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2月4日,賽金花因病在北京去世。賽金花本叫趙靈飛,又叫趙彩雲。賽金花這個名字,是她後來開妓院時改的。
作為晚清的名妓,她曾結交國內外的商儒顯貴,一時風光無兩,卻三次嫁人、三度為妓。
小說家張恨水曾寫過她,詩人劉半農還親自採訪她,寫了《賽金花本事》。
她之所以時常被人們提起,主要因為,相傳在八國聯軍侵華時,她曾和聯軍主帥瓦德西關係親密。在床第間,她向瓦德西求情,勸他不要濫殺,因而救了北京城。這個事傳得很廣,連後來的魯迅都諷刺,妓女被人封為“九天護國娘娘”。
賽金花
實際上,歷史上的賽金花並沒有那麼大能量。那麼,真實的賽金花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首先,她是四處出訪的公使夫人。
賽金花從小被賣到了蘇州,在花船上為妓。
光緒十三年(1887),前科狀元洪鈞遇到了15歲的賽金花,納她為妾。沒多久,朝廷下旨讓洪鈞當駐俄羅斯、德意志、奧匈帝國和荷蘭的四國公使。
按當時的外交慣例,公使應攜夫人出使。洪鈞不想領著正房夫人,就誇張說外國人見面要連親帶抱,嚇得夫人不肯去。於是就讓賽金花陪著出訪,還把朝廷賜予夫人的誥命服借給她。
賽金花以夫人的身份,和丈夫出了國。他們在柏林住了幾年,學了些德語。根據劉半農的採訪,賽金花說:“那時我是個花枝兒青春美貌少婦……歐洲人對我的服裝和儀態是向來讚不絕口的。”
《孽海花》的作者曾樸,當內閣中書時,見過賽金花。和本人吹噓的不同,曾樸說她也就長得端正而已,不是啥美女,但有超凡的應酬能力。一桌有十個人吃飯,賽金花能全照顧到。出身風塵,應酬是必備本領。這點,在賽金花進行外交活動時,正好成了加分項。
後來,賽金花又去了聖彼得堡、日內瓦、倫敦。她和丈夫,受到了德皇威廉二世和皇后的接見,還見了宰相俾斯麥。
當時,能去歐洲多麼難得!可惜,賽金花在晚年只記得德國女僕好用,對先進事物沒啥記憶。由此不難看出晚清的近代化,還得靠有識之士的自身覺醒,外來刺激只是引子。
賽金花和洪鈞的合照
其次,她還是親近德國人的“大清義女”。
公使夫人這個身份,在光緒十九年(1893),因洪鈞病逝,和賽金花無關了。她離開了夫家,輾轉京津滬,開妓院謀生。
庚子年間(1900),八國聯軍打入北京城,賽金花正在西單石頭衚衕營業。每當德軍侵擾衚衕的其他妓院時,賽金花都求他,幫著維護照顧,鄰居們對此很感激。
慢慢地,賽金花和德國軍官熟了,但都是少尉、中尉級別。她幫德國人找過糧草,還賣土豆給他們。至於她和瓦德西的事,無論是史料,還是瓦德西日記,都證明是不可能的。
賽金花受訪時,一開始說不認識瓦德西。後來,落魄的她想用採訪換點好處,就改口並不斷加料,說聯軍要抓慈禧太后,把她剁成肉醬,多虧了她求情。很明顯,這太荒謬了!
民國初年,夏衍的話劇《賽金花》,突顯了她在庚子議和中的功勞。還有很多文章,也在不斷加固賽金花的護國形象。
其實,在這背後,還有局勢的原因。當時是三四十年代,日本人步步緊逼,正和庚子國難相似。人們情願樹立賽金花救國的形象,呼喚抗日救亡的熱情。
劉曉慶扮演的賽金花
最後,她又是三度為妓的“替補金剛”。
賽金花的命很苦,可這命主要是她自己的選擇。洪鈞去世後,她在護送靈柩回蘇州的途中,跑去上海。在二馬路,賽金花重操舊業,買了兩個姑娘,開了個書寓(高階妓院)。
光緒二十四年(1898),賽金花搬到天津,輾轉京津兩地,繼續開書寓。
賽金花對自己的職業水準很自信,曾說:“陪客時,要有‘十八句談風’,處處都有規矩”。《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的作者吳趼人,曾給海上名妓做了個排名,列出“四大金剛”。後來,把其中一位名妓開除出去,把賽金花納入了“金剛”行列,可見她的人氣。
在舊時上海,高階妓院被稱為書寓
晚清時,書寓很高階,是上層人物流連之地。咸豐以前,嚴禁官員狹妓。到了晚清,國勢衰敗,權貴們就毫不避諱了。京津成了官員們的風流場,色情業和色情文化氾濫。這是大眾內心的頹廢,也是清朝腐爛的表現。
光緒二十九年(1903),賽金花逼死了妓院的姑娘,被抓進大牢。出獄後,生意徹底垮了。宣統三年(1911),她嫁給了滬寧鐵路段稽查曹瑞忠為妾。可沒想到,第二年丈夫就死了,賽金花再度為妓。
她晚年和女僕顧媽為伴,窮得連柴火都不多燒,裹著破棉絮,直喊冷。
賽金花
賽金花雖出身風塵,卻擁有同時期的女性沒有的機會。她見過世面,也很機敏,卻沒有為自己的命運抗爭過,脫不了汙膩。這樣的人生值得人反思,也印證了個人在選擇道路時存在路徑依賴。人們為了時勢的需要,迎合民間的審美傾向,將她的形象不斷美化,同時也印證了歷史人物傳播中的“層累說”。
歷代評價:
你做過一些義舉,於社會有功,上蒼總會有眼的。
——林語堂《京華煙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