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於第一師範讀書時期的檔案史冊中,記載著他與許多位老師的交往故事,每一位都對他產生過很大的影響,為人所熟知的有楊昌濟、袁仲謙、徐特立等。
但有一位老師,毛澤東曾在信中不無深情地說道:“弟自得閣下,如嬰兒之得慈母。”這位在毛澤東眼中如慈母般的老師,就是語言文字學家和教育家黎錦熙。二人在長達60多年的交往當中,處處表現著真正的“知心師友”,堪稱楷模。而黎錦熙也成為了毛主席一生眾多老師當中,唯一活到主席逝世後的一位。
求學中相識 探索中深交
許多人知道,黎錦熙是現代語文教育學的奠基人,是現代漢語語法的鼻祖,可是,他和毛主席之間跨越了半個多世紀的師生情誼,卻更是被人津津樂道。
黎錦熙,字邵西,1890年2月2日出生在湘潭縣石潭壩的一個世代書香之家。他的祖父黎稼堂是前清的一位舉人,父親黎松庵是清末秀才。黎錦熙和七個弟弟都受過高等教育,併成名,所以兄弟八人還有“黎氏八俊”的美稱。
黎錦熙從小就聰穎過人,甚至還被稱為是個“神童”。4歲時父親就請教師到家,教黎錦熙讀《詩經》啟蒙。10歲左右,參加父親和齊白石等人組織的羅山詩社。12歲時開始堅持寫日記,這一習慣在此後的70多年時間裡,也從未間斷。
黎錦熙16歲時,去應縣試、府試,都名列前茅,中秀才。1911年冬,21歲的他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畢業於湖南優級師範學堂。隨後他開始任職於湖南省督秘書。
1913年1月,因不滿當時政府的腐敗,23歲的黎錦熙毅然辭去了這一優職,來到湖南省立第四師範學校當起一名普通曆史教員。巧合的是,毛澤東也在這年春天考入了“四師”。
因為毛澤東衣著簡樸,雙目有神,聽課時注意力高度集中,也從不浮躁,慢慢地,黎錦熙不自覺地就開始留意起了這位青年。後來他在回憶當時的情形時說:“毛主席在那時就表現出了不凡的胸襟,言談之間,不時流露出以天下為己任的氣概。他衣著儉樸,一望即知來自鄉間。上課聽講時,一雙眼睛灼灼有光。課間休息時他從不和他人打鬧,對一切事物總是在靜思、觀察。”
1914年春,“四師”和“一師”合併之後,黎錦熙和毛澤東都轉到了“一師”。黎錦熙對毛澤東的文筆非常欣賞,覺得他年紀輕輕就能寫出如此思維縝密、氣勢磅礴的文章,十分難能可貴。
而毛澤東知道黎錦熙是湘潭人,和自己是同鄉,只比自己大3歲,所教的歷史又是他最感興趣的課程之後,二人的相處逐漸多了起來。毛澤東尊敬這位年輕有為的老師,經常到黎錦熙住處請教,黎錦熙也非常器重毛澤東這位氣質非凡的學生,經常耐心教導。
兩人在一起研究學問,說古道今,縱論天下大事,很快就成為了相見恨晚的摯友、兄弟。毛澤東曾在給朋友的信中說,黎先生的思想與自己的想法很相合,他的條理更加嚴密,著手的方法更加完備,可見他對這一老師確實是十分喜歡。
黎錦熙也在1915年7月31日這一天的日記中寫下過對毛澤東的評價:“晚,在潤之處觀其日記,甚切實,文理優於章甫,篤行倆人略同,皆大可造,宜示之以方也。”一年相處下來之後,二人已經是老朋友般的熟悉了。對與自己年齡相仿的黎錦熙,毛澤東也開始以“兄”相稱。
在“一師”這所新學校當中,優秀的教師們既繼承了湖南的學術傳統,又接受了一些西方近代科學知識。毛澤東在這裡求學期間,也開始形成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培養起了對歷史、哲學和新聞等保持了一生的愛好。
但讓他最感興趣的課程,卻都是黎錦熙教授的課。黎錦熙在學校裡先擔任歷史教員,後又兼任國文教員。歷史和國文這兩門功課,都是毛澤東從小就很喜愛的課程。再加上黎錦熙豐富的學識和潛心學術的人生旨趣,使毛澤東領略了許多學術世界的奧妙。
1914年,黎錦熙與楊昌濟、徐特立等教師一起,創辦了“宏文圖書編譯社”,並附辦了《公言》報,來宣傳民治思想。黎錦熙任總編輯,幾乎每日都親自撰寫一篇社論或者是一則時評,宣傳民治思想,發表公正言論,漸漸博得了廣大熱血青年和正義人士們的一致好評。
他們發表的文章大都是強調全國和平統一,竭力主張民治,一些時評也寫得很好,毛澤東也成為了這刊報紙的忠實粉絲,常常先睹為快。
知道毛澤東這個農村青年來求學不易,生活上十分簡樸,穿的衣服常常是褪了色,破了洞也捨不得扔,縫縫補補繼續穿,而生活費則大多數都用來買報紙刊物,所以黎錦熙經常會請毛澤東等學生來幫助抄寫稿件,給一定的酬勞。
幾十年後,黎錦熙曾欣慰地說:
“在湖南辦報時有三個青年幫助抄寫過文稿。一個是不看內容,什麼都抄;一個是看到文稿中有問題都會提出來,還代為潤色;還有一個是看到不同意的文稿直接不抄。這三個青年後來各自的成就也不一樣。第一位默默無聞,第二位後來成了著名作家,即田漢,第三位成了偉大的人物。”
最後這位偉大的人物就是毛澤東。
1915年1月,編譯社租下了長沙李氏芋園(即李星沅公館),參加編譯社工作的二十餘人都搬在一起住。當時宏文圖書編譯社的同仁們還共同發起組織哲學研究小組,經常討論一些哲學問題。毛澤東在此時也經常出入芋園,他與黎錦熙的交往也日趨密切起來。
不過《湖南公報》由於主張民主改革,因此只辦了幾個月,就被查封了。
書信不斷的長期交往
1915年9月黎錦熙應民國教育部的聘請,來到北京擔任教科書特約編審員,這對師生及摯友也迎來了分離的時候。這年11月,毛澤東在聽到袁世凱籠絡各學界名士,包括企圖拉攏黎錦熙這件事之後,深感不安,隨即給黎錦熙寫去了一封信,請他速回湖南執教。最後還在信中道出了自己不能日日聆聽黎先生教誨的惆悵:“生平不見良師友,得吾兄恨晚,甚願日日趨前請教。”
從這封信裡能夠清楚地看到,這位22歲的青年學生,對國家大事的深切關心程度以及對自己尊敬的師長的誠懇。看到毛澤東的信後,黎錦熙也認為:“(其)大有見地,非庸碌者。”給予了毛澤東極高的評價。
這一年陳獨秀創辦的《新青年》,受到黎錦熙等有識之士的高度讚揚。毛澤東等熱血青年,也更是積極贊成它的主辦方向,喜歡思考《新青年》刊物上提出的各種問題。也因為它,毛澤東的思想認識有了質的飛躍和變化。
他還將自己內心產生的徹底革命的思想、正在急切地探求正確的科學的革命理論,都寫信告知了黎錦熙。在閱讀完這封充滿革命激情的書信以後,黎錦熙也是深受感動。他對毛澤東的先進思想和遠大抱負更加欽佩不已。他想,潤之既有超群的才華,又有非凡的思想,並有強健的體魄,將來必成大器。
1918年夏天,毛澤東在湖南第一師範畢業,此時,他最尊敬的另一位老師,楊昌濟,已經應聘榮任北京大學文科倫理學教授。不久,毛澤東接到楊昌濟從北京寄來的信,勸他到北京大學讀書,並告知了他“赴法國勤工儉學”的活動情況。
於是在10月底,毛澤東就和第一批赴法國勤工儉學的青年們一起,前往北京。在楊昌濟的家中住下之後,毛澤東就立即趕去看望了黎錦熙。
11月初,楊昌濟向北京大學圖書館主任兼教授李大釗介紹之後,毛澤東幸運地來到了北大圖書館,當了圖書管理助理員。雖然工資不高,但卻有大量的圖書供他享用,所以毛澤東對這個工作很有興趣。從此,他開始一頭扎進書堆裡。
而黎錦熙在北京也開始有了一番行動,力主“國文科”改“國語科”,提倡白話文。次年,他又發起成立了國語研究會,宣傳國語統一,即推廣普通話;贊成言文一致,即普及白話文,由此也掀開了我國國語運動的序幕。
1918年,教育部成立國語統一籌備會,公佈了“注音字母”。黎錦熙任籌備會常任理事,併兼任北京市完全科師範學校(北京師範大學前身)“國語”及“新文學”課的教員。
毛澤東經常會利用自己休息的時間,去拜訪黎錦熙先生,同他談心。和從前一樣,黎錦熙依舊是十分誠摯地對待毛澤東,並經常到毛澤東的住處問寒問暖。黎錦熙知道他工資微薄,生活清苦,便一直都對他給予更多的照顧。
每逢星期日的時候,黎錦熙就會讓他來自己家中聚談,同時還會準備一頓豐盛的飯菜,讓毛澤東好好地吃一頓飽飯。他很歡迎毛澤東每逢休息日就到他家來同他漫談,甚至還放棄了這天的其他很多要事,特意安排出來大部分時間。
知道毛澤東的煙癮大,卻又買不起好煙,黎錦熙總是會把自己招待客人的“大炮臺”香菸裝滿鐵筒,讓他過足煙癮。
1919年春節期間,黎錦熙也將毛澤東請到家裡一起包餃子,這也讓毛澤東度過了自己人生當中第一個具有北京風味的春節。1920年3月,毛澤東離開了北京,到上海歡送赴法國勤工儉學活動的同學以及好友。
隨後,他又往返於上海、武漢、長沙,求學、交友、辦學,參與建立共產黨早期組織,領導秋收起義、上井岡、歷長征,把“星星之火”一路播到了陝北……
由於後來的毛澤東很少寫信了,黎錦熙對他的行蹤也不清楚,但他始終惦記著毛澤東。於是他便像珍藏自己的書稿一樣,把毛澤東寫給他的信件全部都一一珍藏起來。
他冒著很大的風險藏著這些信件。面對嚴酷的緊張時局,他怕突然搜查,就把這六封信都藏在字紙簍裡,如果被搜查出來了,也無法奈何他。即使是在紅軍長征期間毛澤東生死不明的日子裡,黎錦熙也不曾將這些信件棄毀。
為革命各奔東西
抗戰期間,毛澤東在陝北延安,北師大遷至陝南城固,改稱為西北聯大。黎錦熙仍在該校任國文系教授、主任。同樣在學校任職的馬師儒教授,是陝西米脂人,這年冬天他回家探親時,來到了延安。
毛澤東得知他是黎錦熙的同事,特意宴請了他,最後還不忘叮囑道:“返回陝南後,代我問候我的老師黎劭西先生!”
不久,毛澤東又託人送了一本《論持久戰》給黎錦熙。黎教授收到此書,如獲至寶,很快就認真地把這本五萬多字的新書通讀了一遍。後來,他又反覆進行了閱讀、思考和研究之後,越發覺得在毛澤東在延安抗戰研究會上,關於論持久戰的這個講演真的是好極了。
這一時期,毛澤東也成為了中國社會大舞臺的風雲人物,黎錦熙從未透露半點他與毛澤東的特殊關係,而是在心裡暗暗為自己能擁有這樣一位青年摯友而驕傲。
1944年秋,正是抗戰最緊張的時期,也正是人民要求結束國民黨的實行民主、保障言論自由呼聲很高的時候。黎錦熙響應中國共產黨關於建立統一戰線的號召,與知識界同仁在自己家裡集會,共同發起組織民主科學社,主張建立一個民主的科學的新中國。
1946年,他與許德珩、潘菽、黃國璋等民主科學社的幾十人在重慶集會,慶祝抗戰勝利一週年紀念日,並將民主科學社改名為九三學社,團結有名望的知識分子,同進步學生站在一起。
這一年,北師大重新覆校,黎錦熙也返回了北平。這時,他的女兒已經發展為了一名中共秘密黨員。黎錦熙得知後不露聲色,一直在暗中予女兒以大力支援。
1948年年底,人民解放軍包圍了北平之後,北京師範大學教務處曾兩次通知黎錦熙夫婦準備乘飛機南遷,但黎錦熙卻一直不動身。最後,北師大教務長黃金鰲直接親自來通知他,還拿出了撤退通知書,說這是“上命”,必須執行。
結果黎錦熙直接將通知書撕了個粉碎,微笑著對教務長說:“謝謝你,我們不走!”黃金鰲見狀,氣得直叫:“你留下來到底是為了什麼呀?”黎錦熙哈哈大笑了起來,直接用湘潭話對他說:“我們要在這裡等一位唐宗宋祖都稍遜風騷的偉人!”
1949年5月,中央從香山搬進中南海不久後,北師大代校長、毛澤東青少年時期的同學湯藻貞,寫信給毛澤東,表示想要相聚敘舊。 收到信後毛澤東激動不已,立即高興地打電話過去和他取得了聯絡。
當得知黎錦熙和黃國璋、博仲蓀等幾位教授都在北師大時,毛澤東隨即表示,下午要親自去學校看望他們。自從1919年北京分別之後,他和黎先生也已經整整30年沒有見面了。
下午2時,毛澤東驅車來到了位於北平和平門的師大教職員工宿舍,一見面,大家就感到有說不完的話,不知不覺就聊到了傍晚5點多鐘。
湯藻貞立即叫家裡準備晚餐招待毛澤東,毛澤東聽到後忙說:“不麻煩你們了,今天我請客!”
毛澤東隨即讓身邊的工作人員叫來兩桌酒,一桌擺在客廳裡,一桌擺在側邊房裡。毛澤東同教授們在客廳就餐時,請黎錦熙坐上座。黎先生謙讓說:“您是主席,應該請您坐上座。”“哪裡哪裡,您是我的老師,而且,今天在我們這些人當中數您年長,當然應該請您坐上座。”
毛澤東說著就用手來拉他,黎先生見推辭不了,就笑著說:“好好好,恭敬不如從命。”大家就座後,毛主席還親自給黎先生等各位教授敬酒夾菜,氣氛十分融洽。
席間,黎錦熙對毛澤東說:“您託人送給我的那本《論持久戰》,我收到後愛不釋手。您的預見性真強,道理說得真透徹,我非常佩服。”毛澤東謙虛地回答他:“老師過獎了。”
聊到重慶談判的時候,黎錦熙想起了自己冒著風險儲存他的信件的事,便說:“冒點風險也是必要的。您早年寫給我的信,我至今還珍藏了六封哩。”毛澤東聽了頗為驚喜地說:“真不簡單,謝謝您對我那些信的重視。真的,現在黎師母身體好吧?”“好,還很好。”
黎錦熙知道毛澤東講的“黎師母”,指的是自己的原配夫人黃鶴壽,他沒有講現在已經和她分居了,只在過年過節和她生日時才去看看她。接著,毛澤東又高興地對大家說:“黎師母很賢惠,我每次去,她都熱情地留我吃飯。她炒的菜很好吃,我每次去了都要飽吃一餐!” 毛澤東的話說得大家都笑了。
後來,毛澤東也多次派車去接黎錦熙來中南海豐澤園家中吃飯敘談。1954年國慶節,黎錦熙應邀參加了天安門城樓觀禮,毛澤東繞到他身邊,又一次和他敘及了往事。提到一些久遠的小事時,黎錦熙內心深受感動,沒想到日理萬機的毛主席,居然還記得這些。
晚年偉人的特別照顧
黎錦熙一生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學術上。從1915年到北京開始,他就選擇了最為冷僻的語言文字學作為自己終身的研究方向。30年代初,他還和錢玄同商量好,準備對中國文字學作一番根本的改革。
解放後,黎錦熙仍不改初衷,繼續致力於這方面的研究。毛澤東對他的研究十分重視和支援,得知黎錦熙向中央申報組織編纂大辭典後,便在1950年5月22日給他寫去了一封信,肯定了黎錦熙的設想,並和各個部門都同意了這一想法意見。這無疑是對黎錦熙的最大鼓舞。
不久後,毛澤東便親自指定黎錦熙、郭沫若、茅盾等七人,組成“中國文字改革協會”。黎錦熙不負眾望,為了滿足廣大群眾們學習文化和政治的需求,他先後主持編寫了《學習詞典》、《漢語詞典》等書籍,參加了制定漢語拼音方案、簡化漢字、推廣普通話、漢語規範化等大量的工作,為中國的文字改革事業做出了舉世矚目的巨大貢獻。
在工作和生活中,毛澤東一直都對黎錦熙十分關心。一次恰逢荷花盛開,他還饒有興致地邀請黎錦熙一起泛舟賞花,彷彿又重新回到了30年前的校園時光一樣;他還將各個兄弟民族送給他的人參果、阿膠、紅參、麝香、血草等珍貴補藥,分送給黎先生。
就連在那段特殊時期裡,毛澤東和周恩來也曾對黎錦熙加以保護,以支援他繼續進行學術研究。1972年底,在毛主席、周總理的親自過問下,黎錦熙遷居朝陽門內北小街一套四合院裡,從而有一個更好的治學環境。
1976年,對於黎錦熙來說,是最沉重的一年,先是周總理逝世,幾個月之後,偉大領袖毛主席逝世的噩耗又傳來時,黎錦熙感到悲痛萬分,幾天都是茶飯不思的狀態,身體也日漸衰弱,沒過多久就病倒了。
一年之後,黎錦熙在書房裡不小心摔倒在地上,就再也沒能站起來。1978年3月,黎錦熙在北京逝世,享年89歲,走完了他革命人生的最後路程。
在臨終前,他就曾立下遺囑,將自己一生中所留下的所有資料,都無償贈給博物館,其中就有他珍藏58年的和毛主席的6封往來書信。這一對師友的情誼,將永遠為後人所傳頌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