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我國近代歷史書,可以發現幾乎全是由血與淚鑄成的篇章。在這些不朽的詩篇中,對越自衛反擊戰熠熠生輝。其意義不僅在於揚我國威,更是向世界展現了我們的態度:決不允許任何國家來侵略我們的錦繡山河!當初對美國的態度是如此,如今對越南的態度同樣堅決。
不同的是,與後者的戰爭中,得益於我國科技的迅速發展,解放軍早已非吳下阿蒙。以至於當越軍總指揮在回憶那場至關重要的松毛嶺戰役時,也不得不感嘆:解放軍的炮火太猛,只能下令撤退。
一.不斷變化的時代
中國作為社會主義國家,向來與鄰國蘇聯交好,在當時的社會主義陣營中,我國的國力毫無疑問能夠躋身前三甲。人民豐衣足食,國家欣欣向榮,好一片盛世之景。這個時候,越南卻主動與我國交惡,妄圖挑起戰爭侵略我國。
越南在當時與我國同屬於社會主義陣營,從世界格局的意義上看,越南應該與我國處於同一戰線,雙方是睦鄰友好的夥伴關係。值得一提的是,所謂格局並非一成不變,尤其對於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夥伴,只有永遠的利益。
這句話對於我國如此,越南亦是如此。1970年的國慶節,隨著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美國作家斯諾緩緩走上天安門城樓,站在那位偉人身邊。斯諾的這一舉動,讓關於中美即將建交的訊息在國際上愈演愈烈。而這也並非空穴來風。
當時美國在冷戰中漸落下風,這種情況令美國不得不考慮以改善中美關係來削弱蘇聯的實力,從而達到分解華約陣營的目的。
另一方面,自斯大林去世,中蘇關係便開始逐漸走向下坡路。此時美國政府所發出的訊號,於中國就如同朝一個打瞌睡的人扔了一個枕頭,剛剛好。
中美一拍即合,隨後正式確立外交關係。兩國曾在二十年前互為敵手,逐漸變化的局勢卻令雙方領導人明白:當今時代,想要獲得發展的機會,只靠打仗、掠奪根本行不通,必須互幫互助,才能促進共同發展。
中美建交這件事情,所影響的不僅是中美關係,更是世界格局即將改變的訊號。美國擋住蘇聯的後手,新中國則有了學習目標。在蘇聯看來,這件事就變得極為棘手。
當初華約之所以能夠與北約抗衡,甚至隱隱約約有壓過北約的姿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有蘇聯與中國兩個人口大國聯手,只要蘇聯願意給當時的新中國提供所需的資料,中國未必不能與那些發達國家抗衡。而且抗美援朝戰役也實實在在向世人證明,中國軍隊無論是戰鬥力亦或是戰鬥素養都純屬上佳,這更加深了其他國家對於中國的忌憚。
之前的中蘇兩國更像是戰略合作伙伴而非同盟,在你情我願的事情上,雙方尚且能夠達成一致。若是任何一個國家的利益即將蒙受損失,那麼翻臉不認人也是於情於理的。
面對中國的抉擇,蘇聯幾乎一瞬間就做出反應:既然中國與自己的敵人美國交好,那麼自己也不介意去扶持一個與中國接壤的越南來噁心中國。
為此,蘇聯將目標對準了越南。
二.偷襲與炮擊
原本在中國周圍唯唯諾諾的越南忽然得到來自蘇聯的大量援助,其軍事以及科技實力猛然上升一大截。不幸的是,此時中國人民的老朋友、越南無產階級革命領袖胡志明逝世,新上臺的黎筍將之前“親中”的政策完全推翻,更改為“親蘇”。與此同時,彷彿是得到了某種許可,越南不斷對我國的雲南以及廣西邊境進行騷擾。
歷史上,中國與越南的關係其實並不壞,前者還曾經幫助越南擊退過其他國家的侵略者。然世事無常,邊境上狼煙四起,對於越南跳樑小醜般的行徑,我國領導人沒有任何猶豫,“若是那豺狼來了,迎接它的有獵槍”。
對越自衛反擊戰一共有四個階段,四個階段毫無例外都是戰於國門之外,只是相對於前三個階段的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第四個階段的邊境輪戰側重以防守為主。
如果開啟一張越南地圖,不用太過刻意尋找,但凡是略懂軍事的人都能夠立即看到如人體咽喉般關鍵的松毛嶺。松毛嶺位於越南的西北部,是進入我國雲南省的必經之路。戰略地位極其重要。之前的戰役中,我軍已經牢牢佔據此山,這就意味著,接下來我軍的任務是對其進行防禦。
松毛嶺地勢險峻,想要攻下此山,必須先拿下名為老山的制高點,以此為優勢,獲得戰場上的主動權,繼而對整個松毛嶺戰役產生巨大的影響。
中越雙方的戰爭,能夠成為指揮官的人必然不會是庸才。雙方將領都十分清楚老山的重要性。越南更是將手上最具才華的將領派出,希望能夠以此扭轉乾坤。
戰爭考驗的不僅僅是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也是對雙方指揮官的巨大挑戰,尤其是處於弱勢方的指揮官,很可能會面臨崩潰的境地。
黎威密是土生土長的越南人,從小便喜愛軍事的他,長大後如願以償考入軍校學習,畢業之後,進入部隊的黎威密便展現了驚人的指揮天賦。其風格雖不華麗,但往往能夠針對敵軍弱點進行打擊,是越軍陣中不可多得的帥才。
戰事不利的訊息源源不斷傳回越軍總指揮部,眼見大廈將傾,黎威密請求出戰,經過層層考慮,他被任命為越軍前線總指揮,立刻奔赴前線。
此時中越雙方的戰爭已經持續一年有餘,從最開始的小心謹慎到現在的知根知底,雙方都已經極為熟悉。因此,黎威密所設想的戰術,相比於大開大合的交鋒,顯得更天馬行空一些。畢竟,當雙方陷入僵局的時候,只有敢於兵行險招的人才能夠更加接近勝利。
將黎威密派上戰場這個決定,越南軍中不是沒有人對此表示反對。在其總指揮看來,黎威密缺點固然眾多,事已至此,只要能在戰場上立下軍功,那麼對黎威密所犯錯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不是不可以。
不得不說,黎威密性格上有缺陷不假,就行軍打仗一事上來說確實很有自己的思路和想法。與其他將領所主張的正面對抗不同,黎威密更青睞偷襲戰。
說到偷襲戰,人民解放軍不會陌生。畢竟與越軍相比,當初的紅軍以及抗日時期的八路軍、新四軍才是將這種戰術發揚光大的人。只是在最近幾十年的時間中,除了抗美援朝時代偶爾的靈光一閃襲,如今的人民解放軍更加習慣以坦克加火炮的方式進行硬碰硬的較量。這雖然意味著我國科技實力在不斷增強,也正是由於對這種進攻體系的依賴,使得我軍於偷襲戰反而有些生疏。
幾年時間的戰爭中,雙方各級指戰員都在不斷成長。身為指揮官的黎威密更是知道如果比拼重型火力,自己手下一個師可能還不夠別人兩個團打。越軍想要最大限度減輕來自我軍火炮的威脅,只能選擇抽身迎敵,與解放軍糾纏在一起,迫使我軍停止炮擊。
於是,黎威密制定出了一套晝伏夜出,主動短兵相接的偷襲戰術,並且深信自己能夠憑藉著這套戰術取得成功。
1984年6月12日。入夜之後,老山的天氣陰沉沉的,可能是因為剛下過雨的原因,土地泥濘不堪,一滴水珠從樹葉上落下,“啪”的一聲拍在了守衛陣地的解放軍二連的一個戰士臉上,這位戰士對此毫無反應,他實在是太困了。在最近幾天,敵軍的攻勢越來越密集。戰士默默嘆了口氣,心想道:還要打多久才能回家啊?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這支部隊的前方几百米處,潛伏著大量的越南軍隊。他們埋伏在草叢中,默不作聲,猶如一尊尊已經雕刻完成的石像一般。
初夏的晚風中,黎威密站在一顆大槐樹下,修長的手指一下一下叩擊著大腿。他眯著眼睛,嘴裡唸唸有詞,忽然,這位剛剛上任的最高指揮官轉過身,對著副官點點頭。與此同時,一顆訊號彈竄上天空,慘烈萬分的松毛嶺戰役正式拉開序幕。
翌日清晨,解放軍指揮部得到訊息,老山陣地失守了,守衛該陣地的二連全體陣亡,就連之後前去檢視情況的偵察兵也沒能活著回來,除此之外,一個前去支援的45人擴編排幾乎全部死絕。
指揮部十分清楚,如果只派遣少數兵力前去奪回陣地,與送死無異。要想清理山上的敵人,能夠依仗的只有炮火。
隨著軍令的傳達,解放軍火炮齊發,冒著火焰衝上雲霄的火箭彈如同奔騰不息的黃河一般,狠狠地砸在老山的陣地上,這一日,解放軍重新奪回了老山陣地。
面對老山陣地的失守,黎威密立即又派遣一支五六百人的部隊前去爭奪,原因無他,老山的位置實在是太過關鍵。就算在老山付出上千條戰士的性命,黎威密也在所不惜。
7月12日,夜晚。我軍得到訊息,越軍有約6個團的兵力在向老山靠攏,隨時會準備進攻。不過,越軍具體進攻的時間,解放軍指揮部依然處於茫然之中。
俗話說,月黑風高夜,殺人放火天。夜晚是最適合一場戰爭中的弱勢力進攻的時候。解放軍對此心知肚明,入夜之後我軍不敢有絲毫懈怠,不斷用炮火轟炸老山陣地的前方。一直持續到前沿陣地報告說沒有敵情時,我軍才停止炮擊。
炮擊過後,老山陣地一片寂靜,看著前方陣地翻了一遍又一遍的黃土,我軍指揮官啐了口唾沫,判斷敵軍今晚不會來襲,下令除了負責警衛的部隊之外,全體休息。
事實上,就在離老山前沿陣地不足500米的地方,潛伏著大批的越軍,這些越軍確實遭受到猛烈的炮擊,令人感到驚訝的是,即使在如此嚴密的火力網前,越軍硬是沒有發出半點動靜。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眼見解放軍終於放鬆下來,越軍當即發起了進攻,負責警戒的解放軍立馬開火還擊。狼煙升起,訊息層層傳遞之後,不僅僅是山上的解放軍守軍,後方的炮兵團也逐漸將炮口對準老山陣地。
於是,老山前沿200米處,出現了十分壯觀的一幕:沒有短兵相接,只有各種炮火聲的喧囂,進攻得越軍化作一絲帶著血腥味的粉塵,始終無法穿過這層火力網,向解放軍陣地造成真正的威脅。在毀天滅地的炮火之下,老山陣地暫時守住了。
無奈的是,我軍的火炮並非無窮無盡,如此不計數量的轟炸之下,炮彈終會有耗盡之時,而黎威密所等待的正是這個時機。中午十二點,解放軍炮兵團彈藥告罄,一擁而上的越軍成功攻佔陣地。
彷彿是回合制一般。下午一點,新的炮彈到來。解放軍炮兵部隊立馬又開始進行新一輪炮擊,越軍再一次被打退。
相比上次,這次的越軍是真的瘋了。得到衝鋒號令的越軍,悍不畏死地衝上陣地,甚至還使出極為少見的集團式衝鋒。這在不斷吐著火舌的機槍面前並沒能產生多大的作用,反而是不斷有人身上冒出血淋淋的窟窿,就此對這個世界告別。
這一日,越軍在老山陣地丟下了3700具屍體,鮮血染紅了整座山。
下午四點,由於傷亡過於慘重,越軍的幾支部隊被打得不成建制,甚至連番號都打沒了,深知無法拿下老山的黎威密終於下令撤退。
三.非戰之罪?找尋藉口!
歷史如滾滾長江東逝水,對越自衛反擊戰結束之後,接受採訪的黎威密表示,松毛嶺戰役之所以失敗,不是因為他的指揮出現了問題,主要是因為解放軍的火力太過猛烈。換句話說,就是天之亡我,非戰之罪。
不知他有沒有考慮過一件事情,如果不是因為當時的越南背信棄義做起了白眼狼,雙方又何須鬧到兵戎相見的地步?
戰爭中確實是存在著輸家與贏家,然而戰爭並非輸贏這般簡單,更重要的是人們日後對於戰爭的反思。畢竟,戰爭對於人類來說,從來都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