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又是一年重陽至,秋光中的菊花分外燦爛。敬老是重陽節的核心精神,淵源於對家庭的高度重視與深厚的祖先崇拜傳統,中國人將敬老視為人的一項根本美德,從國家層面上看,歷代都將敬老視為治國理政的一個重要方面,推行了一些敬老的措施,期望使老者在物質上充足、在精神上安樂。
鳩杖是賜予老者的榮譽
上世紀五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在甘肅武威磨嘴子漢墓發現了一件木鳩杖,現藏甘肅博物館。這件木鳩杖高196.5釐米,杖杆細長,杖頂是一隻彩繪的鳩。我們在其他博物館中,也能見到漢代的鳩杖首,有的鳩口中還含著食粒,這件木鳩杖歷經千年時光完好儲存到了今天,殊為難得。
漢代的鳩杖不是一般的手杖,而是朝廷頒發給年高德劭者的一種榮譽,它是身份的象徵。老者手持高達兩米的鳩杖出現在公共場合,能令眾人都注意到,老者近前,當以禮節問候老者,當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
那麼為何以鳩作為手杖的裝飾,而不用其他動物呢?東漢應劭編寫的一部社會風俗史著作《風俗通義》中有一個相當傳奇的故事:劉邦與項羽在滎陽一帶大戰,項羽攻勢兇猛,劉邦節節敗退,躲到了草叢中,前來追趕的人逼近劉邦時,忽然聽到鳩鳴聲聲,追趕的人大概認為有人在一定會把鳥驚走,這說明前面肯定沒有人了,於是掉頭就走,劉邦因此逃過一劫。劉邦取得楚漢之爭的勝利後,認為鳩乃非同尋常的鳥,遂命人制作鳩杖,賜給老者。
其實,鳩自有一層深厚的文化內涵,《周禮·夏官》中記錄了一個叫“羅氏”的官職,它職司網羅鳥雀,每年春季的第二個月,也就是“中春”,羅氏要“羅春鳥,獻鳩以養國老”,可見“獻鳩養老”是一項傳統。鳩在古人心目中又被認為是吃東西不會噎著的動物,因此賜予老者鳩杖,也包含著希望老者進食順暢的祝願。
在武威磨嘴子漢墓中還出土了一批與鳩杖有關的漢簡。鳩杖又被稱為王杖,朝廷一度只賜給年齡在八十以上的老者鳩杖,但那時人的壽命比今天短多了,所以後來調整到年齡七十以上的老者就可獲賜鳩杖,這樣更能表達朝廷尊老之意。
獲賜鳩杖意味著同時獲得了一系列的禮遇和優待,如可以自由出入官府,見到地方長官無需疾步而行;如可以行走在馳道的中間,這個位置若無朝廷特批,普通人是不能行走的;如終身免除賦役,在市場上做買賣也可以享有免稅的權利。獲賜鳩杖的老者甚至享有相當程度的司法免責權,而辱罵、毆打獲賜鳩杖的老者則要以大逆不道論罪。
向老者賜鳩杖的傳統,直到清代還能見到,這點我們在後文會談及。漢代鳩杖是否發給所有年齡七十以上的老者,學者們存在不同意見,有的學者認為只是選擇性地頒發給其中的一部分人,即“三老”,那麼漢代的“三老”又是誰呢?
漢朝設三老調解民間糾紛
在儒家的治國理念中,刑罰雖然是規範社會秩序所必不可少的,但刑罰是在事情發生之後的處理措施,儒家推崇“無訟”的治理狀態,認為教化在刑罰之先,教化禁在事情發生之前,教化有方可使人感知與擴大天然的仁愛之心。
在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無不重視教化之功,倡導“以孝治天下”。孝乃子女對父母天然的感情,它是從血液中流淌而出的。考察“孝”字的來源,甲骨文中就有“孝”字,形象如一個小孩牽著老人的手行走,扶助老者即是孝。老者雖然在身體上不如年輕人,但在經驗、智慧上比年輕人更豐富,尤其是在知識與技術更新緩慢的時代,老者的經驗與智慧是一筆珍貴的財富。
漢代,國家設定了“三老”以推行教化,襄助地方官處理一些政務。劉邦在公元前205年曾釋出詔書建立三老制,這時劉邦還未戰勝項羽,天下尚未安定,他下令在每鄉選擇年齡在五十歲以上,有德行、有領導力的老者一人擔任鄉三老,再從鄉三老中選一人為縣三老,縣三老可以與縣衙中的縣令等官員商議政事。縣三老之上還有郡三老、國三老。三老享有免除徭役的權利,有時朝廷還賜以酒肉。五十歲在今天看來當然算不上老者,但漢代卻可以稱為老者。
需要說明的是,三老很容易被誤解為是三位老者,其實三老的“三”寓意老者通曉天、地、人之事。漢代地方社會上次於三老的還有五更,五更也從年高德劭者中選取,它也不是五位老者,而是通曉五行變化之事的老者。朝廷立三老五更,“天子以父兄養之,示天下之孝悌也”。
《漢書》中記載了一個故事,西漢名臣韓延壽在任左馮翊(漢代設左馮翊、京兆尹、右扶風三職管理京畿地區)時,巡行到治下的高陵縣,縣裡正有一對兄弟因為爭田產而對簿公堂,韓延壽深以為憾,認為自己沒有起到表率作用,使治下發生了這樣有傷教化的事。他回到驛舍中,誰也不見,面壁思過。高陵縣令、三老等人也深以為憾,覺得自己的工作沒有做好,於是將自己綁起來,來到驛舍前,聽候韓延壽處分。兩兄弟接連受到宗族中人的譴責,他們也十分懊悔,願意和解。韓延壽聽聞後,開啟驛舍大門,高興地邀請兩兄弟等人一同進餐。這則故事說明,三老的一項重要職責,是以老者的地位與智慧化解糾紛,避免將糾紛擴大為訴訟,如果不能化解糾紛,三老也要受到一定的懲罰。
清朝舉行千叟宴款待老者
儘管制度化的縣鄉三老在漢代以後就不存在了,但任用老者以興教化的傳統一直延續到明清時代。
明朝初期,鑑於元朝大變傳統禮俗,朝廷開啟了一場遍及城鄉的禮俗改革,意圖匡正舊弊、淳化人心。1398年,朱元璋正式頒發《教民榜文》,這是明初禮俗改革的一份重要文獻,而老者在此改革中的作用十分關鍵。
《教民榜文》規定在基層組織“裡”(理想狀態以110戶為一里)中以推舉的方式選出一批年齡在五十以上、品行正直且受人尊敬的老者,數量或三位或五位或十位,由官府將老者姓名登記在冊。這些選出的老者被賦予處理部分民間訴訟的重任,《教民榜文》明確禁止百姓越級訴訟,一些如口角鬥毆、爭奪田產等基層社會出現頻率較高的糾紛,必須先經過老者的調解,如果處理未果,才得赴官訴訟,未經老者調解直接赴官,原告要被懲罰,而且仍要回到老者調解的環節上。
那麼,老者處理這些糾紛的地方在哪裡呢?由於老者並不是官員,肯定不能在官府公堂上處理糾紛。在朱元璋的強力推動下,明初在城鄉廣建“申明亭”,幾乎每鄉每裡都設,一些還儲存到了今天。申明亭是老者公開處理糾紛的地方,誰想來旁聽都可以。申明亭還是張掛榜文的地方,百姓可在此瞭解朝廷的政令。申明亭還具有懲戒的功能,鄉里中不孝不義、逞兇鬥惡之徒的名字將寫在申明亭內,使其知恥改過。有懲戒自然也有褒揚,明初在申明亭旁一般還會建一座更高大的旌善亭,將有善舉可為他人模範者的名字寫在亭內。
《教民榜文》還要求各里加強對教化的宣傳,為此各里要選一位“木鐸老人”。木鐸很像鈴鐺,鈴鐺內有木舌的是木鐸,銅舌的為金鐸,古人有云“文事奮木鐸,武事奮金鐸”。木鐸老人走街串巷,一邊搖動木鐸發出聲響吸引大家的注意,一邊高聲誦讀聖諭:“孝順父母,尊敬長上,和睦鄉里,教訓子孫,各安生理,毋作非為。”木鐸老人的家境一般比較貧寒,需要鄉里人的接濟,有的木鐸老人是盲人,要小孩牽著走街串巷。
明清時代在敬老措施上,延續傳統的做法,又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創舉,其中清朝舉行的千叟宴成為歷史上的佳話。清朝是中國人口史上的一個關鍵時代,康熙帝在1712年宣佈“盛世滋丁,永不加賦”,人口數量急劇增長,而人均壽命也有所延長。在康熙和乾隆這兩位長壽皇帝在位時,共舉辦了四次千叟宴,康熙帝兩次,乾隆帝兩次。
1785年是乾隆帝即位五十週年,在文治武功上,他這時已有不俗的成績。這年正月初六,乾隆帝邀請三千多位六十歲以上的老者到紫禁城內的乾清宮參加宴會。紫禁城分前朝和後寢,前朝是皇帝處理政事的地方,後寢是皇帝的家,乾清宮已在後寢的範圍內,皇帝將老者邀請到自己的家中吃一頓飯,這在古代是一項莫大的榮幸。宴會上,除了以珍饈美食供奉老者,也有賦詩的文化活動。皇帝還向老者贈送了如壽杖、如意等禮物,值得一提的是,朝廷為此次千叟宴特別製作了“御賜養老”的銀牌頒發給老者。舉辦千叟宴,既為宣揚國家的太平與繁榮,也延續了敬老尊賢的歷史傳統。
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古代社會,“老吾老”是一個人的分內事,“及人之老”多數時候是一個高遠的理想,雖有一些值得重視的嘗試,卻難以持久。今天,有賴於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才能落到實處,讓老者的笑容如菊一樣燦爛。
作者:
陳彧之
【編輯:劉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