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紮實推進黨史學習教育深入開展,朝陽區肢殘人協會在七一前夕錄製了《紅色家書》有聲讀物,深情講述李大釗、方誌敏、陳毅安等三十位革命烈士遺書、就義詩、家信等內容。
楊匏安生平
誦讀者:高玉玲
楊匏安家書
示難友
誦讀者:高玉玲
楊匏安的故事
“死可以,變節是不能的”
誦讀者:高玉玲
楊匏安(1896——1931)
字麟燾,最早在中國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革命者之一。1896年出生於廣東香山南屏鎮(今屬珠海市)一個茶商家庭,因父親早歿,在愛好詩詞書法、左右手都能寫一筆好字的母親督教下,三四歲便讀唐詩宋詞,後自稱“幼有詩癖”。
五四運動後,在廣州積極投入反帝愛國鬥爭。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廣東最早的中共黨員之一。1923年6月,根據中共三大的決定,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擔任中共在國民黨中的黨團書記,致力於國民革命統一戰線的建立。1925年6月,與鄧中夏、蘇兆徵、楊殷等人領導組織省港大罷工,支援上海五卅反帝愛國運動。7月1日被香港警探逮捕入獄,50天后因無罪證,被“驅逐出境”。1927年春,出席中共五大,當選為中央監察委員。同年參加八七會議,後被黨組織派到上海。並去香港、澳門、新加坡等地開展革命活動。1929年,回到上海,一度被捕,因未暴露身份,經黨組織營救出獄。1931年夏,因叛徒告密被捕。勸降失敗後,蔣介石下令將他殺害。臨刑前,他在囚車中口誦《示難友》,贈同獄難友。
《示難友》
慷慨登車去,
相期一節全。
殘生無可戀,
大敵正當前。
知止窮張儉,
遲行笑褚淵。
從茲分手別,
對視莫潸然。
他們的故事
“死可以,變節是不能的”
楊匏安生長在與澳門一水之隔的廣東香山,從小在這個中外通商和文化交匯的環境中接受教育。這裡養育了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也誕生了共產黨的早期革命家蘇兆徵、林偉民等人。從傳統文化中,楊匏安得到不受嗟來之食和岳飛、文天祥等人為代表的氣節教育,養成不貪圖榮華富貴的冰霜傲骨。同時,他又接觸到了形形色色的西方思潮,曾嘗試用傳統道德、改良主義和無政府主義做武器反抗邪惡勢力,卻無法改變社會的不平和黑暗。透過東渡日本和參加五四運動,楊匏安最終認定馬克思主義才是真理。楊匏安是在華南系統宣傳共產主義思想的第一人,此後十幾年間又以自己的可貴實踐為之奮鬥直至獻身。
大革命時期,楊匏安在國民黨內曾官至中央組織部代理部長,省港大罷工時還當過廣東政府財政部的代表,掌權或管理大量錢財時,均一塵不染。當時常有人上門送禮,他從不許家人接受。一次省港罷工委員會發放捐款後,留在楊家的袋子裡剩下一枚硬幣,只值一兩毛錢,孩子們撿到後拿著玩兒。楊匏安發現後馬上嚴肅地對孩子們說:“這是公家的錢,一分一文都不能要。”接著,他又讓孩子們馬上把這枚硬幣送回罷工委員會。
楊匏安受到黨組織不公正的處分後,以普通黨員身份在上海做地下工作。他全家有十口人,自己又患肺病,所領的有限生活費難以維持日用,七個兒女有兩個因病缺醫而早夭。此時,楊匏安白天在黨報秘密機關當編輯,晚上寫作譯書賺稿費補貼家用。他編譯成的20萬字的《西洋史要》,是國內第一部用唯物主義觀點寫成的西洋史著作。
那時出版革命書籍發行困難,稿費很低,楊匏安還要經常幫家人推磨做米餈,讓老母和孩子清晨上街叫賣。1930年他被捕後,周恩來冒險到家中探望,楊母很受感動,卻堅決不許兒子的這位友人再來。楊匏安因未暴露真實身份而獲釋回到家中時,有人說起:“我們做這些事,又窮又危險,小孩子沒有書讀,上街也提心吊膽的。”他卻堅定地回答:“再苦再危險,我們也要革命到底。”他的母親馬上也說全家都支援你。楊匏安的兒子幾十年後回憶說,那一天的情景仍歷歷在目。
1931年7月,《紅旗日報》工作人員胡章原被派去溫州工作,開船前五分鐘他藉口上廁所跳上岸。同行的同志發現時,船已開行無法報警讓特科紅隊採取措施。這個傢伙趕到南京告密後,陳立夫立即佈置大抓捕。此時,因顧順章叛變事件造成打入敵特機關的錢壯飛、李克農等被迫撤退,內線關係的喪失使叛徒的告密難以預防。楊匏安的住址也被胡章原供出,於7月25日清晨在家中被抓走。
楊匏安過去在國民黨內地位很高,蔣介石又知道他受過共產黨的處分,竭力實施勸降。據當年同牢房的難友回憶,楊匏安每天都被看守叫出去“會客”,來者又都是國民黨要人,還許以高官厚祿,他的回答只是:“死可以,變節是不能的。”此時他也惦念家中生活,從獄中傳出紙條叮囑:“玄兒不可頑皮”,“縫紉機雖窮不可賣去”。因為這個縫紉機是家中唯一的謀生工具。楊匏安還告誡家人,千萬不能接受國民黨要人送的錢物,如不能生活下去就立即南返。他見同獄的羅綺園意志動搖,又寫詩勸此人顧惜氣節。雖然羅綺園不聽勸而向敵投降,那首《示難友》卻成為名傳天下的革命烈士詩抄中的名篇。
勸降進行到最後,蔣介石親自把電話打到獄中要楊匏安接,他卻將話筒摔到牆上。楊匏安犧牲後,黨組織一直關心他的家屬,周恩來還親自安排孩子們的學習。楊匏安就義後的許多年間,周恩來經常帶著深情講述他的動人事蹟,並用他這種“為官清廉,家境貧寒”的品德來教育同志們。
(作者:徐焰,原載於《北京青年報》)
溫馨提示
編輯:宣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