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開始,中國中小學生是幸福的,國家密集出臺的政策和措施,打擊了極度內卷的K12培訓機構。
這些舉措不僅讓孩子減負,更讓數千萬中國家庭的教育支出減負。雖讓大部分家長拍手稱快,但也讓部分家長更加憂心忡忡。
學生雖減負,應試教育的本質沒變
中國的應試教育,從古代的科舉制度,到現代的中、高考,其本質上就是讓學生分層,形成學習成績的高、中、低差距,便於選拔人才和區分腦力、體力勞動者。也就是所謂的“學而優則仕”。
而造成學生學習分層有四大基本因素,1、智商差距2、家庭因素(父母遺傳、家庭氛圍、經濟、地位等)3、教育培訓4、後天學習習慣和努力。
如今中小學生4大原因中的教育培訓被抹去了,智商差距是先天的,剩下的就只有家庭因素和後天學習能力的影響。
打擊教育培訓,讓家長反而更拼?
雙減政策讓教育培訓機構大量倒閉,這也就是部分家長憂心的原因之一。
尤其是沒有時間輔導孩子的職場父母。原本可以花錢用專業的教育機構輔導孩子;現在他們要在事業和教育孩子之間做出平衡,既要努力地工作賺錢,勞累一天之後又要拖著疲憊、用巨大的耐心輔導孩子學習。
而有些看透應試教育本質的家長更是不惜辭職,重新拾起中小學課本和輔導書籍,親自輔導孩子的學科專業課。
因為他們算清楚一筆賬,自己上班賺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為了孩子的未來,如今雙減政策的出臺,孩子們普遍鬆一口氣的情況下,家長的教育培訓和輔導更是能帶來學生成績分層的顯著效果。
歸根結底,在中、高考面前,在一切以分數、錄取率為前提的大學教育名額分配面前,完全杜絕孩子的教育輔導是絕對不可能的。
雙減政策下,學生分層將更加固化?
在社會發展到一個成熟階段後,社會中的家庭經濟和社會地位出現分層。而家庭的分層必然會導致學生的分層。
中國學生家庭的競爭,主要集中在中國收入人群金字塔的中下層——也就是80%的中、低收入家庭。20%的高收入家庭學生,與普通家庭學生根本不在一個賽道。
在有教育培訓機構的情況下,由於被培訓的孩子基數大,城市中普通家庭教育成本反而可以降低。城市低收入家庭咬咬牙,尚可以與中產家庭的孩子享受同等的培訓機會。
如今教育機構學科教育被嚴重限制,而學生家庭想要獲得專業的教育輔導,將要付出更多的金錢。於是,城市低收入家庭完全失去了與中產家庭在專業教育輔導上的競爭資格。
因為在中國,灰色地帶一直都是賺錢的最高地,而如今教育培訓的灰色地帶,無論是一對一的私密培訓,還是大學生的私人違規家教等等。如果不能徹查,必將迎來培訓費用的高漲,這高漲的教育費用也必定是低收入家庭所無法承受的。
於是,原本是中國農村教育與城市教育差距的固化,如今可能將變成農村家庭、城市低收入家庭學生與中、高收入家庭教育分層的徹底固化。
結語
原本雙減政策是要徹底給中國孩子、家庭減負,但如果對各種灰色形式的學科教育培訓的打擊力度不夠,必將讓中國家庭的教育和階層、固化更加劇烈。
而要從根本上解決中國學生家庭負擔問題,很可能不是從改變應試製度或者教育培訓入手,而是改變中國的財富分配製度,提高體力勞動者和普通職員的收入,讓普通人在社會中不再時刻因為金錢焦慮。
讓整個社會的財富不再集中地流向某些人。讓80%沒有高學歷的國人,透過努力工作依舊可以過上體面的生活,這是徹底解決教育培訓內卷化的根本所在,也是讓中國每個普通家庭、普通人重獲幸福感的根本所在。
作者:傲徠峰利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