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山偉利信電子材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現場。 企業供圖 |
距離佛山高明區荷城中心約10公里的蓬山路,是荷城街道中小企業集聚區。道路兩旁,塑膠、不鏽鋼、家紡等企業廠房林立。從早到晚,大卡車拉著各種貨物急駛在並不寬闊的蓬山路上,揚起的塵土與周圍低矮的建築形成了工業區最真實的畫面。
在這清一色的兩層廠房之中,有一家只有18名員工的企業,營收超過2000萬元且連續兩年保持30%的增速,擁有上百款用於不同領域的PET保護膜、離型膜等產品,客戶超過200家,大部分服務於蘋果、華為等頂尖企業。
當下各項生產要素價格高漲,壓縮了製造業小企業生存空間。佛山偉利信電子材料有限公司(下稱“偉利信”)堅持服務於行業頂尖終端客戶。與“大象”共舞,偉利信為周圍眾多小企業提供了一條新的生存之道。
●南方日報記者 李源
統籌 林煥輝 葉潔純
瞄準高毛利產品
“不要灰心,我們再試一遍。”偉利信生產車間內,偉利信總經理於中友拍了拍兩位研發人員的肩膀,隨後三人坐在桌子前,重新開始了保護膜厚度的實驗。就在幾分鐘前,於中友接到銷售主管喻偉的電話,前幾天送給客戶的樣品還是沒有透過。算上這次試樣,他們已經嘗試了20次。
這是2016年7月。半年前,一位老客戶聽說於中友開始創業研發新品,便把他推薦給了華為電池供應商。當時正值手機電池爆炸事故頻發,電池廠商希望用厚膜來保護電池,減少運輸中摩擦產生的風險,但國內大部分厚膜都是進口,並不符合華為完全國產的要求。
偉利信專門從事電子產品生產過程中用的材料供應,產品以PET保護膜、離型膜為主。雖然是用作電子產品的材料,但保護膜本身屬於塑膠行業。偉利信所在的三洲工業園區裡,大大小小的塑膠企業有十幾家,生產保護膜、PVC薄膜、透明膜、地板膠等各種塑膠產品。
塑膠,高明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迄今為止,全國僅有兩個地區被中國塑膠加工工業協會授予“中國合成革產業基地”,一個是以民營經濟發達著稱的溫州,另一個就是高明。
高明擁有人造革合成革產業相關企業近百家,人造革合成革產量約佔全國的10%,產值佔全國的18%,銷量佔廣東省的70%。但這串耀眼的資料,卻不能掩蓋行業目前所面臨的問題。“企業數量雖多,但以中小規模為主,研發實力有限。”高明高分子材料產業協會秘書長譚定好說,在通常的認知和說法中,塑膠產業附加值低且生產中會產生汙染,一直被視為轉型升級的物件。
佛山高明漢盛塑膠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PVC製品的企業,2020年產值剛剛達到2000萬元。公司董事長區紹賢在上個世紀90年代就踏足塑膠行業。在他看來,高明大部分中小塑膠企業都以低端客戶為主,靠量取勝。“我們很難攻進大客戶,畢竟沒有太多資金,時間和成本根本熬不起。”
於中友也在行業裡摸爬滾打了十多年,他自然明白這個道理。
在接到華為電池供應商的邀約之時,於中友思索了許久。看著成立沒多久的公司,總投資400萬、員工共9人、一條生產線,註冊資金小、人員少、廠房破舊,似乎和工業園區的其他小企業沒有太大差別。
一定要做毛利潤低的生意嗎?於中友覺得,“我寧願開發幾十款產品讓大客戶去挑,挑不上算我白乾,挑上一款我就賺了。”
員工在聽到華為供應商主動找上門時,驚喜中帶著擔憂。“就憑我們幾個人就要做高階產品,當時沒人敢相信。”正如所有人所預想的一樣,客戶對產品的要求幾近嚴苛。
“國內PET保護膜最厚的188μm,華為要求做200多μm。”於中友說,除此之外,客戶還要求保護膜帶有中國紅的顏色。當時行業中能生產帶顏色薄膜的企業最多做到幾十μm。
“為了這一單,公司幾乎要破產。”從2015年底開始製作第一款樣品,偉利信三人研發團隊,整整花費了一年時間,前後投入的研發費用達上百萬。
艱難過後,終見彩虹。2016年底,偉利信樣品終於透過檢驗,華為電池供應商也提供了每月數十萬的訂單,一直持續了兩年。
“質”取高階客戶
“樣品研發的那一年,我也有過迷茫。走自主創新這條路到底對不對?好在堅持了下來。”華為電池供應商訂單的成功,給於中友增加了極大的信心,他決定繼續“攻堅”頭部終端客戶。這一次,他瞄上了蘋果的供應商。
手機產業鏈裡流傳著一句話:“得蘋果者得天下”。蘋果公司每年都有百億美元的資本支出,其中75%以上開支用於裝置和軟體購買,能夠成為蘋果供應商意味著鉅額訂單和利潤。
嚐到甜頭的於中友把市面上所有型別的蘋果產品全買了回來,和員工一起研發。此時的他,內心只有一件事,攻克高階產品,提高毛利。
2018年底,偉利信成功生產出蘋果供應商指定的雙面加抗靜電保護膜。
對於一家才成立兩年的小企業,堅持跟進大客戶帶來了顯著的成效,但與此同時,忽視生產運營埋下了隱患,風險悄然而至。
2019年3月22日,正在吃午飯的於中友突然接到電話,“工廠起火了!”匆忙趕到三洲工業區工廠的他,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整個無塵生產車間被大火吞沒,黑煙滾滾。消防員用了幾個小時撲滅大火,雖沒造成人員傷亡,但所有生產裝置已無法使用。
看著燒燬的工廠,於中友和連夜從深圳趕回來的喻偉在屋中坐了一天。裝置燒燬意味著產品無法批次製造,同時,火災的訊息也很快傳到了競爭對手耳邊,對手準備了多款樣品去找供應商檢驗,希望趁此時機搶奪客戶資源。
“我知道他們去找客戶了,但沒有一點辦法。”於中友和喻偉手足無措。就在這時,客戶打來了一個電話,讓他們懸著的心放了下來。
“只要你們能保證產品質量,可以代工生產。”對於蘋果零部件供應商,符合需求的產品永遠是第一位,經過一番對比,供應商還是選擇了偉利信。
去哪裡找代工廠?周圍雖然塑膠企業眾多,但能滿足需求的寥寥無幾。於中友想到了自己的“老東家”凱仁精密。
21世紀初,國內高階保護膜市場基本以進口為主,日本和韓國在無毒PVC材質和PET材質研製上起步早,技術較為先進,大批外資企業湧入中國市場。身為韓國獨資企業的凱仁精密在浪潮下,於2005年初到國內煙臺設廠,專注於PET離型膜的生產和國內的銷售。僅半年之後,其又投資500萬元在高明設廠。
“國內3元一平的離型膜,它能賣到20元。”剛進工廠工作的於中友看到,擁有業內先進裝置的凱仁精密,依然堅持技術研發,透過提高產品質量獲得高額利潤。這種模式給於中友帶來巨大沖擊,也在其心底埋下了種子。可以說,於中友堅持科研創新的理念來自於凱仁精密。而這回,老東家也對他伸出了援助之手。
沒花費太多時間,兩家公司就確定了代工關係,並幫助偉利信渡過了難關。經歷過這次大火之後的於中友越發意識到,抓住市場中的“大客戶”併為他們提供專業產品的道路是正確的,但更要打破技術上單打獨鬥的狀態。
為此,於中友找到了高明中科院研究團隊,開始探索委託研發的模式。“如果專案順利落地實施,就可以開發出行業內領先的PET產品,開啟海外市場。”於中友笑著說道。
只有一名銷售員
資訊經濟時代,小公司要在變幻莫測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準確快速地獲悉各種情報,對於高明塑膠行業來說亦是如此。
“在我們和客戶中間有一批經銷商。”區紹賢介紹,企業面對數量眾多的小客戶,不可能一一對接,於是就催生了經銷商。這些經銷商團隊一般會有上百人,專門幫助客戶來廠裡採購產品。但這種看似方便快捷的營銷方式,卻阻隔了企業與客戶的直接交流。
與高明大部分塑膠企業依靠經銷商開拓市場所不同,偉利信主要依靠公司裡唯一的一名銷售員喻偉。
“我們工廠位於長三角,您這邊能給我們提供產品嗎?”短短一個上午,喻偉連續接聽了3個電話,通話內容幾乎一致,希望獲得產品供應。簡單詢問了對方的情況之後,他並沒有抱太大興趣。“現在每天找我的人太多了,我們只服務頂尖終端客戶。”
喻偉是於中友在韓國公司工作時的老同事,從深圳大學畢業之後,就開始從事銷售。為了方便接觸電子行業的最新資訊,喻偉長期駐紮在深圳,每天工作是與二三級供應商溝通交流,獲取資訊,從而為產品的研發提供前瞻性佈局。除此之外,他工作的另一方面是維持與原有大客戶的合作關係。
“獲得訂單只是第一步,維持長期的合作,提供更有競爭力的服務是我們發展方向。”與大客戶“共舞”,喻偉幾乎每個星期都要前去拜訪專案組裝廠,他會與各個環節的人員交流,“只有持續的溝通,才能真正摸清楚客戶的需求,想要跟上大象的步伐,首先要了解它的節奏。”
一直以來,高明塑膠產業也在謀求轉型。2017年,高明30家塑膠企業負責人走進佛山“眾陶聯”考察學習,隨後沒多久,高明“眾塑聯”平臺正式成立執行。作為一個網際網路產業平臺,眾塑聯以供應鏈為切入點,幫助高明塑膠企業在科技創新和金融服務方面加快資源整合。
2020年9月,高明區塑膠行業協會更名為高明區高分子材料產業協會。譚定好說,從塑膠到高分子材料,覆蓋面更廣,內涵更加豐富,顯示著高明塑膠企業要走向更多細分領域和更大的市場。協會的成立也將從產品、檢驗檢測方法等各方面推動高明塑膠企業創新發展。
嚴格意義上說,作為手機輔料提供商,偉利信並不屬於蘋果華為等手機供應商的範疇。但抱著與大客戶“共舞”的經營策略,偉利信依然能夠獲得高額回報。
一個生態叢林中,有參天大樹也有低矮灌木。眾多小企業面對市場競爭激烈、持續投資現金短缺種種難題時,更需要在經營中堅持產品創新,保證產品品質,集中細分市場。與“大象”共舞,也是小企業的生存法則。
其仁觀點
抓“好客戶”是企業的最高競爭力
周其仁
偉利信只有18名員工,但卻是一家優秀的企業,因為它生產的產品能夠進入蘋果、華為等頂尖企業的供應商體系,給其帶來高毛利潤。事實上,並不是每個公司都要大而全,只要堅持跟著“好客戶”走,小公司一樣也可以發展得很好。“好客戶”可以讓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屹立,“好客戶”可以把它們帶進更好的圈子。
企業要重視研發,但研發不僅僅是研發技術,還要研發市場。技術離開市場是不能轉化為效益的,因為市場千變萬化。過去10年賣得好的產品,不等於未來10年賣得好,企業要把市場能力放在第一位,研究行業內的好客戶,然後針對目標客戶去開發新產品。
“好客戶”能夠把企業帶到更高的高度、更遠的地方。因為它能夠倒逼供應企業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產品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同時“好客戶”認可、採用的產品,相當於給企業開了一張“通行條”,訂單會主動找上門來。
“好客戶”的朋友圈也是“好客戶”。所以企業要對現有的所有客戶進行評級,不能以給的訂單金額來判斷,而是要研究它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好客戶”具有什麼特點?它們能夠捕捉消費者的需求動向。例如佛山企業海天醬油是以生產調味品為主,它所處的這個行業幾百年來都沒有變化,但當下的消費者口味卻發生了變化,今天所處不同區域的人群有著不同的調味品需求。而海天醬油能夠針對不同的消費者,生產出品類豐富的產品,這樣的企業就是“好客戶”。
如何抓住“好客戶”,偉利信其實給出了經驗:下苦功夫。企業做出一個產品,如果客戶不滿意,那就做另外一個產品。
偉利信為了滿足蘋果供應商的要求,前後試了幾十款樣品,最後終於被選上。所以企業抓好客戶的時候一定不要怕困難,先把地圖開啟,研究它在用行業中哪一家的產品,然後堅持以“好客戶”為中心,它說要怎麼樣,就怎麼做,做不到就請外頭師傅來研究,直到做到為止。
一個企業負責人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拜訪客戶。不要怕被“好客戶”看不起,要做出符合它們需求的產品讓它們看得起。如果這種苦吃不了,那企業往後很容易陷入到價格競爭中去,進而越做越差,最後無路可走。
天下最厲害的公司,也需要別人給他提供產品。到底是什麼樣的公司給它們提供的產品?企業要把這個事情搞清楚,因為最後都是客戶在買單。
企業持續和“好客戶”合作之後,要堅持不斷滿足它們的需求,讓它們完全信任你,完全忠誠於你,形成客戶的忠誠度。所以企業抓客戶的能力是市場經濟最高的競爭力。
觀察眼
政府提升服務要研究企業的“客戶鏈”
手機產業鏈裡流傳著一句話:“得蘋果者得天下”。蘋果公司每年都有百億美元的支出,其中75%以上開支用於裝置和軟體購買。成為蘋果供應體系的一環,就意味著訂單和利潤。
佛山高明企業偉利信是一家只有18人、年營收2000萬元左右的小企業,但它卻把自己生產的電子材料保護膜,“賣”進了蘋果、華為等行業頂尖企業的供應商體系。在周圍眾多塑膠企業苦於同質化競爭,忙於尋找訂單時,“與大象共舞”的偉利信不僅保持了高毛利潤,還實現了客戶主動找上門。
蘋果、華為這些頂尖企業並沒有在高明註冊公司,但位於高明的偉利信卻和這些“勝利者”有著結盟關係;這些頂尖企業並沒有直接在高明投資設廠,也沒有聘用當地員工,但卻給高明企業帶來了利潤以及更多的潛在客戶。
我們可以追問:高明還有多少家像偉利信一樣的公司?它們背後有多少家像蘋果、華為這樣的大公司,政府是否完全瞭解並掌握?地區之間的發展差距,表明上看是經濟資料的差距,實則是地區企業之間的差距。可以說,企業是地區產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在一般的理解中,擁有多少家大企業是評判地區經濟水平的重要指標,因為它們代表了區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但在資訊時代,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化,產品被分解成不同組成部分,由不同產業來生產,某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可能和行業大客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某種程度上,企業的客戶網路就是一個地方的輻射網路。此時的地區不再是四四方方的邊界,例如高明區也並不只是960平方公里,它們更多的時候是一張網,是一張由企業“客戶鏈”結成的網。地方政府應該把企業的輻射網路視作營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城市的主政者只有把城市的網路納入到自己的服務範圍,只有把企業的客戶鏈掌握於心,才能夠真正理解管理邊界和服務邊界的範圍。
佛山作為民營經濟大市,擁有超過100萬個市場主體。佛山良好的政商關係構建了政府、市場、企業和諧發力的環境。今年6月,佛山提出要把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作為一號改革工程。追求一流營商環境,如何才是一流?研究企業的“客戶鏈”給出了一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