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但古代國與國之間交易用黃金白銀,現在國與國之間交易的基礎,還是黃金。要講述國與國之間的交易,要從交易的誕生開始講。
交易的誕生,是遠古時間古人類發展過程中自然產生的。也就是古人類剛剛離開樹木和叢林,走向地面生活的石器時代。
一個人打了獵,但是肉太多吃不完,另一個人摘了水果也吃不完,兩個人之間就產生了交易的基礎---以物易物。
隨著人類的發展,部族的壯大,一個部落可能由幾十人、甚至上百人,部落內部的人交易變得頻繁和內容繁多。動物皮毛、肉類、柴火、陶瓷、水果、武器等等非常多交易物品。
這時的以物易物就會出現非常多的矛盾,例如賣動物皮毛的,想得到的武器,但是想買動物皮毛的人手裡只有陶瓷可以交換。這時,迫切需要一種等價物來充當貨幣的角色。早期的貨幣種類比較單一,例如打磨好的石器、玉石或者貝殼都充當過貨幣的角色。
但是像石器、玉石、貝殼一類的作為貨幣也有諸多限制,首先是這類物品本身易磨損,第二是供應量非常不穩定。物價波動極大。
以石器、貝殼為代表的貨幣,存在了很長的時間後,人類的生產力進一步提升。幾百人、上千人的部落一個個出現,最終演變成了國家的出現----大約在距今5000年以前。此時人類的冶金水平也可到了長足發展,人類發明了銅鑄貨幣-----以國家為信用的法定貨幣。
國家出現以後,就可以談到國與國之間的交易了。國與國之間的交易,早期仍然是以物易物。舉個例子:大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和山區平原的民族交易,通常以牛羊肉、毛皮等換回鐵器、礦石、鹽等等。但是隨著交易規模的擴大,以及商人這種職業的出現,以物易物顯然不能滿足需求,但是不同國家的法定鑄幣並不通用,人們迫切的需要尋找一種更好的貨幣。能夠在不同的國家之間兌換和交易。
能夠成為等價物/貨幣通常有2種:
第一種是比較純粹的單元素物品,例如銅幣就是以銅元素為主要元素的物品。鹽鐵在某些時期也是一種硬通貨,在各個國家都可以交易。
第二種是混合元素的物品,例如貝殼、琥珀、水晶等。混合元素物品大多是天然形成的,當時人們並不具備製造能力,更不具備檢測能力。而且天然形成的物品造型多變,包裝、運輸、測量、計價都不方便。
因此比較純粹的單元素物品更容易成為等價物的選擇。那麼就要看看,元素週期表上的元素,哪些能夠成為候選者:
在元素週期表上,我們能看見常見的118個元素。那麼要選擇一種元素作為等價物,什麼比較合適呢:
- 首先可以排除氣體、鹵素和液體,如氦、氟和汞。
- 其次排除容易起反應甚至爆炸的元素,例如鎂和鋇、鉀等等(元素週期表左邊兩列12個)。再排除具有放射性的元素,例如鈾和鈽(共9個)。再排除那些只在實驗室存在的,如,鑀(共17個)。
- 再去掉稀土元素(鑭系元素,週期表下面第一行15個),
- 這下我們還剩下49個過渡金屬和過渡後金屬:鈦、鎳、錫、鉛、鋁等。
一些非常堅硬的金屬,例如鈦和鋯,加工困難,氣味難聞並且自然界存在太少。一些金屬熔點太高超過1000°,在古代人們沒有這樣的冶金技術可以提純。像鋁太脆,還有很多金屬元素太容易氧化,例如銅綠,鐵鏽。雖然銅和鐵可以透過一些加工變成耐腐蝕的貨幣,但是自然界存在量太多太多。它本身的價格或許都比不上貨物的價格。
只剩下8種元素,鉑、鈀、銠、銥、鋨和釕,以及金和銀,他們被稱為貴金屬,屬性比較穩定,不容易發生爆炸、腐蝕等等化學反應。但是前面6種元素,自然界實在太少太少了,拿來當貨幣的話,可能一個國家人均都分不到1克,這樣顯然不具備當等價物來交易。因此只剩下金和銀。
從全世界分佈來看,銀比金多。從化學反應來看,銀會與空氣中硫起很微量的反應,會產生一定的變色。而黃金的穩定性則比銀強很多。看過一些電影的人應該知道,只有王水才能融化黃金。當然這和黃色特殊的外層電子結構有關,這裡不展開講解了。
基於以上兩點:金更稀有,金在自然環境下耐腐蝕性比銀強,所以黃金成了國與國之間交易的硬通貨。白銀則作為第二選擇。
從其他角度來說,黃金的顏色不同於一般金屬,黃金色非常討人喜歡,而銀的顏色和很多金屬都很接近,不太容易區分。所以人們的日常穿戴服飾,到金碧輝煌的建築物,黃金都是非常好的裝飾材料。白銀由於產量大,因此除了穿戴服飾,也有用白銀打造碗、筷子的器件。
從實用性角度來說,黃金本身也是一種絕佳的導電體。金的導電性僅次於銀和銅。但是由於金的耐腐蝕性,所以電子元器件鍍金就成了第一選擇。例如電腦記憶體的金手指,就是利用鍍金導電。
綜上所述,黃金和白銀因為稀缺性、安全性、耐用性等條件,毫無爭議的成為了最佳等價物。在古代國與國之間的交易中承擔貨幣的作用。例如我國在明清時代,大量出口瓷器、紡織品、香料等物資,換回了大量黃金白銀。但是在晚清時代,因為戰爭賠款和鴉片走私等等,我國也有大量黃金白銀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