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水都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生命之源。而農耕社會更是如此,無論是哪個地區、哪個民族的歷史中,人們對水都有著更深的依賴乃至崇拜。
尤其在農耕社會時期,農業關係到國家的經濟基礎,黎民的安康。“風調雨順”自然而然地成為人們最大的願望。求雨活動早在中國西漢時期歷史就有記載,是中國農民生活的真實寫照,真真切切的想把“地上沒有天上求”的思想變成一種理想現實。
農業發展是社稷之本,皇家自然也不例外,作為皇帝,乾隆就十分關心農事。每當少雨之時,他就祈求上天使威,生雲、生雨救民。
在乾隆二十一年(1756)時,當年的四月二十三日,乾隆去玉泉山靜明園龍王廟祈雨。在圓明園勤政親賢的懷清芬用完早膳後,便乘四人抬的亮轎,從圓明園西南的藻園附近側門出發,到靜明園拈香,並寫了一首《詣玉泉祈雨》詩:
十日期還過,分龍候正回。
旦明希沛澤,堀堁鎮揚埃。
德水真靈矣,甘膏冀霈哉。
亦知遲節氣,何以救麰䅘?
雲望目惟倦,景攀興轉灰。
名山權閣筆,匪為豫遊來。
果不其然,五天以後,京城下起了大雨。對於這場雨,乾隆又吟詠了一番,並隨之寫了一首《謝雨詩》:
陣雨沛今昨,都來七寸滋。
敢雲誠有格,信是澤無涯。
碧水增新漲,青山助舊姿。
遠方沾也未,慰矣復生疑。
這一年的五月十三日,他又復到黑龍潭拈香祈雨,後只下了一點雨,於是他寫了這樣的詩:
細雨不成寸,徂雲去弗留。
人言將釀澤,我覺只添愁。
十日期應迫,三農望莫酬。
無能甘玉食,諒匪為身謀。
因為這次雨量太少,於是他只好再次到玉泉山祈雨,直到五月二十日,才下了一場大雨。
為了更好地觀察天候、檢驗農事,乾隆二十年(1755),他在圓明園四十景之一的杏花春館景區修建了主殿——春雨軒。在以農為主的社會中,春雨的多少關係著一年農業收成的好壞,春雨軒也正是由於當年春雨甚好而得名。
此後,連年春雨不斷,春雨軒也就成為了乾隆最喜愛的場所之一,甚至經常為其賦詩:
春雨名軒果是奇,自茲春雨每逢之。
最優渥者為今歲,未爛漫兮恰好時。
徹日徹宵還莫間,或疏或密總相宜。
憑欄卻幸何修遇,喜共東郊農父知。
不止乾隆,嘉慶帝也多次光臨春雨軒祈雨,並作詩數首。如嘉慶三年(1798)所作:
名軒切應田功始,春雨如膏欣得逢。
帝軫民艱懷百室,天施渥澤惠三農。
關心最喜耕犁賴,寓目非緣圖畫供。
敬授人時初蒞政,念徵曰素願皆從。
足以見得,帝王們雖不動一犁一鋤,但對於農田、農耕卻是相當重視。而祈雨雖然是迷信活動,沒有科學根據,卻在農耕時期世代流傳,成為寄託人們願望的一個載體,承載著千百年來人們對於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美好希冀。
來源:圓明園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