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戀愛中,都會忍不住想這個問題,想透過“作”確認對方愛不愛自己,同時又擔心自己“作”過了,影響感情而左右為難。
都說“小作怡情,大作傷身”。在戀愛和婚姻中,適當的小“作”確實可以為愛情添把火,但是操作不當,很可能會釀成火災。今天,就聊聊戀愛中的“作”。
“作”其實是人類的戀愛本能
相比於陌生人,人們在親密關係中會表露更多負面情緒,甚至出現攻擊行為。如:批評、指責、否定對方的行為;不回微信、結束通話電話;威脅對方要分手;在社交媒體上散播對方糟糕的評價等。心理攻擊是一種隱蔽的、無意識的攻擊行為,事後攻擊者往往會做出否認,為自己辯解:我不是要故意傷害你的!我就是氣不過!
這不是藉口,他們在做出攻擊行為時,真的沒有想過要破壞這段關係,並且幾乎不知道這種攻擊有多嚴重。心理攻擊的傾向不分男女,很多人都會不自覺地在親密關係中“作”。這其中的原因很簡單:面對陌生人時,我們往往要戴上面具,扮成一個禮貌有用的人。而在愛人面前,我們往往會將Ta和自己的界限模糊化,把Ta當成另一個自己,會認為Ta是安全的、可信賴的。所以,我們可以更輕易地在親密關係中展示真實的自己,包括自己不被允許在社會中表現出來的那部分自己。
如果這種“表現很差”的自我能夠被對方接受,那麼我們對於這段關係的評價就會更高,因為這種“任性”能夠釋放我們渴望被關懷、被理解的需求。
“作”可以,但要有底線
小作可怡情,而大作就傷心了。
網上曾經有一個熱門話題:因瑣事爭端把男友論文及資料全刪了,有挽回辦法嗎?怎麼才能讓男友消氣?
這顯然已經突破“作”的底線。
伴侶能夠無條件地包容我們的任性與脾氣當然很好,但硬幣的另一面是,心理攻擊預示著伴侶個人痛苦的增加,即使對方並不認為這段關係是壓力的來源。
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在伴侶面前自我暴露,不帶面具,發洩情緒,這也正是親密關係的意義所在。但任何一次“作”都是攻擊,都是對Ta的傷害。所以,“作”是要有底線的,不能仗著被寵愛就有恃無恐,做出這種離譜的事情。
在這個事件中,“沒經驗”“不是不講理的人”“有點任性”等都是辯解,彷彿只要說清楚了原因,對方就能夠諒解。這其實暗含了一種對親密關係的觀點:如果你足夠愛我,那就應該承受我所有的缺點,應該接納全部的我。這種想法本身就不合理,絕對化的要求意味著,這種所謂的“愛”完全脫離了現實。
站在一個旁觀者視角,這種念頭的不合理之處就會顯現出來:一個人怎麼可能永無止境地、單方面地忍受來自最信任之人的傷害呢?
那麼,如何不越過底線?
當然,在爭吵中,尤其是情緒非常激動時,我們很可能只能關注到自己的情緒,在衝動下做出後悔莫及的事。所以,穩定情緒的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這裡,分享大家一個超級好用的小訣竅:認知脫鉤。
認知脫鉤就是“與想法保持距離”:想法只是一個念頭、一串文字、一種敘事,它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但我們不能自動預設它是正確的。
就像因為生活瑣事發生爭吵,對方說一句“你隨便吧”,就頭也不回地走了。這時,人們下意識的負面想法會是“他不好”“他不會處理自己的情緒”“他怎麼能夠這樣”……這些想法會帶來非常不良的情緒,在這種情緒的驅使下,我們就很容易做出升級報復的行為。
這時,試著把想法“脫鉤”,比如,實時報道腦中劇場:用一種講故事的語氣說“我注意到我正在想一個關於‘他不好’的想法”;將沉重化為輕鬆,用輕鬆語調把這個想法哼出來:他好壞、他真的好壞;感謝大腦:把大腦想象成第三方,對他說:謝謝你,大腦,這麼為我打抱不平。
這些手段看上去滑稽,其實本質上是同一件事:站在一個第三者的視角,去看待你的想法。它其實並沒有解決問題,但這種方法能夠讓你冷靜下來,去重新審視之前的衝突,你可能會發現:我是對他很生氣,但我依然愛他;他今天是很暴躁,但說不定是工作壓力太大了;他說“你隨便吧”,下次一定要告訴他這種發言有多不合適。
在這種背景下,就很難做出過激的報復行為了。方法雖少,夠用就好,以後不妨多多練習“脫鉤”。
來源:中國婦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