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又在玩手機?不是說只能週末玩一小時嗎,你作業寫完了沒?”媽媽“查崗”時突然“發現問題”。
“已經上了一天學,就不能休息一下嗎?煩死了!”小婷轉身摔門而去。
每天“陪讀”的情境中,隨時可能上演這種爭奪戰。不管是時間分配、日常行為的一些小事,還是人生的重要決策,我們都可能和身邊重要的人有分歧,甚至爭吵起來。當委屈、煩躁、無奈等複雜情緒彙集,我們可能瞬間會有被逼得走投無路的感覺,那麼,我們可不可以按下暫停鍵,離開令人難受的情境呢?
如果同學小婷還留在房間裡與媽媽共處,可能發生什麼呢?媽媽認為自己是在為小婷的未來考慮,才用逆耳忠言告誡她,希望她做得更好,以後才能過得更好;小婷不喜歡媽媽的反覆嘮叨和對自己的否定,想放鬆一下自己,調整狀態。如果接下來她們各執己見,甚至有可能在強烈情緒的支配下口不擇言,說出傷人的話。所以,小婷選擇離開並不是消極逃避。
被翻譯成16種語言暢銷全球的美國心理學家簡·尼爾森的著作《正面管教》中,提倡不管是孩子還是家長,都應撤離衝突,積極暫停。積極暫停是幫助我們冷靜、理性解決問題的工具,當雙方體現了尊重的態度,情緒好轉後可以做得更好。
當然,小婷直接離開可能會引發媽媽的誤解和擔心,離開前先說一聲“我想冷靜一下”,或者父母和孩子提前約定一個暫停的暗號(如特定的手勢),對於接下來的衝突解決會很有幫助。
除了暗號,還可以提前設計“積極暫停區”。“積極暫停區”是一個讓人感覺安全、有利於情緒好轉的地方,可以是帶鎖的衛生間,還可以是放著玩偶、書籍的房間,也可以是任何不被打擾的角落。
如果是比較小的孩子,家長可以在孩子心平氣和時給孩子介紹撤離衝突的冷靜期,並和孩子一起設計和佈置“積極暫停區”,比如放上孩子喜歡的玩具;起一個孩子喜歡的名稱,比如“樹洞”。家長可以先確認:孩子去積極暫停區,是否感覺好一點,如果能夠在裡面做讓自己感覺好起來的事情,緩過來後可以再找家長一起解決問題。
家長也可以和孩子約定如何走出“積極暫停區”,表達自己情緒好轉的訊號,比如擁抱、摸頭這些肢體動作。作為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我曾遇到過一個案例,一對母子常常因為孩子的學習成績、上網時長爭吵,盛怒中的刺耳話語讓雙方都不好受。我除了建議他們設立積極暫停的冷靜期外,還建議他們多用肢體語言表達關愛。母親和兒子約定,每天至少擁抱一次。在積極暫停之後,一個溫暖的擁抱,也會讓接下來的協商過程更有溫度、更有效率。
家長不要認為積極暫停是對孩子不良行為的獎勵,“孩子在裡面舒服著呢,他應該受到懲罰”。實際上,鼓勵是改善行為的最強有力因素,而積極暫停是對個人情緒處理方式的尊重。
有情緒是正常的,但我們要學會採用合理的方式宣洩情緒,家長更要鼓勵孩子學會合理宣洩情緒。比如有一位成績不錯的學生,臨近期末很焦慮,父母說的一些話容易讓她情緒崩潰。當她崩潰大哭的時候,媽媽就會很擔心地在旁邊詢問,其實此時媽媽的話語會讓她感覺“媽媽這麼關心我,我考不好很對不起她”,考試焦慮更為嚴重。孩子那時想要的就是在自己房間裡痛痛快快大哭一場,媽媽當作不知道就好了。當我把孩子的需求轉告給她媽媽,孩子媽媽也表示理解之後,孩子有了處理自己情緒的冷靜區和積極暫停區,可以暢快地宣洩焦慮情緒,能更好地處理和媽媽的關係,以更積極的心態應對考試。後來這個孩子成績也不錯,比期中考試有所進步。
不僅是親子衝突可以嘗試積極暫停的方式,與其他人的衝突也可以採取類似方式。有位好友曾分享她的戀愛經歷,因為她淚點特別低,所以在與男朋友吵架時,總是不受控制地委屈想哭,但她認為哭了豈不是氣勢弱了?不認慫的她就決定採用“我想靜靜”的說辭,先離開令她傷心的情境,再找個地方放肆地哭一場。難過與委屈隨著眼淚一起消逝後,她再冷靜果決地與男朋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積極暫停只是暫停,不是逃避,更不意味著為這段產生衝突的關係畫上句號。除了可以提前討論積極暫停的暗號和區域,還可以確定解決問題的時限。比如一位好友和她老公商定好“問題不過夜”,他們對“今日事今日畢”達成了共識。積極暫停只是幫助她整理心情,並不會讓她逃避問題。
積極暫停法的使用要注意幾點:雙方需要提前達成共識,如果一方拒絕暫停,就會演變成權力之爭;以堅定而友好的態度立即行動並持續執行;剛開始執行的時候不一定順利,但如果事先已說好,就不要讓這種共識流於形式。
人與人相處是需要磨合的,分歧很難避免,爭吵也會出現。我並不提倡像開篇的小婷一樣發脾氣摔門,但當你在衝突中情緒激動,很想撤離的時候,不妨按下積極暫停鍵。等你感覺自身能量恢復,心情平靜時,再回到衝突的議題中,能夠以更好的狀態解決問題。(黃彬彬)
來源: 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