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說完了趙、魏、齊三國初期的發家史,我們再將視線轉移到韓國。
韓國,在前文插說聶政時,我們稍微提到了一筆。這裡,我們詳細來講一下韓滅鄭之戰。
鄭國位於中原腹地,以發達的經濟,健全的法制,民主的政治,昌隆的禮樂聞名於世。公元前806年,即本書開篇四百年前,鄭國的始祖姬友被封為諸侯,鄭國正式建立。公元前774年,鄭國第二代國君鄭桓公將都城遷至鄭(今河南新鄭),從此,鄭國的版圖便固定在今鄭州一帶。
鄭國第四位君主鄭莊公時,鄭國強大起來,號稱“春秋小霸”,曾一度打退周平王的討伐,並用弓箭射中周平王的肩膀。此時的鄭國向南侵略許國,向東威懾宋、衛、魯等國,並幫助齊國趕走入侵的北狄,一時風頭無兩。
鄭莊公去世後,鄭國因繼位人選擇不當,很快陷入內亂之中。而在外部,北面的晉國,東面的齊國,南面的楚國相繼強大起來,鄭國夾在諸大國中間,生存空間狹小,無力向外經營。雖然在公元前6世紀鄭襄公在位時,出現了子產一類的大政治家,但仍然只能是勉強維持鄭國的國勢,不能有所開拓。
鄭國到了第二十三任君主鄭哀公在位時,韓、趙、魏三家已經消滅了智氏,從事實上瓜分了晉國。這時的鄭國,主要的敵人,便是新興的韓國。
但天不遂人願,正當韓國虎視眈眈時,鄭國又爆發內亂。鄭哀公被國人所殺,鄭幽公繼位。很快,韓國趁機進攻鄭國,殺掉幽公,於是國人又立幽公的弟弟公子駘為君,為鄭繻公。
鄭繻公期間,韓、鄭兩家互有攻伐,且鄭國還一度佔了上風。
公元前408年,也就是韓國正式被任命為諸侯的五年前,韓國的開國君主韓景侯伐鄭,攻佔鄭國的雍丘(今河南杞縣);第二年,鄭國反攻,於負黍打敗韓軍;七年後,公元前400年,鄭國又圍攻韓國陽翟。
正當鄭國與韓國的戰事膠著時,鄭國又發生內亂,公元前398年,鄭繻公殺死了鄭國的國相子陽。一年後,則發生了聶政殺俠累的事件。
又一年後,公元前396年,鄭子陽的親信為子陽報仇,殺死了鄭繻公。
兩年後,公元前394年,鄭負黍一地叛反,併入了韓國。
至此,鄭國的國運已經到了苟延殘喘的地步。對於鄭國來說,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北方的強國魏國。在韓鄭大戰中,兩國的鄰國魏國參與進來,魏國傾向鄭國,以致韓國始終不能放開手腳進攻鄭國。
公元前375年,魏武侯十二年,魏國向南與楚國開戰,兩國大戰於榆關。韓國趁機進攻鄭國,最終滅掉鄭國。此時韓國的國君為韓哀侯,哀侯,是景侯的重孫,哀侯的祖父烈侯,是景侯之子。
韓國滅掉鄭國後,索性將都城遷到新鄭,也正是因為此舉,使得本來不怎麼強大的韓國可以躋身於戰國七雄之一。
四年後,公元前371年,韓國爆發內亂,韓哀侯的寵臣嚴遂憎恨韓國國相韓廆,於是便在朝堂之上讓人刺殺韓廆。韓廆驚慌失措,跑到哀侯身邊求救,哀侯情急之下,一把抱住了韓廆,想要保護他,沒想到刺客仍然下手刺殺了韓廆,順帶手也刺中了哀公。這樣,哀公便算是被嚴遂刺殺身亡。
不過這裡有個疑點,那就是刺殺哀侯的主角嚴遂,往往被後世人和前文《軍神吳起》裡的嚴仲子混同。其實這兩個人應該不是一個人。一來,聶政刺殺俠累是公元前397年,韓烈侯在位時;而嚴遂刺殺哀侯是在公元前371年,哀侯在位時,從時間間隔上,整整差了26年,這在那個年代,幾乎兩代人的差距,而烈侯也正是哀侯的祖父。二者,聶政刺殺韓傀的地點,史料中記載的很明白,“俠累方坐府上”,也就是他自己的相府;而嚴遂則是在朝堂之上刺殺的韓廆。府和朝,在當時是絕不會被混同的,儘管嚴仲子和嚴遂的名字相似,韓傀和韓廆的讀音都一樣,但從記載的前後來看,這兩次事件應該不是一個事件。
很可能是,嚴遂和韓廆分別是嚴仲子和韓傀的後人,兩家世仇,以至於三十年來還是爭鬥不休,這個可能性筆者覺得還是比較大的。
同一年,魏武侯去世。魏武侯犯了一個以前人犯過無數次,以後的人也會接著無怨無悔再犯下去的錯誤——不立太子。因此,武侯的兩個兒子罃和公中緩爭奪太子之位,於是魏國內亂。
兩年後,公元前369年,魏國的大夫王錯流亡韓國,向韓國國君懿侯建議討伐魏國。於是韓懿侯與當時趙國的國君趙成侯一起,合兵進攻魏國,並在濁澤這個地方大敗魏軍。濁澤——這個名字大家應該不陌生。
在濁澤大敗魏軍後,韓、趙兩家包圍了魏國的國都安邑。這時,韓、趙兩家對下一步的行動產生了分歧:趙成侯主張殺掉公子罃,立公中緩為魏君,然後以此為條件,逼迫魏國割地給二國;韓懿侯則持反對意見,他認為,殺掉罃,求得土地,這時殘暴貪婪的表現,應該肢解魏國,使魏國成為不強於宋、衛的小國,這樣就可以長久的免除魏國的威脅。趙成侯不同意韓懿侯的建議。韓懿侯於是帶兵脫離了戰場,私自結束了戰爭。趙成侯見韓懿侯退兵,也帶軍離開安邑,於是魏國免除了滅頂之災。這一年,離魏文侯去世僅僅十八年,離吳起在楚國被殺十二年。想來這兩位人傑的英靈不遠,看到這一幕,不知是何感想。
韓、趙退兵後,公子罃殺掉公中緩,成為魏國國君,他就是魏惠王。不過相對於魏惠王這個稱呼,他的另一個稱呼更為人所知,那就是——梁惠王。
魏國暫時安全了,韓國也實現了他滅鄭破魏的夙願。這時,三晉的西面,那個一直東望的雙眸,正虎視眈眈地注視著這一切。
公元前364年,秦惠公之子,秦獻公在石門大破韓、趙、魏三國聯軍,斬首六萬,因此天下震動,周天子命人向秦國賜予黼黻之服。
公元前362年,秦、魏再戰於少梁,魏軍戰敗,秦軍俘獲公叔座。這個公叔座,大家也一定不陌生,他的精彩表演對戰國局勢可以說是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同年,秦獻公去世,孝公繼位,年二十一歲。此刻,歷史或許不知道,秦國統一天下的戰車馬達已經就要發動。下一回,我們接著來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