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丁肇青,河南省鄧州市人,1893年生,1920年赴法留學。
丁肇青回國後當過北京大學教授、中華民國河南省教育廳廳長、全國高等教育視察員、抗日北察游擊隊總司令聯絡員等職。著述有《中法文化交通史》一書,1950年去世。
被“明助暗趕”去法國
1920年,郵輪“鴛特萊蓬”駛進了義大利西西里島附近。遠處的維蘇威火山噴發出火焰,赤色與波濤相融在一起。甲板上,一群來自上海的青年人,正駛往心心念唸的法國。
一百多名中國青年,身穿西式服裝,足蹬尖皮鞋,頭頂寬邊帽。丁肇青此前一直生活在小村落。從鄧州一路向東,湍河岸邊,兩棵古柏立於中央,正是他的老家裴營鄉大丁村。
丁氏是鄧州大姓,丁肇青家有商鋪,耕種田地,家庭富裕。丁肇青的父親丁振倫在當地城區、鄉鎮創辦了幾十所中小學校,其中就有一所方蠶學校。幼時起,丁肇青跟著私塾老師學習。
家裡管得嚴,只要祖父回家,柺杖剛在大門落地傳出聲響,全家便會安靜下來。
16歲時,丁肇青進入鄧縣高等小學堂讀書,18歲考入河南省立五中,20歲時到復旦大學攻讀法文。1917年,丁肇青轉入北京大學,並從那時起擔任《北大學生週刊》主編,主持《新青年》雜誌的海外發行工作。
1919年5月,凡爾賽宮召開“和平大會”,協約國要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全權移交給日本。
訊息傳到了國內。“五四”運動迅速爆發,丁肇青和許德珩一起,領著學生驅趕“賣國賊”。
遊行當天,一批又一批學生罷課,一批又一批學生被捕。丁肇青見此場景,憤而在牆壁上刷寫“打倒帝國主義列強”的標語。學生紛紛效仿,到處刷寫反帝反封建口號。
不僅如此,1920年5月1日,丁肇青再次和8名北大學子一起,分乘兩輛汽車遊行,車上的橫幅寫有“勞工神聖”“五月一日萬歲”口號,他們沿途高呼“勞工萬歲”,散發傳單,高聲演講,後來被警察廳拘捕。在蔡元培、李石曾的力保下,學生們方才相安無事。
經此一遭,國民政府明助暗趕,派丁肇青官費留學法國。同年,丁肇青參加教育部留歐美學生考試被錄取。
“五四”運動更像一道分水嶺,輪船上的青年人大多是當時的學生領袖,心中自有一片赤色。
後來,旅歐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機關刊物被命名為《赤光》。雜誌中一名裸體男嬰,神情傲岸,左手執號角,右手擎旗幟,一縷赤色自身後迸發而出,如同火山爆發。
自殺近40年後洗清汙名
1924年,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旅歐支部部分成員在巴黎合影,丁肇青與鄧小平並肩而立,意氣風發。
後來鄧小平去鄧州時還問過當地人:“丁肇青在哪家?”可惜村民們不知道丁肇青這個名字,因為大家平日都叫他丁雄東,二人錯過了相見的機會。
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旅歐支部部分成員在巴黎合影(後排右三鄧小平,右二丁肇青)。 (網路/圖)
1929年回國後,丁肇青幾經沉浮。他去過南京、北京、洛陽,後在軍政部任少校秘書。因被懷疑與馮玉祥有來往,被降職為科長,他不願被冤枉,便憤而辭職。
而後幾年,他當過全國高等教育視察專員,當過北大法文教授。抗日戰爭爆發,丁肇青力主抗日,曾以聯絡員的身份駐長治八路軍總司令部。他還受過毛澤東的委派,率慰問團到太行山林縣盧家寨,慰問抗日積極分子。
20世紀40年代,丁肇青重返家鄉,前往當地中學給學生講述學習方法和報國之道。不僅如此,他還先後設計和籌建了鄧縣小西關社會大戲院、公立醫院和城關一小教學樓等。
1949年5月中旬,鄧縣殘匪王殿一、李西亭、王春園等煽動暴亂,詭稱擁護丁肇青為縣長,另立縣政府。儘管叛亂被順利平息,但丁肇青仍然受此牽連,被南陽行署公安處拘留審查。丁肇青不堪忍受不白之冤,在獄中自殺。
一直到1987年,中共南陽地委統戰部發文,確認丁肇青為無黨派愛國知名人士和高階知識分子,對其逝世表示哀悼。丁肇青的汙名這才洗清。
如今的小西關大戲院,一棵大樹掩映著半座牆壁,舞臺的天窗已殘破一角。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之際,南方週末聯合頭條尋人、央視大型紀錄片《留法歲月》劇組及相關機構,共同發起“尋找留法生後人”公益專案,點選下圖,檢視更多留法生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