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恢復軍銜制,第二炮兵正、副司令員都有誰?授予什麼軍銜?
1964年10月,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奠定了核大國的基礎。
1966年7月,周總理為我國的戰略核威懾力量親自命名為“第二炮兵”,向守志、李天煥分別擔任司令員、政委。
二炮成立之後,長期處於高度保密狀態之下。一直到1984年建國三十五週年國慶大閱兵,二炮的神秘面紗才被揭開,成為了國際關注焦點。
圖|1984年,建國35週年大閱兵上的二炮
1985年6月,中央軍委決定實施百萬大裁軍,宣告了“大陸軍時代”終結,海、陸、空、二炮科學搭配成為了主流。
在此背景之下,二炮作為戰略核威懾力量的特殊兵種,其力量得到了加強,一大批新專案上馬。
由此,二炮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1988年9月,我軍恢復軍銜制,二炮正、副司令員授銜情況如下:
司令員
李旭閣 中將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由此,中國成為了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隨即,張愛萍上將向周總報告相關情況。但凡提到中國首顆原子彈爆炸成功,都要使用下圖這張歷史照片。
圖|李旭閣(左一)陪同張愛萍(右一)
張愛萍上將身旁的年輕軍官,正是後來的二炮司令員李旭閣。李旭閣生於1927年1月,河北省灤南縣人。1943年12月,李旭閣參軍入伍,被分配到了冀東第十三軍分割槽教導大隊第三隊。
此後多年,李旭閣歷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的洗禮,成為了一名實戰經驗豐富的基層軍官。1955年,李旭閣被授予少校軍銜。進入六十年代,原子彈事業成了李旭閣的全部。
圖|李旭閣中將
1964年10月,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後,李旭閣不顧生命危險乘坐直升飛機到了爆心上空收集資料。二十一年後,李旭閣成為了二炮司令員。1988年9月,李旭閣被授予中將軍銜。
副司令員(3位)
鄭惕 中將
1923年11月,鄭惕生於山東臨沂。1398年5月,鄭惕參軍入伍,投身於革命事業。入伍初,鄭惕便被選入魯藝幹校學習,後進入山東岸堤抗日軍政幹部學校、山東魯藝學習深造。
此後,鄭惕深入群眾中從事抗日宣傳活動的同時,也多次深入虎穴為主力部隊提供情報。1945年抗戰勝利前夕,時任政委張鴻儀犧牲後,鄭惕接任政委,也是鐵道游擊隊的最後一任政委。
圖|鄭惕中將相關人物傳記
進入解放戰爭時期,鄭惕先後擔任魯南鐵道管理局兗徐段段長、偵察科科長、徐州市委社會部部長、魯南軍區第16團政委、徐州警備司令部參謀處處長兼軍法處處長等職務。
建國初期,鄭惕參與了新中國公安軍條令的編寫。隨後,鄭惕參加了抗美援朝。1955年,鄭惕被授予上校軍銜。
及至1978年,鄭惕已經是二炮科技部部長兼第二炮兵副參謀長。1982年,鄭惕升任二炮司令員。1988年9月,鄭惕被授予中將軍銜。
楊桓(1990年晉銜中將)
1927年12月,楊桓生於寧夏賀蘭縣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解放戰爭時期,楊桓投身於革命事業,先後在天津國立北洋大學、華北大學深造。
1949年3月,楊桓被選入四野南下工作團,併成為四野大軍一員。建國後,楊桓先後出任中南軍政大學湖南分校政治部幹事、文化教員,漢口第一高階步兵學校政治部幹事。
圖|楊桓中將
1953年2月,楊桓被選入哈軍工海軍工程系學習,且為首期學員。哈軍工的名氣就不用多說了,在那個時代能夠進入該校學習的,絕對是天之驕子。
1957年,楊桓畢業後留校任教。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楊桓調入國防科工委二十試驗訓練基地。此後多年,楊桓創造了多項第一:
組織指揮發射了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第一顆返回式衛星、第一顆科學試驗衛星和第一枚洲際導彈等。
1985年7月,楊桓出任二炮副司令員。1988年9月,楊桓被授予少將軍銜。1990年,楊桓晉升為中將軍銜。1992年11月,楊桓中將從領導崗位上退了下來。
楊國樑 (1998年晉銜上將)
楊國樑生於1938年3月,河北遵化人。1958年9月,楊國樑考入北京航空學院,攻讀導彈總體設計專業。
1963年10月,楊國樑參軍入伍,出任某訓練基地作戰處作戰科見習參謀,與二炮結下了不解之緣。
此後多年,楊國樑一直在二炮戰鬥生活。截止1985年百萬大裁軍之際,楊國樑已經是試驗訓練基地司令員。
圖|楊國樑(右)上將舊照
1985年7月,楊國樑出任二炮副司令員。1988年9月,楊國樑被授予少將軍銜。
1990年4月,楊國樑進入國防大學國防研究系深造。1992年11月,楊國樑接任李旭閣出任二炮司令員。
1998年3月,楊國樑晉升為上將軍銜。2003年1月,楊國樑達到正大軍區級高階將領服役最高年限退出現役。
參考資料:
[1]《我軍1988年實行新軍銜制時各大單位正副職領導軍銜》(原解放軍後勤學院學術研究部研究員 . 徐平大校);
[2]《解放軍第二炮兵司令員——李旭閣》(澎湃新聞);
[3]《將之夢:從鐵道游擊隊走出來的鄭惕將軍 》(陶大釗著 . 解放軍出版社);
[4]《原第二炮兵副司令員中將楊桓校友逝世》(天津大學新聞網);
[5]《楊國樑》(楚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