼克松告訴布什總統,結束過去,美國應該採取主動,也只能由美國採取主動。
1999年10月31日 透過《關於取締邪教組織、防範和懲治邪教活動的決定》
1999年10月31日 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透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取締邪教組織、防範和懲治邪教活動的決定》。會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江澤民的提名,任命胡錦濤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百年先鋒
在解放之初的鞍山鋼鐵廠,有一個特殊的倉庫,裡面堆滿了各種各樣恢復生產急需的廢舊零件,工人們都親切地稱之為“孟泰倉庫”。倉庫的建立者就是新中國第一代勞動模範孟泰。
孟泰,1898年8月出生,河北豐潤縣人。1926年到鞍山,同年進入日本人經營的昭和制鐵所當配管學徒工。1948年2月19日,鞍山解放,翻身做主的孟泰很快響應黨的號召到通化去搶修高爐,他多次向工友和家人表示:“跟著共產黨走,棒打不回頭!”東北全境解放後,孟泰又回到鞍山,投入到恢復鞍鋼的工作中去。
當時的鞍鋼,經歷了日軍和國民黨軍的反覆破壞,幾乎找不出一臺完整的裝置。不甘心讓鍊鋼廠變成高粱地的孟泰,帶領工友們跑遍十里廠區,從廢鐵堆中回收上萬件修復高爐所需的零件裝置,建起“孟泰倉庫”,不僅給高爐“起死回生”找到了“救命藥”,還給國家節約、儲備了大批器材。1949年7月9日,在慶祝鞍鋼開工典禮上,孟泰被授予一等功臣。同年8月,孟泰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8月15日,孟泰又獲得特等功臣的光榮稱號。
新中國成立後,孟泰以極大的熱情投身生產工作。儘管已年過五旬,但幹起活來還像個小夥子,在一、三號高爐點火的前前後後,孟泰乾脆住進了工廠。孟泰善於發揚鑽研精神,實踐中他逐步摸索出一套“眼睛要看到,耳朵要聽到,手要摸到,水要掂到”的工作規律及操作技術,被稱為“孟泰工作法”。其中,“掂水”的功夫堪稱一絕。凡是高爐迴圈水出故障,孟泰只要把手伸向流淌的迴圈水水流掂幾下,總能找準病根,手到病除,同行們都稱他為“高爐神仙”。為了確保安全生產,孟泰提出“寧叫人找事故,不叫事故找人”的口號,總結出“保證不漏水、不漏風、不漏氣”以及“勤看、勤走、勤檢查、勤修理”的“三保”“四勤”制度。
面對生產過程中出現的險情,孟泰的忘我精神同樣聞名。在一次高爐事故中,孟泰發現一處爐皮鋼板被燒穿,鐵水與順著爐皮流下的冷卻水相遇,高爐隨時有爆炸的可能。孟泰帶領搶險的工友,果斷地用鐵板將水流引離爐皮,並在短時間內採取一系列處理措施,成功避免了一場爐毀人亡的惡性事故。孟泰奮不顧身、將生死置之度外的形象鐫刻在工人心中,被大家尊稱為“高爐衛士”。
1950年9月25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工農兵勞動模範代表大會上,孟泰被毛澤東同志稱讚為“鋼鐵戰線的老英雄”。他還多次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曾擔任中國工會第七、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執行委員,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67年9月,孟泰因病在北京去世。2019年新中國成立70週年,孟泰又被授予“最美奮鬥者”稱號。
孟泰的一生是艱苦創業、拼搏奮鬥的一生。他的高尚品格和優良作風,給鞍鋼職工樹立了榜樣,也為全國工人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他與那個激情燃燒歲月裡湧現出的無數英雄模範一道,激勵著全體中國人民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上繼續拼搏、不懈奮鬥。
素材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本期編輯:袁夢 | 稽核:周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