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帝國位於歐洲東部,領土囊括亞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歷經上千年,共12個朝代,93位皇帝,這個傳奇般的國度是怎樣誕生的呢?
關於拜占庭帝國的起源,可以說它如同黎明之前的奏鳴,在摸爬滾打中死裡逃生,抓住旭日陽光,奮發向上,從而建立了悠悠千年的帝國。
3世紀後期,羅馬皇帝戴克裡先為了更好地執掌龐大的羅馬帝國,開始採用四頭制的管理措施,將整個帝國分為兩大部分,在義大利和希臘分別設定一個皇帝(奧古斯都)和輔佐皇帝(凱撒),這種分裂遺志持續到了4世紀。
公元395年,羅馬帝國一分為二,對此大家肯定帶有疑惑,為何羅馬帝國滅亡,而東羅馬帝國卻能倖免於難你,甚至傲然於世了上千年時間。
其實在4-5世紀期間 ,拜占庭帝國也遭受了西羅馬帝國所面臨的各種危機,奴隸起義,蠻族入侵,不斷考驗著東羅馬帝國的統治。之所以沒有走與西羅馬帝國同樣的道路,這與它的社會經濟發展密切相關。隸農是東羅馬帝國的主要農業生產者,當時東方還存有奴隸市場,便於奴隸主買到較為廉價的奴隸,促進農業生產。加之,東羅馬帝國的許多農民擁有自由身份,可以經營屬於自己的小農經濟,而不是以奴隸制的大田莊佔龍頭地位;西羅馬帝國不僅奴隸制在農業經濟中占主導地位,加上奴隸的逃亡和反抗,無形中大大增加了奴隸的成本,自然會阻礙其農業生產。
所以相對西羅馬帝國而言,東部的封建制度更加完善,走向封建制度的道路更加平坦。到公元476年,飽經摺磨的西羅馬帝國在遭受匈奴和日耳曼部落的反覆侵擾後,終於撕下了強大的偽裝,嚥下了最後一口氣,從此,東羅馬帝國成為唯一的羅馬人帝國,而且居住在該帝國的人們一直視自己為純正羅馬血統。
從公元330-1453年的一千多年裡,東羅馬帝國並沒有正式使用“拜占庭帝國”這個名字,其臣民也不願承認自己是“拜占庭人”,他們心目中認可的首都是“新羅馬”,而非“拜占庭”。拜占庭這個名字起源於古希臘的一座移民城市,地理位置極佳,連線黑海到愛琴海之間的戰略水道博思普魯斯海峽,在海陸商業方面佔領有利地位。
一直到17世紀,西門歷史學家對這個帝國的正式稱呼都是“東羅馬帝國”。公元1557年,德意志一名歷史學家為了區分羅馬時代以前的古希臘文獻和中世紀東羅馬帝國的希臘文獻,首次引入了“拜占庭帝國”的稱呼,後經過孟德斯鳩等人的使用而逐漸被西歐歷史學家廣為使用。所以拜占庭帝國名字的使用,實際上是為了區分古代羅馬帝國而被人為命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