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唐太宗玄武門之變,殺了自己的哥哥和弟弟,成功上位,並迎立自己的父親為太上皇。隨後便勵精圖治,開創了為後人所津津樂道的貞觀之治。
然而,李世民開了一個無比壞的頭,這件事的影響可以說超過了唐朝一代。大唐王室中的狼性的一面,也由此開始了,並且一直迴圈往復。
首先,我們要從李建成說起。
李建成作為繼承人,符合嫡長子繼承製的法統的,是天然的第一繼承人。我們為什麼一直推崇嫡長子繼承製?是因為只要遵循嫡長子繼承製,除非發生了重大變故(嫡長子死亡、皇帝絕嗣等問題),否則大機率都會平穩地將皇位傳下去。而且大臣們也可以直接站隊太子,壯大太子的勢力,這樣也就能夠有效避免皇室的內鬥和王爺篡位等問題。雖然李建成作為一個太子總體合格,並且幹得並不差。但是問題是,李世民太優秀了,他的功勞幾乎完全等同於打天下了,而且李世民也有自己的幕僚和勢力,李世民難免會有一點不甘心,換誰都有一點小心思,畢竟皇位的誘惑太大了。這也增加了太子和李世民之間的猜忌。於是由於種種原因,李世民才發動了玄武門之變。
為什麼說李世民開了一個無比壞的頭呢?因為他用自己的身體力行告訴別人,大唐沒有什麼嫡長子繼承製,只要你實力強、拳頭大。你就能當皇帝,老爹也能被你迎立成太上皇。破壞規則的後果是很嚴重的,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的祖先重視倫理、重視嫡長子繼承製度,因為如果破壞了禮制和倫理,那麼會造成及其可怕的後果。我們無法指出玄武門之變與後面大唐皇室的內部爭鬥有什麼必然的聯絡,但是至少,它開了一個無比壞的頭,也破壞了規則。
先從太宗本朝來講,雖然李承乾是太子,然而李泰、李恪的勢力卻也很大,甚至看到李泰同樣受寵認為他有了奪嫡的念頭,李承乾感受到了威脅。於是李承乾便試圖暗殺李泰,結果失敗了。於是便與漢王李元昌、城陽公主的駙馬都尉杜荷、侯君集等人勾結,打算先下手為強起兵逼宮,也搞一個“玄武門之變”結果事情敗露。李世民萬般無奈地將太子廢為庶人。
隨後便開始了一連串的事件。李治雖然以太子之名上位,然而李治死後,武則天甚至把自己的兒子廢掉,篡唐建周,因為她的實力強大,就更不把規則放在眼裡。也造就了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的女皇帝。李顯之後發動了“神龍政變”,成功上位,推翻了自己老媽的統治。然而李顯的兒子李重俊聯合羽林軍將領李多祚、李思衝、成王李千里等發動軍事政變,殺武三思及其黨羽。然而政變失敗,中宗殺太子重俊。史稱"景龍政變"。然而李顯的妹妹太平公主和他的老婆韋后干政,想向自己的榜樣武則天看齊,又毒死了李顯,這已經夠離譜了對吧?還沒完!李旦的兒子李隆基又聯合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發動了唐隆政變把韋后弄死了。然而之後這兩個人發生了矛盾爭奪權力,李旦只好為了避免鬥爭讓位於自己的兒子李隆基,李隆基上位後又把自己的姑姑給滅了,終於結束了這離譜的權力鬥爭。
然而隨後李隆基又“一日殺三子”,安史之亂爆發,李隆基又被自己的兒子迎立為太上皇。然後唐朝的政局就不斷陷入皇室成員之間的內鬥,各種勢力紛紛登場。黨派、宦官、藩鎮等勢力輪番登場,唐朝的政局一天比一天糜爛。一個好好的大唐就這樣活活地死在了內鬥之中。
這種兒子造父親的反,兒子造姑姑的反,家族成員互相不信任,兄弟殺兄弟,甚至父親反而殺兒子,大唐的皇室之間不可避免的陷入內部之間的爭鬥之中,毫無信任可言,互相猜忌,大臣互相站隊,黨派林立。間接導致了大唐糜爛的朝局。而這,不得不說,與規矩的破壞和惡性鬥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