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新邵縣坪上鎮,舊稱大同鎮,是一個文化底蘊十分深厚、人才輩出的文教之鄉,而歸屬於該鎮的時榮橋村,更是其代表。近現代歷史上,這裡英傑輩出,被稱為“紅色鄉村”。邵陽地區最早的反清活動地一字山的周氏山莊,是革命烈士周琨和革命家周叔川故居,同時系中共湘中特委大同鎮學校支部、新化縣第三區農民協會、新化縣老虎巖遊擊支隊所在地。
周氏家族及外戚中,以革命烈士周琨及其胞弟周維渥為典型的九忠烈,聞名遐邇,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繼起者。
01 維新志士周叔川
周叔川,周維渥三祖父,新化有名的維新志士。曾於新化創辦實業學堂,一方面與肖竹雯、謝曉荘、王哲夫、艾新虎等維新志士不顧頑固派的反對與官府的搜捕,於1901年在家鄉大同鎮創辦大同高小學校(現新邵二中);一方面與譚人鳳等革命志士聯絡湘西和西南幾省會黨領袖籌劃起義,推翻封建滿清王朝。新邵時榮橋一字山田莊,便是他們召開秘密會議的基地。
後因事洩,周叔川遭清廷通緝,不得不逃往日本,與孫中山、黃興等訂交,施又與譚人鳳同被孫中山委為招討使,正準備回國開展革命活動,不幸因急病亡故於日本神戶。其子周京甫和周笙甫因積極參與反清鬥爭,被清廷當局逮捕入獄,後雖經營救獲釋,但因在獄中備受折磨,傷病交加,出獄後不久都先後逝去。
02 湖南三傑之一週岐
周維渥兄弟六人,除夭折的二弟和從醫的六弟周維浩之外,其餘四人均系革命志士,其中三人因革命而犧牲。長兄周岐,在辛亥革命中被追認為革命烈士,與里人唐雲、同鄉某君統稱為“湖南三傑”。當年,為謀殺慈禧太后,三人受曾傑之命,於辛亥革命前夕在天津試製炸藥,不幸彈爆身亡。湘督譚延闓曾撰聯哀輓:詎料一彈爆發,三傑同摧之語。
03 大革命烈士周維煥
1926-1927年,大革命是農民運動與封建勢力鬥爭最激烈、最徹底的時期。當時,周琨與三哥周維煥任農民協會委員會長,馬日事變後,二人奉黨指示,於新化、邵陽邊境的板子山、老虎巖一帶組織工農紅軍湘南第一支隊進行武裝鬥爭。為了武裝起義,周維煥前往武岡購買槍支彈藥,在高沙(今洞口縣)被捕,梟首於寶慶(現邵陽市)。安葬時,以針線縫頭,才合併安葬,時年僅二十五歲。
獲此訊息後,周琨仍堅持建軍工作。其時,周維渥在工農紅軍一支隊任秘書,因剛從北京返家,且是學生,雖被懷疑,但倖免於難。
04 地下共產黨周琨
周琨,1901年生,名維汶。1922年考入省城政法學校,深受新思想薰陶的他,學生時期便積極參加趙恆惕及聲援萍鄉被難工人的示威遊行,並於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當時全國994名共產黨員之一。
自政法大學畢業後,周琨回到家鄉,集資興辦了一所面向當地貧苦農民子弟的“大同鎮樟樹貧民學校”,以教師身份作掩護,秘密從事革命活動,發展黨、團員,宣傳馬克思主義。
1926年6月,中共黨員周廷舉從長沙率“暑期社會服務團”回新化進行革命活動,周琨迅即與其取得聯絡,並參加後續革命;9月,新化縣國民黨員大會召開,國民黨新化縣黨部正式建立;10月,國民黨新化縣第三區(即大同鎮)區黨部成立,周琨任常務委員;同年底,在周琨、周釋痴(周維煥)等籌備下,新化縣第三區農民協會建立,所轄15個村均相繼成立了農會組織,培養了大批農運骨幹,組織了聲勢浩大的集會遊行。短短時間內,第三區農民運動迅猛發展,成了當時新化縣8個區中“發展得最早、行動最迅速”的農運重點區。
仍是1926年年底,在中共新化縣特別支部領導下,中共大同鎮學校支部成立,周琨任支部書記,全鎮黨員發展到20多人,並在中共新化縣特支書記周廷舉支援下,與周維渥、周釋痴(周維煥)一同精心策劃,成功將板子山老虎岩土匪改造成革命隊伍。
1927年1月,該隊伍被命名為“老虎巖自衛縱隊”,後更名為“老虎巖遊擊支隊”,周維渥任政委,周琨先後任大隊長、支隊長,周釋痴(周維煥)任副支隊長兼參謀,接受湘中特委領導。據此,遊擊支隊在周琨三人的領導下秘密開展革命活動,不斷吸收隊員,購買槍支彈藥,以擴充實力,建立了板子山地區革命根據地,策應過毛委員領導的秋收起義和長沙年關暴動。
1928年初,周釋痴(周維煥)被捕,於邵陽殉難。因叛徒出賣,周琨被捕,並送往新化縣城,於當年4月21日凌晨,被殺害於新化縣城外西門領。被殺害前,周琨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氣勢如虹,響徹雲霄。
197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毛澤東主席親筆簽名,為周琨補發了烈士證書。
05 革命志士周維渥
1925年紀念五州慘案發生,北京學生為抗議日本非法封鎖天津、海口,遊行請願,被軍閥槍殺遊行學生、市民800餘人(報載100餘人)。周維渥目睹慘狀,回思叔祖叔川、大哥周歧、三哥周維煥、四哥周琨等為國獻身精神,革命意志沸騰,於當年10月,經同學羅崇浩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
入黨後,周維渥開始從事學生運動,由組織安排在民國大學附小任教師,藉此與各大學學生聯絡;兩個月後,周維渥被調往草廠五條衚衕支部任組織委員,與新化人吳成芳、江西人彭志慧等人一起組成草廠支部,為組織密印工運、農運及地下活動的方式方法等小冊子,在工人中發展組織。當時,北京電廠前門外,每當工人上、下班時,周維渥便去電廠附近的酒樓上,以吃小食為名,找機會與工人攀談,從中物色發展物件,找到根子後,由他們在電廠串連發展;有時,周維渥會喬裝人力車工人,在人力車工人中物色可靠物件發展。
1926年夏,北伐戰爭進入湖南時,北京學生奮起響應。草廠衚衕支隊參與其中,於鬧市區大柵欄張貼標語、於城南遊藝場戲院散發傳單,後因此事,支隊成員尹正作被捕,周維渥經組織介紹前往交通日報當校對,暫停一切對外活動。
1927年,馬日事變後,周維渥接家書,言三哥、四哥因領導農民運動被懸通緝,逃匿在外,家中被抄,一貧如洗,要其返家。其時因李大釗被殺後,黨在北方的工作難以開始,周以家庭促歸,向組織請示,組織同意其返湘工作。
當年,周維渥回到長沙,得知兩位兄長於在板子山建立地下武裝——工農紅軍第一支隊,來不及整頓家庭,旋即奔赴第一支隊任秘書。1928年春,周維煥、周琨相繼被國民黨殺害,第一支隊瓦解。
其時,黨組織從北大學生中派回新化的劉蔭仁已打入國民黨新化縣黨部任秘書,周維渥與其結識,頗得相互信任,故又一塊活動。1928年5月,白溪張漢猷從北京朝陽大學向當時縣黨部書記長張曼真告密,稱周維渥是共產黨員,幸得劉蔭仁秘密轉告,周淮渥得以平安離開新化。此後,周維渥便開始輾轉於多地從事革命活動。
1928年,羅崇浩來信告知邀請周維渥前去其所在程潛部的第六軍團工作,後周維渥於長沙與程潛部團代表蔣學廣、中共黨員同鄉鍾毓華、全國學生會主席段純原結識,並與中共湖南省委取得聯絡,請求去往井岡山。但就在其為錫礦山擬定工作計劃時,蔣學廣被捕,周維渥不得不返邵。
同年6月,中共黨員陳歷坤被湖南省委派回湖南工作,於新化籌組湘西七縣特派委員會,周維渥與羅崇浩、顏霽、李日章、謝翔霄(女)等同志在三溪橋大同女校教師楊麗華(女)宿舍參與商討特委成立事宜,決定由陳歷坤任特委會書記,周維渥任組織部長,李日章為新化縣委書記,並在新化上渡江創辦新民中學,做為特委機關。
不久,被秘密偵緝的羅世謀、羅世摯前往新化縣城投奔時任新民中學教導主任的中共黨員羅培吳,被逮捕於畢家巷肖翕和堂客棧。儘管有羅世謀表舅、國民黨新化縣黨部副常務長、中共黨員鄒新藻借查監之機勸服二羅服毒自殺,但未來得及實施計劃,二羅就因吊半邊豬、背上點油香等酷刑,供出:“新民中學除英謀利外,都是共產黨員”。
為此,鄒新藻於長沙犧牲,而新民中學自此陷入大清洗,留校的陳立坤當場被捕,其他人隨後也於各地被捕。周維渥因系組織部長,需赴各地聯絡,非新民中學教師,本不在被捕之列,但因前有張漢猷告密,故也在偵捕之列,被誘捕於家。
此案先後有14人被捕,其中共產黨員10人,計陳歷坤、羅培吾、周維渥、劉蔭仁、羅崇浩、顏霽、鍾毓華、張光前、羅世謀、羅世摯;非黨人士4人,是謝序仁、吳萼聯、黃成玉、卿樹人。其中,陳英勇、黃成玉就義;周維渥等12人原均判死刑,定於1929年元月執行搶決,幸經蘇鵬(鳳初)等人多方營救,終被改判有期徒刑,解回新化執行。
1931年,蔣介石發表建國二十週年談話中有特赦政治犯之語,以此為依據,周維渥等人親屬託請羅培吾的老師曾叔式及其本家羅湘道,向湖南省主席何鍵要求釋放,終於當年端午節前後提前出獄。但因幾年鐵窗生活的折磨,周維渥備患有嚴重的肺結核病,形容枯槁,家裡蕭條萬狀。為了革命,周維渥攜妻上金竹山築茅舍,墾荒種雜糧植果度日。直至1935年才因叔祖叔川先生創辦大同高小余蔭,受聘在大同高小教書,仍兼營園藝,窮困稍解;後因吳鏡清介紹,於新化清峰鄉村學校(後改為青峰農業學校)任農林園藝教師。
1938年,中共湖南省工委派蘇鏡來新化開展地下工作,周維渥與其建立聯絡。不久,周維渥恢復黨籍,與中共黨員張聲楷在校長蘇鵬的掩護下,在校內發展民族解放前鋒隊,以民先隊員為骨幹,組織壁板組、募捐隊、演講組等,在校外開展公開的抗日救亡活動。同時,在農村中組織秘密的貧農團,依靠貧農組織公開的代耕隊,義務為抗日軍人家屬及困難戶耕田,藉以進行階級教育,使學校周圍消沉的農村,一時活躍起來,階級覺悟有所提高,抗日愛國氣氛異常高漲。
1939年平江慘案之後,新化縣長王秉丞大肆暗殺共產黨人,至皖南事變後,白色恐怖更加殘酷,對共產黨人由暗殺轉為公開逮捕。黨在新化的地下工作無法開展,地下工作者隨時有生命危險,不得已,於新化從事工作的十多位同志先後奉命離開新化,民先隊員大多被捕、誘迫自首,周維渥也被暗中監視,並擬逮捕。彼時,鍾漢馨勸周維渥自首未果,以同鄉關係,為其寫了一自首書呈交了事,次年周維渥即轉同大中學任教。
1949年春節後,周維渥侄子、烈士周琨之子周新安在新化與李忍生、楊定等組織地下武裝,結識了早期的共產黨人楊文博。楊要周新安寄語周維渥去新化,告以時任新化縣建設科長、中共黨員謝驥良在新化進行微反工作。周與謝聯絡後,便在新化從事地下工作,未再回學校。
不久,準備起義的湖南省長程潛派省軍管區副司令促進會主要人員伍光宗回新化任縣長,策動新化和平起義,省工委新化總支委員會成立,周維渥任城南支隊組織委員。
7月初,新化準備成立縣委,增加錫礦山總支,並將原來的城關、城南兩支部合併為城區支部,周維渥任群運委員。以文教社為秘密據點,周維渥開展秘密工作,配合新民主主義學習班的舉辦,準備迎解。
8月10日,伍光宗宣佈新化和平起義,中國人民解放軍147師進城;12日,由伍光宗及147師政治部主任傅東華主持,在國民黨新化縣黨部禮堂召開各界人士座談會,周維渥及學習班的部分人員參加,後敵機轟炸新化,會議暫停。事後,因另有任務,學習班解散。
8月19日,進駐新化轉赴邵陽的解放軍147師,折回向安化撤退,中共新化地下黨的主要人員及起義的新化縣政府人員,隨軍向安化轉移,周維渥暫留三區。
8月29日,文誠生率同晏石成、謝驥良等人與周維渥等在錫礦山鎮公所共進午餐,傳達總支決定:周維渥等回三區大智鄉隱蔽工作,摸清龍溪鋪至漣溪一帶敵軍情況,監視地方反動武裝的動向,宣傳黨的政策,安定民心。
接受任務後,周維渥等當天下午便回到大智鄉,開展工作。適時,白軍進城,偽湖南省省長黃傑於24日親到新化做反動部署,警察總隊、自衛大隊於25日叛變,新化縣城白色恐怖較第一次解放前更為厲害。幸喜警察四中隊計120多人槍未與合作,由張繼鋒隊長率領回到三區筱溪。
周維渥等回到三溪時,尹立言匪部有一小股散佈在遵路鄉境內,沿資江各地騷擾,與大智鄉僅一水之隔。為此,周維渥請肖若藩策動張繼鋒的警察四中隊配合打游擊,伺機消滅遵路鄉一帶的尹匪,但因遭正準備去任偽縣長的唐吉俊反對,未果。
此後幾天,敵軍第十師張蘊斌部在大智公所,盤問共產黨的活動情況,周維渥等被迫離開三溪橋,於金竹山的茅草叢林中伏匿了二晝夜。後在陳遠盤介紹下,在大成鄉中心學校教書,以便隨時去安化向組織請示彙報。
在此過程中,周維渥等獲悉張繼鋒因擔憂拒絕唐吉俊調警察四中隊回縣城的命令而被處分,故打算率部去湘西當土匪的打算,便請蘇鵬從中撮合,反覆規勸,說服了張繼鋒沒有亂竄。這支120多人的隊伍,於新化第二次解放時,透過劉泉清,順利地交給了中國人民解放軍147師。
10月5日,周維渥等到三溪橋;6日,新化第二次解放;7日,解放軍147師由劉泉清、謝驥良作隨軍嚮導,到達三溪橋,師部駐三溪橋附近的龍蛟凼謝氏宗祠,當晚順利收繳了警察四中隊的120多支步槍;9日,周維渥返回縣城,向李孝先彙報後,仍住文教社候命;24日,中共新化縣委安排周維渥等三個本地幹部隨同寧自修、趙傑為領導的南下幹部到三區建立人民政權,任工作組組長。
1950年上半年,周維渥任新化縣建設科科長,此後,歷任土坪金礦、大洋江煤礦礦長,新化企業公司副經理等職;1954年,技術歸隊,周維渥擅長果木、園藝,被調任邵陽專區范家山園藝場場長等職。因成績卓著,1956年,派往武岡開闢邵專第二園藝場,任場長。
1958年,在肅反擴大的影響下,周維渥因受誣控,以兩次入黨、叛黨錯誤判刑開除,幸縣委書記丁錫祥、廖學海、劉敬業等深知其冤,又器重其技術之精,以技工留用,先後在新化南源園藝場、吉慶茶場,傳播果木、園藝、苗圃等技術共二十二年。在此期間,周維渥不計個人冤屈,不顧旁人白眼,勤勤懇懇,謹守崗位,不但毫無保留地傳播了技術,而且提了一些革新建議,為園藝事業作出了一定的貢獻。因此,雖受造反派的衝擊,卻得到該場絕大數工人的同情、保護、敬佩,順利過關。當時人人稱其:“周老師傅”。
1980年,周維渥的冤案終於得到平反昭雪,退休後回金竹山老家居住,為家鄉貢獻技術、指導地方栽種桔樹。1985年,再落實政策,改退休為離休。1984年,被選為冷江市政協委員。
1992年,周維渥因患直腸癌仙逝。至此,其為中國共產黨和人民大眾奉獻的一生也被畫上了圓滿的句號,留書:一子周石人,系退休教師,共產黨員。
來源:紅網新邵站
作者:新邵縣融媒體中心
編輯:劉豔
網編:肖鐸楚
本文為新邵站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宣告。
本文連結:https://xinshao.rednet.cn/content/2021/08/04/9742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