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優勢兵力與運動中殲滅敵人,是我軍在長期的戰爭實踐中所總結出來的兩個基本的作戰指導思想。
透過對這兩個指導思想的靈活運用,我軍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由弱到強不斷髮展壯大,創造出很多經典戰例。
然而,在它們背後所隱藏的,卻是長期以來我軍一直在單位火力強度上弱於對手的客觀現實狀況。
集中優勢兵力,其實際意義在於透過兵力優勢克服自己在火力強度上的不足。而運動中殲滅敵人,則是為了避免正面攻擊敵人的堅固防禦工事,一方面利用運動中敵人無法充分發揮火力優勢的弱點,另一方面同樣避開了自己攻堅火力不足的弱點。
在國內戰爭期間,當雙方火力差距沒有那麼大的時候,這兩個作戰指導思想發揮了極其巨大的威力,揚長避短,消滅敵人,可以說是我軍的制勝法寶。
發生在志願軍入朝作戰初期的長津湖戰役,同樣是這兩個原則的一次教科書般的運用實踐。只可惜的是,這一次由於敵我雙方的火力對比相差過於懸殊,導致志願軍在達成預想的戰役條件的情況下卻沒能取得預想的戰果,特別是缺乏攻堅武器,面對美軍的堅固防禦火力點和坦克無能為力,最終讓美軍陸戰一師突圍而走。
︎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一師的一列步兵在坦克掩護下在長津湖突圍。
很多觀眾在看完《長津湖》電影之後都在感嘆:假如志願軍在長津湖能弄到足夠的火箭筒,打掉美軍坦克和防禦工事不是夢,不就能徹底暴打美軍了嗎?
當然,這其實是一個偽問題,因為要想達成並維持火力強度,不是多幾具少幾具火箭筒那麼簡單的事情,而是一個複雜的軍事問題。
如果單看陸軍的基本作戰單元——步兵班的火力配置情況,志願軍相對美軍而言並不落下風。
在朝鮮戰場上一個標準的美軍步兵班通常由9個人組成,火力構成包括1支M1918A2自動步槍(BAR)、7支M1加蘭德步槍和由精確射手使用的1支加裝瞄準鏡的M1C加蘭德狙擊步槍,另外有4人攜帶M7槍榴彈發射器。
︎抗美援朝戰爭中一個美軍標準步兵班的火力構成。
而志願軍的一個步兵班則一般為12人,火力包括一個由4人組成的輕機槍火力組,以及另外8人持有的步槍或衝鋒槍,一般來說會有1-3支衝鋒槍。1952年6月以後,根據前線意見,志願軍為每個步兵班都增配到3支衝鋒槍。
︎志願軍所使用的班組輕武器。
因此,單純比較班組火力,志願軍和美軍懸殊不大。
︎正在長津湖畔進行戰鬥的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一師的步兵們。
但除非是野戰對射,否則步兵班這點火力在大型戰鬥和戰役中是幹不了什麼的,它對付不了敵軍的堅固堡壘,面對重機槍基本上無能為力,也打不動坦克。要想在戰場上發揮作用,必須得到來自其他方面的火力支援才行。在這方面,志願軍相比美軍就完全不夠看了。
美軍從步兵班向上一個層級,到排級就配置了一個專門用於火力支援的武器班,配備有1挺輕機槍和1具火箭筒。這樣的話步兵班實際上也擁有了一定的攻堅和反坦克能力。
到連級,專門編有一個重武器排,為一線步兵提供直接火力支援,包含一個迫擊炮班,裝備3門60毫米迫擊炮;一個無後坐力炮班,裝備3門57毫米無後坐力炮。
再到營級的重武器連,火力包括4挺輕機槍、4挺重機槍、4門75毫米無後坐力炮(1952年9月之後被威力更大的105毫米無後坐力炮所取代)、2具火箭筒、4門81毫米迫擊炮。
團級的火力支援單位包括一個坦克連和一個重迫擊炮連,擁有22輛坦克和12門107毫米重迫擊炮。
到師一級,野戰炮兵部隊構成了火力支援的主力,四個炮兵營中有三個裝備105毫米榴彈炮,合計54門,一個裝備155毫米榴彈炮,計有18門,師屬炮兵共計裝備大口徑火炮72門。此外還編有一個防空營,共計裝備四聯裝12.7毫米機槍的防空裝甲車和雙聯裝40毫米自行高炮各32輛。由於美軍在朝鮮戰場上的防空需求很低,因此這些火力也經常被用來支援步兵。
︎1952年美國陸軍炮兵155毫米榴彈炮開火,為第25步兵師提供火力支援。
每個美軍步兵師還擁有一個師屬坦克營。全師包括團屬坦克連在內共裝備有M24輕型坦克9輛、M26重型坦克123輛、M45重型坦克12輛、M4A3中型坦克5輛,合計坦克149輛。
由此可見美軍對火力之重視和依賴程度。他們為從基層的班組開始的每一級戰鬥單位都配備了充分的甚至可以說是“奢侈”的支援火力,覆蓋各種射距和口徑,包含了直射和曲射的不同型別。
這還沒有包括美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對步兵提供的空中支援火力。
︎美國海軍艦載F4U“海盜”戰鬥機在長津湖戰役中向海軍陸戰隊的步兵提供火力支援。
相比之下,志願軍的步兵支援火力可謂寒酸。
以大家所熟知的“萬歲軍”第38軍為例,連級支援火力只有一個迫擊炮班,裝備2門60毫米迫擊炮;營級支援火力只有一個迫擊炮排,配備3~4門81/82毫米迫擊炮;團級步炮連配日製92式步兵炮4門,外加一個迫擊炮連的4~6門81/82毫米迫擊炮;師直屬炮兵營配備山炮12門,一個重迫擊炮營配備120毫米迫擊炮12門;外加軍部直屬一個16門炮的榴彈炮團,以及一個配備六聯裝和單發火箭炮各9門的火箭炮營。
坦克支援火力:0;空中支援火力:0。
滿打滿算,火力配備在志願軍裡算是頂尖水平的38軍全軍也只有70毫米口徑以上火炮190門,而美軍一個師就擁有75毫米口徑以上火炮330門。再以步兵攻堅和反坦克的關鍵支援火力火箭筒為例做個比較,根據資料披露,至1951年9月底,志願軍全部保有的火箭筒也只有區區310具,而美軍一個師就裝備有546具火箭筒。可想而知志願軍最基本的步兵班所能得到的火力支援是多麼有限。
在這種情況下,志願軍只能採取近戰、夜戰、坑道等方式來儘可能化解美軍的火力優勢——一旦靠近,雙方的火力對比就能被大幅拉平。即便如此,面對敵人的坦克還是力不從心。例如在1951年2月著名的砥平裡戰鬥中,志願軍雖然將美軍騎一師的增援部隊打退,卻無法阻擋他們的坦克突入砥平裡與被圍困的美軍第23團會合。此時哪怕再多一點火箭筒,對第一線的志願軍戰士們來說也是極好的。
︎1950年11月2日,志願軍348團的戰士們在雲山附近向美國第一騎兵師的陣地發起衝鋒。
只是就算這樣也根本達不到“暴打”美軍的程度。因為火力的發揮還有賴於周密而強大的後勤保障能力。不管多麼強大的武器,缺乏彈藥或者維修保養,也都跟“燒火棍”差不了多少,最壞的情況下還不如燒火棍好使。
現代戰爭消耗驚人,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時,美軍第2師第15炮兵營曾在22分鐘內打出3206發重炮炮彈!這還只是一個炮兵營而已。在國內戰爭時期,我軍還可以透過“運輸大隊長”的幫助取之於敵用之於敵,在朝鮮戰場上這一招就不那麼好使了,因為志願軍很難成建制地完整殲滅敵人,而美軍則可以依靠強大火力支援做到有序撤退。
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所面臨的後勤補給困境,首先來自於自身裝備的雜亂制式,所謂“萬國造”。由於歷史原因,志願軍入朝時的裝備相當雜亂,以從湖北入朝參戰的第50軍為例,全軍裝備的輕武器包括日本三八大蓋、七九中正式步槍、英國恩菲爾德步槍、捷克ZB-26輕機槍、布倫機槍、馬克沁水冷重機槍、日本三式重機槍、美國M1卡賓槍、美式衝鋒槍等等。口徑更是涵蓋了德式7.92毫米、9毫米、日式6.5毫米/7.7毫米、美式.30-06、.45、.30卡賓以及英國.303等。
不論是誰,遇到這種情況的補給都會頭大吧。
直到1951年之後志願軍開始全部換裝蘇系武器,裝備制式雜亂不統一的問題才有了比較大的改觀。
︎隨著蘇系武器的全面換裝,志願軍的火力支援水平明顯上升。圖為1952年3月17日,志願軍坦克投入戰場,同時步兵無後坐力炮小組在畫面下方隨時準備支援。
其次,談到現代戰爭的後勤補給,就必須談到制空權和制海權。在朝鮮戰場上美軍完全掌握了這兩方面的絕對控制權,必然會給志願軍的後勤補給造成極大的困難和障礙,而且隨著戰線的拉長,後勤補給的難度成指數提升,可以說送到前線的每一發子彈和炮彈,以及每一份乾糧物資,都是用生命換來的。這也是為什麼在當前制空權和制海權變得越來越關鍵的重要原因之一。
時光飛逝,轉眼間那場戰爭已經過去了71年。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武器的精確度和殺傷力越來越驚人,感測器的靈敏度也在成倍提升,在現代戰爭條件下“優勢兵力”將越來越讓位於“優勢火力”。在這種情況下,從“集中優勢兵力”過渡到“集中優勢火力”,也將成為現代化軍隊的必修課。
︎在天寒地凍的朝鮮戰場上,志願軍戰士們伏冰臥雪,艱苦奮戰。
今天是抗美援朝紀念日,透過上文的介紹,我們更能體會到志願軍當年所面臨的逆境,以及在逆境中所表現出來的戰鬥意志和英勇頑強的精神。不管武器和技術怎麼發展,相信人類的這種精神,將永遠不會磨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