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伯父董存瑞從小就是一個膽子很大、特別勇敢的人,他14歲參加抗日兒童團,還當了兒童團長,帶領兒童團員們參加抗日活動,為八路軍站崗放哨,送雞毛信。伯父16歲參軍,在部隊刻苦練習殺敵本領,兩年後當了班長,並加入中國共產黨。伯父在部隊表現非常優秀,先後榮立3次大功、4次小功,榮獲“毛澤東獎章”一枚、“勇敢獎章”三枚。
1948年5月,在攻打隆化城的戰鬥中,伯父任爆破組組長,帶領戰友接連炸燬4座炮樓、5座碉堡,順利完成了隆化中學外圍的爆破任務。但連隊發起衝鋒時,突然遭到敵人一隱蔽的橋型暗堡猛烈的火力封鎖,關鍵時刻,伯父挺身而出,用身體做支架,手託炸藥包,炸燬敵人的橋型暗堡,用生命為部隊開闢了前進道路,犧牲時年僅19歲。
伯父的性格堅韌倔強,純樸善良,就像他的父親——我的爺爺。我的爺爺是位厚道、勤勞的莊稼人,耕種著村南的幾畝山坡地,春天播種、秋天收割,放羊、砍柴、拾糞、修剪果樹等,做著一個地地道道農民應該做的一切。
除了自家農活,爺爺還在田間地頭搭建了簡易窩棚,無償為村裡看管果樹。當時家裡並不富裕,但當爺爺得知同村有人生活更困難,就會主動接濟他們。有一年,一個鄰居家的孩子得了重病,急需錢救治,該借的親戚都借遍了,知道我們家家境也不太好,到了我家也沒張開嘴。爺爺看出鄰居的來意,第二天就把家裡僅有的一隻小豬賣掉,把幾十元錢送到鄰居手裡。
圖為作者董繼英小時候與爺爺奶奶(董存瑞父母董全忠、孫珍)的合影。(前排左起:1.董繼英2.董全忠3.董繼華 4.孫珍5.董繼紅。後排左起:1.董存金2.董繼先) 作者 供圖
我的父親董存金當過民兵、村黨支部書記,孝敬老人,愛護子女。為了照顧老人,他曾放棄保送上清華大學的機會。為了養家,他不怕苦、不怕累,曾經販賣過牲畜、換過糧食、賣過豬肉、養過大車、開過煤廠,還在麵粉廠扛過麻袋。他辛辛苦苦養活一家8口人,把我們兄妹4人拉扯大,供養我們讀了中專、大學。
長輩一直教育我們,做人一定要善良厚道、自立自強。伯父是全家人的驕傲,更是我們的楷模。
姑姑的兒子艾冬是一名北京公安民警,多年紮根基層,先後榮立個人三等功3次、嘉獎8次,被評為2019年度首都公安“法制之星”。2020年疫情期間,北京市公安局12345分中心全天候安排人員值守,接收辦理電話派單,艾冬作為市公安局12345“接訴即辦”工作的負責人,衝在前、幹在先,帶領同志們加班加點,共辦理各類群眾訴求近萬件。
“接訴即辦”需要他,抗擊疫情的派單需要他……由於工作過度勞累,艾冬於2020年2月22日犧牲在抗疫一線,年僅45歲。他用生命傳承了英烈精神,詮釋了一名人民警察的崇高理想和信念。
在我兒時的記憶裡,伯父董存瑞的名字在家裡很少被提及,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有來自全國各地的人都慕名到董存瑞紀念館參觀,他們也會到家裡看望爺爺奶奶。後來,從別人口中、從課本里、從電影裡、從紀念館裡,我漸漸瞭解了伯父的英雄事蹟。在我上小學三年級時,父親給我們兄妹4人改了名字,哥哥改叫董繼先,我改叫董繼英,兩個妹妹分別叫繼紅和繼華,寓意繼承先烈遺志、繼承英雄遺志。
雖然從未與伯父謀面,但他勇於獻身的精神深深打動著我,是我不斷前進的動力。上世紀80年代,我畢業參加工作時,曾經有很多次去大城市發展的機會,但當時英語教師特別稀缺,我最後選擇留在了隆化,留在以伯父名字命名的學校——存瑞中學,做一名人民教師。
“一支粉筆染雙鬢,三尺講臺度春秋。”30多年過去了,在為學生傳授書本知識的同時,我也注重把存瑞精神傳承給他們,讓每一名存瑞中學的學子走出“存中”門、傳承英雄魂。
2020年4月,我主動請纓到學校扶貧幫扶村——隆化縣中關鎮大鋪村,成為駐村工作隊的一名成員。大鋪村生活條件艱苦,尤其到了冬天,天寒地凍。白天,在屋裡穿著羽絨服、大棉鞋也不覺得暖和,晚上睡覺凍得頭疼。條件雖然艱苦,但意義非凡,我為自己是扶貧戰線上的一員而驕傲。鄉親們如期脫貧,生活過得越來越好,我覺得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伯父用手撐起炸藥包的同時,撐起的是對勝利的渴望,他就像一座精神燈塔,永遠為我們指引方向。
(作者:董繼英,工作單位:隆化存瑞中學)
關注河北新聞網,瞭解河北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