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科學》雜誌上撰文稱,他們在獼猴身上開展的研究顯示,注射新冠疫苗加強針可以增強獼猴體內的中和抗體的濃度,並對其產生了高水平的保護作用。最新研究結果支援提高老年人、已出現健康狀況人士、高風險接觸人群疫苗加強針的接種率。研究人員還確定,針對原始新冠病毒開發的mRNA—1273疫苗和針對新冠病毒貝塔變異毒株的疫苗在增強抗體反應並提供保護方面的能力相當。
NEJM發表以色列新冠mRNA疫苗接種相關心肌炎的研究
從發現輝瑞疫苗接種後出現心肌炎病例開始,以色列的衛生部門就開始了主動監測,統計了從2020年12月20日至2021年5月31日期間,疫苗接種、性別、年齡和心肌炎發病情況,研究發現,儘管整體的心肌炎發病率較低,但在接種輝瑞疫苗後還是有所升高,尤其是年輕男性在接種第二劑疫苗後,相關研究於2021年10月6日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
二維材料家族新增全新成員
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吳長征教授實驗課題組和武曉君教授理論計算課題組合作,成功實現非範德華力層狀材料精準剝離,獲得保持計量比的二維材料,為二維材料家族新增全新成員。該新二維材料展現出較之塊材提升三個數量級的室溫超離子導電行為。
“孤兒受體”不再孤單!科學家找到調控中樞神經的全新訊號接收器
長期以來,人們認為骨骼只是一種具有支撐和保護作用的器官,而近20年來,逐漸有研究發現,骨骼還能作為一種分泌器官,透過分泌不同的骨源因子,對骨以外的各類器官產生影響,對中樞神經系統、免疫系統、能量代謝等方面具有調控功能。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腦認知與腦疾病研究所李翔團隊發現了骨鈣素(OCN)對中樞神經系統中的少突膠質細胞的關鍵調節作用,並首次界定了介導骨鈣素這一新中樞功能的全新受體——G蛋白偶聯受體(GPR37)。
人造魚肉即將端上餐桌
美國《紐約時報》在近日的報道中指出,植物蛋白肉正逐漸被消費者接受和推崇。而隨著精緻的魚類替代品開始吸引投資並逐漸進入美國和全球其他地方的餐館,持續關注無魚海鮮產品的人士表示,該行業可能即將迎來暴發期,用植物或實驗室製成的魚類或海鮮有望成為食品領域的下一個前沿。
1326.77公斤!我國水稻種植畝產再創世界新紀錄
由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指導,河北省科技廳組織,全國農業科技創業創新聯盟、華中農業大學、河北省農業農村廳、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河北工程大學等單位7名專家組成的測產組,在河北省矽谷農業科學研究院“雜交水稻”創高產示範基地,經過現場實打實測,畝產達到1326.77公斤,再創水稻大面積種植世界最高紀錄。
520Wh/kg(1100 Wh/L)超高比能鋰金屬電池研製成功
恩力動力(包括Enpower在中國、日本、美國的固態電池公司)成功研製出了實測重量能量密度520 Wh/kg,實測體積能量密度1100 Wh/L的軟包鋰金屬二次電池,並得到了第三方檢測機構的檢測驗證。這是繼2021年3月15日恩力動力與Softbank Corp聯合釋出了能量密度450 Wh/kg鋰金屬電池之後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
第三屆生物活性物高峰論壇成功舉辦
在10月22日舉辦的“第三屆生物活性物-功能食品與腸道面板大健康高峰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大連工業大學教授、國家海洋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朱蓓薇帶來了自己的新發現,她表示:“冠狀病毒的機理我們也研究了一下,首先冠狀病毒先吸附,然後侵入,脫殼,然後大分子合成,最後裝配以及釋放對人體造成的傷害,我們研究的硫酸化多糖能夠首先在第一步就和冠狀病毒的靶細胞結合上,抑制它、阻止它後續作用的發生。”
新研究讓傳統植物染色法重煥光彩
從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獲悉,該所資源植物與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應用民族植物學和民族生態學研究團隊,近日在染色植物資源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他們開展了植物染色及其相關傳統知識的民族植物學野外調查,透過對這些地區染料植物多樣性及相關傳統知識定量分析的基礎上,收集和整理了大理白族地區23種傳統染色植物及其傳統染色知識。
第十一屆亞洲岩石力學大會在京舉辦
10月22日~24日,ARMS11第十一屆亞洲岩石力學大會在北京舉辦。本次大會由國際岩石力學與岩石工程學會(ISRM)主辦,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以下簡稱學會)、國際岩石力學與岩石工程學會中國國家小組承辦,主題為“岩石力學與工程中的機遇與挑戰”。
4大科學目標!科學家提出“太陽立體探測”設想
近日舉行的香山科學會議第711次學術討論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究員楊孟飛帶領團隊提出對太陽開展立體探測的設想。“如果能夠儘快立項,根據設想,透過兩次發射任務,我國將在2035年前後完成5個點位的探測器部署,構建起環黃道面(地球公轉軌道面)、太陽極區的全方位立體探測體系,實現對太陽全球和日地空間的立體探測。”楊孟飛在會議報告中表示。
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成果再突破!人工分子機器實現主動吸附
由美國西北大學化學家領導的研究小組在表面科學方面取得突破,開發出一種名為機械吸附的新吸附機制。研究表明,人工分子機器可實現主動吸附。研究結果線上發表在21日《科學》雜誌上。新研究展示瞭如何將人工分子機器(完全合成的分子部件,可以產生類似機器的運動)嫁接到表面上,以將環狀分子高濃度聚集到表面,儲存大量能量。這一技術在催化劑、能量儲存和環境修復等方面至關重要。
透過飲食“餓死”癌細胞,有了新線索
英國《自然》雜誌近日發表的一項癌症學研究,美國科學家團隊描述了透過限制熱量“餓死”癌細胞的最新線索——飲食模式抑制胰腺癌小鼠模型腫瘤生長的獨特機制。研究人員表示,這一發現的目的並不是推薦飲食,而是真正瞭解潛在的生物學機制,其描述了熱量限制飲食如何抑制癌細胞生長,併為未來新藥的研發提供了方向。
俄開發出鎂合金裝置防腐複合塗層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分院化學研究所電化學系統和表面改性工藝部門科研人員開發出一種保護鎂合金的聚合物複合塗層。使用該方法可在鎂合金表面形成幾乎沒有瑕疵的表面結構。此項研究獲得俄羅斯科學基金會的資助,相關論文近日發表在《鎂及合金雜誌》上。
復旦大學科研團隊研發出精密解析染色質開放區域蛋白質-DNA轉錄機器的“工具包”
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雜誌子刊《科學進展》線上發表了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人類表型組研究院丁琛/賀福初團隊有關蛋白質-DNA轉錄機器的最新研究成果。該成果顯示,復旦大學團隊在世界範圍內首次實現了染色質開放區轉錄蛋白機器的鑑定及功能研究。
微生物催化生物陶瓷用於骨再生相關研究獲重要進展
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吳成鐵研究員團隊的研究成果,以“微生物催化生物陶瓷用於骨再生”為題發表在最新一期國際知名學術期刊《先進材料》,並申請專利一項。吳成鐵帶領的研究團隊提出了微生物催化活性礦物誘導成骨的思想,並利用微生物催化作用構建生物陶瓷支架表面微奈米結構用於骨組織再生。研究團隊透過微生物催化作用在傳統陶瓷材料(矽酸鹽)表面生長出具有生物活性的奈米碳酸鈣礦物,將傳統陶瓷材料與微生物基活性材料相結合用於骨組織工程。
天大本科生研發可應用於6G通訊器件新材料
日前,天津大學微電子學院本科生戰宇在業內權威期刊《合金與化合物雜誌》發表論文《鋰基介質陶瓷的寬溫穩定性研究》,面向5G毫米波器件成功研發出一種具有優異寬溫穩定性的介質材料,相關技術同樣具有應用於6G無線通訊器件設計開發的潛力。
《科學》:劉錦川院士將3D列印賦能合金設計
近日,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香港城市大學教授劉錦川團隊成功運用增材製造技術研發出一種高強度、高塑性的鈦合金。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科學》。劉錦川表示,這是一種具有前所未見的熔岩狀微觀組織的亞穩態鈦合金。“這種獨特的微觀結構給合金帶來了優異的力學效能和細小的晶粒結構,使合金在擁有超高強度的同時仍然有極高的均勻變形能力,並保持鈦合金的低密度。”
玉米籽粒蛋白積累機制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宋任濤團隊在《新植物學家》雜誌上發表研究論文。透過對玉米籽粒突變體mn*的研究,發現了一個新的線粒體核糖體蛋白MN*。MN*同時定位線上粒體和蛋白體中。透過對MN*在蛋白體的積累機制研究,首次發現了一種基於與22-kD α-zein互作的蛋白體中的非醇溶蛋白的積累方式。
動物源耐藥基因和耐藥菌可長期累積於灰塵中
華南師範大學環境學院教授應光國團隊抗生素耐藥性研究小組白紅等人研究了雞場和奶牛場環境中大氣傳播的ARGs和ARB(尤其是人畜共患病病原體)的傳播模式和暴露風險,並評估了它們對養殖職業人群及周圍地區居民的暴露風險。相關研究近日發表於《環境國際》。
研究表明睡少、睡多都會導致認知能力下降
近日,一項針對老年人的研究發現,即使將早期阿爾茨海默病的影響考慮在內,睡眠時長短的人和睡眠時長長的人,其認知能力下降都比中等睡眠的人更嚴重。相關研究結果發表於《大腦》。
2死9傷!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一實驗室爆燃
據@南京消防:24日15時54分,南京消防119接到報警:江寧區將軍大道29號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將軍路校區一實驗室發生爆燃,共造成2人死亡,9人受傷。事故原因正在調查中。目前,現場救援工作已全部結束。
2021年度全國高等學校名單出爐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全國高等學校共計3012所,其中:普通高等學校2756所(本科1270所、專科1486所),成人高等學校256所。本名單未包含臺灣省、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高等學校。
北大醫學部首個校外合作實體落戶泰州:推動醫藥科技平臺建設
北大醫學部第一個校外合作實體機構——北京大學醫學部(泰州)醫藥健康產業創新中心,已落戶江蘇泰州醫藥高新區。
北大正式設立計算機學院
10月24日,程式設計師節當天,北京大學官方宣佈計算機學院正式成立,中科院院士楊芙清任名譽院長。這意味著北大計算機專業正式由一個系升級為一個獨立的學院。新成立的北大計算機學院下設7個二級機構,分別為系統結構研究所、網路與資訊系統研究所、軟體研究所、計算語言學研究所、數字媒體研究所、高能效計算與應用中心、前沿計算研究中心。
農大教授獲得美國GFI科研基金資助
日前,美國 The Good FoodInstitute(GFI)研究所公佈了 2021 年度 GFI 全球開放性科研基金結果,東北農業大學青年教師隋曉楠教授申報的大豆蛋白仿生筋膜植物蛋白整肉製備技術專案獲批,並獲得資助。據瞭解,GFI 研究所是全球範圍的知名植物基食品研究推廣機構,目前已有來自美國、加拿大、日本、德國、新加坡、以色列等多個國家的知名院校獲得資助。
中國數學會 2021 年學術年會揭曉三大數學獎
中國數學會 2021 年學術年會 10 月 23 日在昆明開幕,現場揭曉了華羅庚數學獎、陳省身數學獎、鍾家慶數學獎獲獎名單。在本次評選中,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教授陳恕行,浙江大學教授王斯雷榮獲第十五屆中國數學會華羅庚數學獎。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田野、中國科技大學教授黃文榮獲第十八屆中國數學會陳省身數學獎。浙江大學、希伯來大學博士曹培根,武漢大學博士陳紅葛,青海師範大學博士崔素平和比利時法語魯汶大學(Université catholique de Louvain)博士高斌榮獲第十五屆中國數學會鍾家慶數學獎。
中國婦科內分泌學奠基人葛秦生逝世,享年104歲
我國婦科內分泌學的開拓者和奠基人、國際知名臨床生殖內分泌學家、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學資深教授、生殖內分泌學科創始人葛秦生,於10月24日11時57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4歲。葛秦生是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生於1917年,上海嘉定人。1936年起就讀於上海醫科大學(原國立上海第一醫學院)和北京協和醫學院。1942年畢業後在北京協和醫院從事婦產科醫療、教學與研究工作,是我國婦科內分泌學的創始人和開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