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企業界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出生於20世紀70年代,成長於改革開放”的浪潮中,見證了中國經濟發展崛起的全過程,成年之後的他們也順應這波瀾壯闊的時代大浪潮,經歷萬千磨礪,順利登上了這浪潮之巔。很多如今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行業,在那個風雲際會的年代,誕生於他們的天才創意和苦心經營。1993年,順豐快遞公司在中國華南地區成立,多年以後,這家公司成為中國民營快遞行業的領航者。在順豐背後,有一個低調的幾乎不為人知道的神秘總裁——王衛。很多人也許不知道,成立這家公司時,王衛只有23歲。
回顧中國民營快遞業的發展史:1993年3月26日,王衛在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註冊成立了順豐公司,開啟了民營快遞的先河,並全力向粵、港兩地的速運市場進軍;同年,浙江人聶騰飛在上海松江小崑山經濟開發區成立了上海盛彤實業有限公司,專營上海和杭州兩地的報關急件直送業務,這也是我們今天所熟知的申通快遞的前身;1994年1月,從日本留學歸國的陳平在北京成立了北京雙臣快運有限公司,主做零散的家政服務,後來這家公司改名“宅急送”;同年,曾經和聶騰飛一起創辦“盛彤”的浙江人詹際盛從申通辭職,成立了天天快遞;1999年8月,聶騰飛的弟弟聶騰雲在上海成立了韻達快遞;2000年5月28日,申通原財務部門員工張小娟和其丈夫喻渭蛟在上海創辦了圓通快遞;2002年5月8日,曾經是木材商的賴梅松在上海成立了中通快遞,這也是一家集快遞、物流及其它業務於一體的大型集團公司。
後來,同樣來自浙江的商人徐建榮在2005年收購了僅成立了兩年的百世匯通,5年以後,馬雲又收購了這家公司;2012年,陳小英和第二任丈夫悉春陽收購了詹際盛的天天快遞。
短短20年間,中國民營快遞業的隊伍迅速擴大,並不斷重構,終於形成了以國營快遞公司中國郵政、民營快遞龍頭企業順豐和來自浙江並落腳於上海的“四通一達”為代表的三足鼎立之勢。
然而20年前,在民營快遞剛剛在國內市場上出現的時候,這些當時還很年輕的創業者們還在小心翼翼摸著石頭過河。在廣東創業的王衛,雖然離民營快遞幾大公司展開角逐的“主戰場”上海較遠,但在那個年代,廣東作為擁有經濟特區最多的省份也成了一個巨大的試驗場,無數有夢想的人都被這個磁場和一種無形的力量吸引著,層出不窮的新思想在這裡激烈的碰撞著。在這樣一個夢想之地,逐夢者們所上演的商業廝殺和纏鬥到底有多激烈,我們是無法想象的。
時間拉回到2020年春天,新冠疫情在我國多地相繼爆發,短時間內,各行各業被迫陷入停滯狀態。疫情爆發時正值春節,也是每年快遞行業最忙碌的一個時期,一時間,大量的貨物滯留,派送不力,人員無法正常到崗的問題頻頻爆出。順豐卻在這個寒冬裡,以其優質、快速的服務贏得眾人讚美,成為以民營快遞服務的標杆。此時,距離它的創立已經過去了整整27年。
獨有的直營模式加標準化管理,使得順豐在人員調配上佔據了巨大優勢,多年積累的實力和過硬的職業素養也讓順豐在這次突發事件中表現得更為得心應手。據統計,2020年3月18日,已經上市的幾家快遞公司中除了順豐,都呈現出業務量和收入的負增長,而順豐2月收入和業務量已經達到了驚人的4.75億票,同比增長118.89%,業務收入86.4億元,同比增長77.3%,這個資料是順豐實力的最好證明。但就在這個春天到來之前,2019年,王衛已經離開了順豐執行董事和法定代表人的位置。這也使人們對這些年引領順豐成長的他更加感到好奇。
1997年香港迴歸前夕,王衛剛剛和當地的幾家快遞公司結束了一場幾乎可以被稱作“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價格戰,最終以“香港低價快件”的招牌壟斷了整個深港貨運。
地域性的行業價格戰結束,在接下來的幾年內,現如今已經實力雄厚的幾家老牌快遞公司也相繼創立,韻達、圓通、中通的出現,讓民營快遞行業變得更加波雲詭譎。
先後成立的幾家快遞成為王衛佈局全國的一個個絆腳石,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興起以及電商的越戰越勇,大量的網路訂單湧入快遞行業,以中高階定位見長的順豐因其價格略高而稍顯尷尬。眼看著後來者居上,一向有極重的危機意識的王衛絕不坐以待斃,但是如何順應因網際網路興起而改變的快遞業格局,這對年輕的他來說是個難題。他必須在短時間內找到一劑適合順豐的“特效藥”,讓順豐獨有的優勢在風雲變幻的網際網路大時代到來前更加凸顯,從而與其他幾家公司拉開距離。
2003年,被世界衛生組織命名為“SARS”的病毒在廣東突然出現,並以不可遏制的態勢迅速蔓延至其他省份,海外其他國家也相繼暴發疫情。與2020年暴發的這場疫新冠疫情一樣,當時,我國大部分省份的國民生活也都陷入了幾近癱瘓的狀態,工人停工,學生停課,到了2003年的五一勞動節,疫情仍然沒有得到有效遏制,原本是旅遊旺季的五一小長假顯得格外冷清,民航業也遭遇了幾十年未有的重挫。
誰也沒有想到,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在那個體溫計、板藍根被瘋狂搶購的慌亂的春天,順豐的幕後指揮官王衛靜觀其變,並且以卓越的眼光看到了最好的戰機。那一年,王衛果斷出手,與揚子江快運低調簽訂了租用飛機貨艙的協議,從此,除了國營的中國郵政,國內又多了一家用飛機運送快遞的公司,是順豐開了中國民營快遞企業用貨機運輸提速的先河。
自此以後,曾經以“服務”為招牌的順豐多了一個更有力的優勢——速度。如今,提起順豐,人們想到的第一個關鍵詞仍然是“快”。但是在王衛眼中,順豐的速度仍不算快,他認為,與國際標準相比,想要做到順豐速度並不難,如果能更高效地使用先進的運輸手段,最佳化派送流程,順豐還可以更快。
但他並沒有繼續在速度這個優勢上發力,因為緊隨其後,幾家同樣需要競速的快遞企業也在順豐之後紛紛和航空公司簽訂了租用飛機貨艙的協議。在速度差異被縮小化的情況下,王衛清醒地意識到,競速、競價都不再是順豐凸顯優勢的保障,在網際網路技術讓世界變得眼花繚亂的今天和將來,傳統行業的競爭對手已不再是同行企業,而是那些擁有先進技術的公司。
找到更多抓手,為企業多方面賦能,成為提速後順豐更重要的發力點。對王衛而言,從創立順豐那天起,他就致力於將順豐經營成一傢俱有民族自豪感的中國企業,他也多次表示自己以國際快遞巨擘——聯邦快遞為目標,試圖將順豐打造成中國的聯邦快遞。
也是這個遙遠且極具吸引力的夢想,支撐著他走到了今天,一路上王衛逢敵亮劍,為的就是全方位將這份事業做到精益求精。當時,快遞行業的風口已經到來瓶頸期,幾家快遞公司已經是短兵相接,各家企業的掌門人更是摩拳擦掌,誰的速度更快、誰的服務更好,將是未來搶奪快遞行業份額的核心著力點。一場市場爭奪戰就這樣轟轟烈烈地拉開了帷幕。
佔據速度和硬體裝置優勢的順豐在這場爭奪戰中無疑表現得最為優異。唯一不同的是,在電商這塊大蛋糕上,順豐幾乎沒圈到多大份額。
對王衛來說,一個企業有明確的定位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企業定位是企業發展之本,也是企業的靈魂所在,如果為了擴充市場佔有率,提高訂單量,而將已經滲透到消費者觀念中的企業定位模糊化,當有一天電商的熱潮消退時,這種因衝動而做出的決定一定會讓順豐自食惡果。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以及綜合考量既有的市場覆蓋率的情況下,王衛除了緊抓順豐服務質量,還在個性化快遞產品的推出與時速的提升上做著巨大努力。
一個企業的老闆,最重要的不僅是瞭解行業動態和敵手的情況,更重要的是對自己有足夠的認知以及對自身和敵方的差異客觀判斷,王衛的姿態避免了順豐降低“身價”躋身電商網路訂單的分食大戰中,同時也避免了順豐陷入在吃過電商甜頭以後無法回頭的問題。
創業十年,王衛的這種性格和危機時刻的“非常態決策”讓很多企業家、媒體、風投公司都對他感到十足的好奇,業界開始向王衛發出一份份合作邀約,媒體發起一次次採訪邀請,但得到的卻是他的一次又一次的婉拒。
對於出生於高知家庭,自幼隨父母移居香港的王衛來說,“低調”這個標籤的出現有點兒讓他猝不及防,無論是受到香港寸土寸金,還是長大後廣東商人多金卻低調的作風的薰陶,王衛習慣了不拋頭露面,也習慣了在一片嘈雜和質疑聲中埋頭苦幹,他唯一的強硬之處就是對順豐這份事業的捍衛和保護。但是順豐的異軍突起畢竟引起了包括中國郵政在內的幾家同行的注意和警覺,而這些所謂的“低調”標籤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王衛的神秘性,與之相對的,是在無盡的神秘之中被激發出的更加強烈的好奇。
於是,就像走入一個迴圈一樣,王衛越是低調,人們越感到好奇;邀約越多,他拒絕的也越多。漸漸地,對於風投公司和國際巨頭髮來的融資、併購等涉及到企業命脈的“合作邀請”,王衛表現出更加明確、堅決的態度,因此,一個新的標籤也在這時誕生——“資本潔癖”。
如果還有人記得2017年,王衛在深交所敲響順豐上市鍾時所發表的演講,就會知道,這個為順豐傾注了半生精力和感情的企業創始人,用了幾年的時間打破了自己年輕時立下的“誓言”,其中就包括“順豐不融資、不上市”。而這一切都是基於市場環境變化、行業發展需求,以及順豐的未來規劃所做出的明智的決定。
關於順豐的上市,王衛調侃自己說:“有些地方不能隨便去,有些話不能隨便說。”那一刻,人們看到的不是傳說中被貼滿了標籤的不善言辭的他,而是一個散發著人格魅力的、懂得自嘲也幽默的順豐總裁。
2017年的夏天,由騰訊主辦的“粵港澳大灣區論壇”上,馬化騰邀請到了中國最難邀約的企業家之一王衛。在那次論壇上,面對媒體以及國內其他知名企業的董事長們,王衛表現得非常健談而且樂於調侃,他也第一次對多年來貼在自己身上的“低調”標籤做出了風趣的回應,他說:“馬同學讓我的低調牌坊沒有了。”
這兩次發言改變了人們對王衛的既有印象,也使這個曾經非常神秘的身價1500億元的總裁變得立體化起來。然而誰也沒有想到,兩年以後,王衛以人們已經習慣了的低調而果決的行事作風宣佈了卸任執行董事的訊息,那是順豐成立的第26個春天。
後來,面對媒體採訪,信仰佛教的他只是輕描淡寫幾句話就概括了,他說:“人這一輩子的成就、機遇,是跟上輩子積下來的福報有關聯的。”在他看來,世間諸事,都有因果,也有我們人力所不可控的地方。對順豐這份事業的捍衛並不全是出於對財富的追求,對於一個格局不斷擴大的企業家來說,事業是帶來財富的渠道,更是實現理想和自身價值,為企業和國家帶來更高利益的一部分。
在2020年的這個春天,當裝載著3.3公斤醫療和抗疫物資的順豐無人機平穩降落在武漢金銀潭醫院時,順豐已經成為了中國快遞業勇於擔負起國家企業之責的實力派戰將。
在遙遠的祖國南端,在經濟特區深圳福田區的順豐總部辦公大樓裡,這個國內最大的民營快遞企業正以其先進的技術手段和日益最佳化的工作流程飛速運轉著。一張張不同膚色的海外面孔是順豐進軍國際市場後吸收的新的人才力量,來自世界各地的資料都在這棟辦公樓裡集中彙總,然後得到分析,這些資料是順豐的晴雨表,也是民族企業的自豪。
如今,王衛已很少出現在大眾視野範圍內,留下的是他耗費了半生的心血和努力所打造的快遞航母以及20多萬被他稱之為“最可愛的人”的“SFer”。曾經,這樣的可以被稱作“SFer”的人,算上王衛自己也只有6個;今天,順豐已經是擁有75架貨運專機和20多萬員工的商業帝國,這個曾經靠拉桿箱送貨的快遞公司,實現了“從碼頭到藍天”的飛躍,王衛和一批又一批順豐人的堅守真正印證了那句“日拱一卒無有盡,功不唐捐終入海”。
本文節選自楊越著《王衛傳:順豐而為》,團結出版社2021年9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