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讓吃慣“陸灶”的官兵嚐嚐“空灶”“海灶”
滬上一座軍港內,海軍某軍械技術保障大隊的“黨史課堂”上,掌聲不斷。
贏得掌聲的授課者,是官兵們素未謀面的一位陌生人——海軍航空兵某師空中戰術指揮長任龍。
講課前,任龍心裡還在“打著鼓”——身為軍事幹部,他很少登上講臺,更何況是兄弟部隊的“黨史課堂”。即便登臺授課,他講得更多的是空中資訊作戰,思想政治教育少有涉及。
備課期間,任龍花了一番心思。上級下發的教育教材,他翻了好幾遍,蒐集整理了很多理論要點和例項故事。
然而,這堂課的“前半場”,並不是任龍預想的模樣——前20分鐘,任龍滔滔不絕的講述,似乎並沒有抓住臺下官兵的興趣點,反而讓大家有些“疲憊”。
“講講咱們保障的雷彈用得咋樣唄……”臺下不知誰的一句嘀咕,任龍聽得十分清楚……
同樣聽得清楚的,還有坐在臺下的保障一隊教導員王涵毅。
前段時間,該大隊結合戰備任務組織黨史學習教育,有的戰士談體會時坦言,自己僅僅是“躲”在後方給雷彈測測電路、修修零件,相比其他兵種衝鋒陷陣的戰友,實在不夠“露臉”。和剛才這一聲嘀咕類同,有的戰士關於“辛苦準備的雷彈到底派上用場沒”的發問,讓王涵毅有些無言以對。
該大隊官兵大多從事陸勤工作,沒上過戰機、軍艦,更沒參加過雷彈實射任務,對“打仗就是打保障”缺乏直觀認知,個別的甚至對崗位使命心生質疑。
由某基地牽頭的海軍駐滬部隊思想政治教育區域協作機制,給王涵毅打開了一扇窗——能不能邀請雷彈使用單位的戰位人員走上自家講臺?
部隊官兵有需求,區域協作來安排。於是,協作辦公室將任龍“空降”到了這個大隊的教育課堂上。
講課沒有代入感,官兵聽得就無感。任龍意識到,站在陌生的講臺,只有以黨史學習教育作“針線”,把自己的戰位和受眾的崗位“穿引”起來,才能真正拉近距離、聯結心靈。
任龍腦中浮現那一天執行警巡任務的一幕,放下講稿,娓娓道來——
“我們接令戰鬥起飛查證驅離不明目標。海天纏鬥、近距過招,我們沒給對手絲毫喘息之機。這,離不開各位戰友幕後的精心保障。試想,如果那天機載雷彈掉了鏈子,後果不堪設想……”
緊接著,任龍又講述了幾次緊張激烈的海空鬥爭經歷,許多細節驚心動魄。臺下不時響起自發的掌聲。臺上臺下頻頻互動,原本40分鐘的課程安排,不知不覺講了1個多小時。
任龍成功“圈粉”,在某基地政治工作部主任劉天維看來,並不意外。他談到,海軍駐滬部隊型別多樣,以往各單位在教育創新上也嘗試過邁開腿、走新路,但大多是在自我封閉的“跑道”上。
“一堂協作共享的特色課,好比讓吃慣‘陸灶’的官兵嚐嚐‘空灶’‘海灶’的味道。”劉天維說,“教員還是那些教員,官兵還是那些官兵,但經過教育區域協作最佳化組合,教育資源充分盤活,教育模式得以創新,打開了鑄魂育人新格局,教育質效勢必產生意料之中的‘聚變’。”(■徐 巍 孫鴻健 鄧 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