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外交政策網站10月18日發表題為《德國工業的商業基礎》一文。在文章中,德國貝塔斯曼基金會對中美博弈對德國經濟的影響給出了全面分析。全文摘編如下:
頗具影響力的德國貝塔斯曼基金會對中美博弈對德國經濟的影響給出了全面分析。從原則上講,為了防止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受到威脅,德國企業要依賴同中美兩國之間有利可圖的商業關係。但與此同時,德國企業又擔心由於華盛頓和北京鬥爭升級而不得不選擇其中一邊。
貝塔斯曼基金會描繪了衝突的5種發展情形,併為德國公司介紹了行動選項。這項分析是花費較長時間與德國工業聯合會合作進行的,借鑑了德國經濟不同部門的評估和戰略考量。
中美市場各有所長
該基金會的討論涵蓋了德國經濟界完全不同領域的成熟考慮。貝塔斯曼基金會報告說,所有企業“都清楚,地緣政治變化也將改變其業務基礎”,但企業為之做準備的方式各有不同。該基金會寫道:“一些企業系統地分析了地緣政治和經濟發展,有的也撰文分析未來的情形。”在一系列德國大型企業那裡,“這樣的思考由專門的組織單位負責”;但中小企業也“深入”研究世界政治發展,尤其是一些家族企業,具有“世代積累的處理全球政治變化的經驗,例如在冷戰中積累的經驗”。
尤其令德國經濟界擔憂的是,他們在升級的中美衝突中依賴同雙方的合作。
貝塔斯曼基金會寫道:“許多企業在美國擁有數十年成長起來的關係和聯絡。”另外,“沒有一個國家能像美國一樣,憑藉其金融市場和美元作為儲備貨幣的主導地位影響世界經濟”。
另一方面,貝塔斯曼基金會寫道,中國則“在過去幾十年裡,已經成長為對許多德國企業而言,與美國差不多重要的市場”。按照目前的估計,中國的經濟總量到2030年也將在絕對值上趕超美國。貝塔斯曼基金會在報告中寫道,中國的“增長預期將在多年裡遠高於美國”。此外,德國企業在中國能非常成功地開展業務”。“如果不計服務貿易”,中國今天就已經是“德國最重要的歐洲之外的貿易伙伴”。另外,它現在就已經是第三大德國對外投資接收國,僅次於美國和英國,且有迅速增加的趨勢。此外,中國作為研發基地也具有重要意義。
預測中美關係走向
貝塔斯曼基金會為中美博弈的未來走向作出了5種預測,其中只有兩種演繹出華盛頓和北京加強合作的情形。
一種預測(“革新的多邊主義”)稱,美國、中國和歐盟“將處於溫和而不咄咄逼人的系統性衝突之中”,各方都爭取“合作”以及“在多邊層面上解決問題”。雖然存在圍繞原材料等的“激烈競爭”,但各方仍能保證一定程度的合作。分析認為,這是“德國經濟界最想要的情形”。
對德國經濟不那麼有利但仍可接受的情形是“G2”(中美國):中美關係傾向於合作,同時歐盟的影響力流失。“歐盟跟隨在兩個大國之後,成為無可爭議的世界第三大力量。但作為獨立的政治參與者,顯得不那麼重要。”貝塔斯曼基金會預測,在這種情況下,歐盟的企業雖然要同時承受美國和中國的沉重壓力,但也有很大機會做有利可圖的生意,尤其是在中國市場。
然而,就以上兩種走向,貝塔斯曼基金會坦陳:“儘管兩個大國完全清楚衝突升級的風險,但目前多邊主義合作和G2的情形似乎不符合系統的內部邏輯。”該基金會表示,可以預料,至少目前的衝突程度還將持續,甚至會繼續惡化。那對德國經濟的後果將是嚴重的。
來源:參考訊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