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匪組織
1949年邕寧解放前夕,國民黨當局在潰逃前有計劃地佈置潛伏下來的軍政頭目,於解放 後糾合地方慣匪、地主惡霸、幫會頭子等,欺騙、威脅部分群眾,組織發動以推翻新生的人 民政權為目的的武裝暴亂。1950年嘯聚於邕寧境內的股匪有:
“中國人民反共救國軍”。該股匪“總指揮”李品仙(又稱“湘粵桂三省遊擊總司令”), 下屬主要匪首有:“第一方面軍司令”姚槐(原國民黨廣西省保安副司令)、“副司令”雷嘯 空、“第十兵團司令”夏威、“二十一縱隊司令”龐威清 (玉林縣人,原國民黨軍旅長) 、 “新編第七軍軍長”蘇汝民(劉圩鄉人,原國民黨軍上校軍官)、“第十七縱隊司令”韋高俊、 “第十九縱隊司令”方去非等。統轄“支隊”、“師”等匪幫23股,匪眾約4000人,活動範 圍遍及全縣,為縣內最大匪幫。
“中國青年反共救國軍”(又稱三角星軍)。總司令張瑞貴(欽州貴臺人,原國民黨軍長), 所屬有“第二縱隊”(司令黃正求,大塘鄉人,原國民黨綏淥縣長) 、“二支隊”(司令陸山 光,南州鄉人,原國民黨綏淥縣警察局長)、“十六支隊”(司令盧祖翹)、“××支隊”(司 令範子軒)等4股,匪眾約1000人,活動於九區、十區、十一區及邕欽、邕上(思)邊界等地。
“中國人民討共救國軍”。主要匪首有“一支隊司令”韋雨莊、“十三師師長”楊冠堂 (又系“第七軍二十三師師長”)、“二十五師師長”李竹山等。匪眾約1100人,活動於三官 區、邕欽邊境。
其他尚有“華中長官公署反共別動軍”、“反共自衛軍”、“永邕邊區反共委員會”等 匪10餘股。
匪“地方政權”。主要頭目有:“廣西省政府副省長”方一引 (那陳鄉人,原國民黨軍 團長)、“專員”李秉衡(那陳鄉那壇村人)、“邕寧縣縣長”謝子剛(蘇圩那齊村人,原國民 黨軍團長)等。下設兩個區、6個鄉公所,分別委派“區長”、“鄉長”。
據不完全統計,上述匪幫經常參加活動的匪眾有6100餘人,其武器裝備有:六○炮21門、 機關炮1門、輕重機槍283挺、長短槍數千支,電臺4部、發報機1部。
此外尚有非武裝特務組織3個, 即:華中司令部剿匪諜報大隊、中越反共救國軍、中越 反共委員會。
匪亂概況
1950年2月18日, 匪師長梁國棟等股數千人,攻打中和區平天鄉人民政府,鄉長黃大椿 突圍被害。
1950年2月26日, 叛徒勾結土匪,捕去三官區副區長李瑞民,匪於28日召集所謂群眾大 會,用鐵絲將其穿鼻“示眾”後殺害。同日,匪師長楊冠堂糾合農態生、李玉碧兩股,攻打 南間、那悟、雅王三鄉政府,殺害幹部3人。3月7日,匪2000餘人圍攻三官區公所達四晝夜, 並相繼攻打臺馬、南忠,太安、那陳等鄉政府,殺害太安鄉正副鄉長,並在定西附近邕欽公 路搶劫汽車。
1950年5月, 匪亂波及全縣,匪幫到處殺人搶貨,危害嚴重。如:蘇圩區保安村工屬林 七一家6口, 除1小孩外出倖免於難外,其餘5人均被土匪剖腹殺害。匪“支隊司令”鄧敏, 於6月率匪圍攻那龍鄉勇義村,擄掠農會主席李晨省一家13口(其中小孩5人),全部殺害。匪 “縣長”謝志剛在那陳鄉那桑村掛出匪“縣政府”牌子,公然在附近圩屯收稅徵糧,率匪殺 害古覽村群眾4人,擄去青壯男子22人,婦女18人,對男子強迫交贖金,部分婦女被強姦後, 全部賣往外地。
據不完全統計, 截至1950年底,匪先後攻打我區公所5次,鄉政府12次,前游擊隊基本 村莊10次,殺害革命幹部33人,農會骨幹和民兵19人,群眾32人,擄去幹部5人,群眾42人, 搶劫公糧10多萬公斤,人民幣1億多元(舊人民幣),破壞橋樑2座,電話線20多公里。
剿匪作戰
匪亂爆發後,邕寧成立了剿匪統一指揮機構——中共邕寧縣工作委員會,由省委工作隊 負責人、中共廣西省委秘書長李毅任主任委員,縣委書記齊才廣和剿匪部隊中國人民解放軍 一三四師師長張曉冰任副主任。匪亂初期,人民解放軍在地方部隊和民兵配合下,雖不斷奔 襲進剿, 但因兵力分散,加上政策過寬,匪患此潰彼起,一時未能肅清。1950年9月,剿匪 部隊根據匪情,重新作了部署:以三官區的大塘、南曉、南忠、太安、那悟、臺馬、那陳等 鄉和八尺區蒲廟、 那馬、劉圩、鎮南、伶俐等鄉為重點,集中6個營兵力,進行全面圍剿。截至1950年底統計,全殲土匪9個支隊、22個團 (聯隊) ;重創5個支隊,15744人(內斃俘匪 3726人,自新匪12018人),其中俘匪首:二十一縱隊副司令李祥升、黃耀聲、第四支隊副司 令梁介川、匪專員兼聯隊長李秉衡、二十師參謀長李竹山、十三支隊司令梁承禮、六支隊司 令凌雲、十一支隊司令粟振民等350多人(匪排級以上)。降匪首:討共軍十三師師長楊冠堂、 反共救國軍四支隊司令梁介聲、 五支隊司令杜春萱等186人。斃匪首:新編第七軍軍長蘇汝 民、反共救國軍第二師師長陸文彩、總隊長黃有澤等。處決匪350多人。繳獲各種槍40657支, 輕重機槍429挺(以上兩項含民槍) ,六○炮26門,迫擊炮20門,機關炮4挺,戰防炮2門,擲 彈筒41個,各種子彈63.3萬發,炮彈1139發。
剿匪戰例
徐漢林捨身炸匪堡
1950年9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一三四師四○○團二營圍剿盤據 於新江鄉盤古村(今漢林村) 反共救國軍十九師七十四團。該村系匪團長黃碩德(原國民黨新 江鄉鄉長)老巢,進村要道及制高點均築有堅固的工事,其中南山制高點山高200多公尺,坡 度陡峭,荊棘叢生,山頂築有一人多高的圍牆,圍牆外又設有兩道鹿砦,地勢險要,易守難 攻。
23日拂曉,戰鬥打響。四○○團二營兵分多路向村內進攻,但因南山匪火力猛烈控制著 進村道路,解放軍進攻受阻。擔任主攻奪取南山任務的六連,經過五次反覆衝殺,連長、指 導員先後犧牲,進攻仍未奏效。此時,六連線營黨委命令:要不惜一切犧牲拿下南山。遂重 新調整戰鬥部署,以七班為主,組織了以共產黨員為骨幹的10人突擊班,由一排長王森率領, 在營的3門六○炮和3挺重機槍掩護下,向南山猛攻。進攻途中,排長王森和兩名戰士先後犧 牲, 另兩名爆破手又負重傷。剩下的七班正副班長與3名戰士,冒著匪猛烈火力繼續艱難地 匍匐前進,在距圍牆約20米的頭道鹿砦前,發現炸藥包導火索在進攻途中已脫落丟失,七班 副班長徐漢林果斷地把手榴彈塞進炸藥包作引爆,在戰友的掩護下,以機智敏捷的動作,穿 越兩道鹿砦,抵近匪堡,毅然拉響手榴彈,引爆炸藥包,將匪堡炸燬,獻出了年青的生命。後續部隊踏著烈士的血跡,迅速衝進匪巢,全殲匪七十四團團長黃碩德以下300多名。戰後, 為紀念徐漢林這位為壯族兄弟解放而獻身的蒙古族人民的兒子,盤古村改名漢林村。
壇洞、 亭那殲匪戰鬥。
1950年6月17日,匪“廣東省反共救國軍第十九支隊”司令黃天 石、 黃德海股,糾合蒲廟鄉匪“反共救國軍第四支隊”梁介聲、黃喜鳳等股共800多人,由 匪首黃勝層指揮,攻打那樓圩。駐守該圩的解放軍一三四師某團,與匪交戰約半小時,將匪 擊退。翌日晨,該團為了麻痺敵人,調動部隊向靈山縣太平圩方向轉移,但另一部又於當天 從新江秘密開抵那樓圩附近的壇吞坡設伏,等待戰機。土匪探悉解放軍撤離那樓圩後,麇集 壇洞、亭那、那板等村,準備於端午節(6月19日) 再次攻打那樓圩。剿匪部隊在當地民兵配 合下, 先敵行動,於18日深夜包圍了土匪集中的3個村,19日拂曉前發動攻擊。經過約一小 時的激烈戰鬥,除匪首黃勝層逃脫外,土匪全部被殲。計斃傷匪120多人,俘虜連長以下150 多人,繳獲輕機槍5挺,長短槍300多支,子彈數千發。剿匪部隊排長陳勤養、通訊員黃漢雄 2人犧牲。
方誌原創
廣西興安剿匪紀事 廣西馬山縣剿匪紀事 廣西龍勝剿匪紀事
廣西奇聞軼事12:蒙山篇 廣西奇聞軼事8:恭城篇
全州西北三大儒釋道文化名山之二:覆釜山諸峰 全州西北儒釋道文化三大名山之一:祝融山 大西江的儒釋道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