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9年英格蘭國王阿爾弗雷德大帝逝世
阿爾弗雷德大帝(古英語:Ælfrēd, Ælfrǣd;英語:Alfred;849年-899年10月26日),是盎格魯-撒克遜英格蘭時期威塞克斯王國國王(871年-899年10月26日),也是英國曆史上第一個以“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國王”自稱且名副其實之人。他進行了廣泛的軍事改革(阿爾弗雷德改革),並率眾抗擊北歐海盜維京人的侵略,使英格蘭大部分地區迴歸盎格魯-撒克遜人的統治,故得享大帝(Alfred the Great)尊稱。同時也是英國迄今為止惟一一位被授予“大王”(the Great king)名號的君主,被後人尊稱為“英國國父”。
1795年法國大革命中,五人督政府成立
法國大革命(法語:La Révolution Française,英語:The French Revolution)又稱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是指1789年7月14日在法國爆發的革命,統治法國多個世紀的波旁王朝及其統治下的君主制在三年內土崩瓦解。
1794年7月27日,法國大革命中的市民革命宣告結束。1830年7月,巴黎人民發動七月革命,建立了以路易·菲利浦為首的七月王朝,至此法國大革命才徹底結束。
1879年俄國革命家列夫·達維多維奇·托洛茨基出生
列夫·達維多維奇·托洛茨基(Лев Давидович Троцкий,1879年11月7日—1940年8月21日),原名列夫·達維多維奇·勃朗施坦,工農紅軍、第四國際的主要締造者,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理論家。
十月革命時,任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林什維克)中央政治局委員、彼得格勒蘇維埃主席。十月革命後,1917年11月-1918年3月任外交人民委員、1918年3月-1925年1月陸海軍人民委員、蘇聯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1919年3月-1927年8月任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委員,1917年-1927年俄共/聯共(布)中央委員,1919年-1926年俄共/聯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員等職。1926年10月聯共(布)中央全會決定,撤銷他的中央政治局委員職務。1927年1月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決定,撤銷他的執行委員職務,同年11月被開除出黨。1929年1月被驅逐出蘇聯。1938年組建第四國際,1940年8月在墨西哥遭暗殺。
1889年中國地質學家李四光出生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黃岡人,蒙古族,地質學家、教育家、音樂家、社會活動家,中國地質力學的創立者、中國現代地球科學和地質工作的主要領導人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批傑出的科學家和為新中國發展做出卓越貢獻的元勳,2009年當選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
1905年瑞典承認挪威獨立
挪威,全稱挪威王國(The Kingdom of Norway, Kongeriket Norge)。意為“通往北方之路”,位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西部。9世紀形成統一的挪威王國,9~11世紀進入北歐海盜全盛的維京時代。14世紀開始衰落,1397年起是受丹麥主導的卡爾馬聯盟成員。1524年和丹麥組建丹麥-挪威聯合王國。1814年《基爾條約》後,被丹麥割讓予瑞典。在瑞典的控制下,組建瑞典-挪威聯合王國。1905年恢復獨立。1949年4月4日,成為北約創始國之一。
1909年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逝世
伊藤博文(日語:いとう ひろぶみ;1841年10月16日—1909年10月26日),幼名利助, 字俊輔,號春畝。日本長州(今山口縣西北部)人。日本近代政治家、明治九元老之一,日本第1任、第5任、第7任、第10任首相(內閣總理大臣)。還擔任過日本樞密院議長、貴族院院長,首任韓國總監,明治憲法之父,立憲政友會的創始人。官至從一位、大勳位、公爵。
1915年中國著名化學家盧嘉錫出生
盧嘉錫(1915.10.26—2001.6.4),臺灣省臺南市人,祖籍福建省永定縣坎市鎮浮山村,物理化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和科技組織領導者。其工作涉及物理化學、結構化學、核化學和材料科學等多種學科領域。在結構化學研究工作中有傑出貢獻,曾提出固氮酶活性中心的結構模型,從事結構與效能的關係研究等,對中國原子簇化學的發展起了重要推動作用,他所指導的新技術晶體材料科學研究,也取得了重大成績。他早年設計的等傾角魏森保單晶X射線衍射照相的Lp因子倒數圖,載入國際X射線晶體學手冊,稱為“盧氏圖”。
1916年法國政治家、總統弗朗索瓦·密特朗出生
弗朗索瓦·密特朗(François Mitterrand,1916年10月26日~1996年1月8日),法國前總統(1981~1995年在任)。1945年入選國民議會。此後曾在8個內閣中任職,先後擔任過國務部長、內政部長、司法部長等職。1965~1968年擔任民主社會聯盟主席。1971年繼續擔任法國社會黨主席。
1919年伊朗國王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出生
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1919年10月26日~1980年7月27日),伊朗末代國王,禮薩汗的長子,1979年被伊朗伊斯蘭革命推翻,逃往埃及,後病逝於開羅。
1945年法國漢學家伯希和逝世
保羅·伯希和(Paul Pelliot,1878年5月28日-1945年10月26日),世界著名的法國漢學家、探險家。
1951年英國大選,保守黨擊敗工黨,溫斯頓·丘吉爾再任首相
溫斯頓·倫納德·斯賓塞·丘吉爾(1874年11月30日-1965年1月24日),英國曆史學家、政治家、畫家、演說家、作家、記者。出身於貴族家庭,父親倫道夫勳爵曾任英國財政大臣。
1953年香港電影之父黎民偉逝世
黎民偉(1893年9月25日—1953年10月26日),原籍廣東新會縣都會村,出生於日本,是中國電影事業的拓荒者之一,有中國“紀錄片之父”的美稱。
黎民偉少年時在聖保羅書院讀書。1911年,在孫中山革命思想影響下,於香港加入中國同盟會。1913年,黎民偉組織“人我鏡劇社”,後與美國人共同創辦香港第一間電影製片公司——華美影片公司。1923年,黎民偉與朋友在香港成立民新影片公司,這是香港第一間由中國人出資成立的電影製片公司。之後,黎民偉又拍攝了香港第一部新聞記錄片和第一部故事片。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黎民偉回到香港,繼續經營“民新公司”和影戲院。日軍侵佔香港後,黎民偉輾轉內地,從事抗日戲劇宣傳活動。
抗日戰爭勝利後,黎民偉重返香港,主持“仙樂電影院”。1953年黎民偉在香港病逝,終年60歲。
1977年“中國文化的國際使者”蔣彝逝世
蔣彝(Chiang Yee)(1903年—1977年),畫家、詩人、作家、書法家。“中國文化的國際使者”。江西九江縣人。 由於他對中西文化交流所作出的貢獻,受到西方人的尊敬,在英國被選為英國皇家藝術學會會員;收入五十年代英國編纂的《世界名人辭典》;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終身教授;先後獲美國赫復斯大學、長島大學、香港大學、澳大利亞堪培拉國立大學頒贈的榮譽博士學位;被選為美國科學院藝術學院院士。此外,他還翻譯了Coca-Cola的中文名可口可樂,使可口可樂原中文名蝌蝌啃蠟變身成為迄今為止被廣告界公認為翻譯得最好的品牌名可口可樂。南京大學著名校友。
1992年國務院證券委員會成立
國務院證券委員會是中國管理全國證券市場的政府機構。1992年10月成立於北京。其宗旨是加強證券市場的宏觀管理,統一協調有關政策,建立健全證券監管工作制度,保護廣大投資者的利益,促進證券市場健康發展。其主要職責是: 負責組織擬定有關證券市場的法律、法規草案;研究制定有關證券市場的方針政策和規章;制定證券市場發展規劃和提出計劃建議;指導、協調、監督和檢查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與證券市場有關的各項工作; 歸口管理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等。1998年3月撤銷,其工作由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