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著名的鐘表匠正在給新建的火車站造一座鐘表,於此同時,他的兒子去參加戰爭。不久之後,傳來噩耗,鐘錶匠的兒子戰死了。鐘錶匠悲痛欲絕,但仍在造火車站的鐘表。在鐘錶造好那天,舉行了隆重的揭幕儀式,但令所有人瞠目結舌的是,這座鐘表是倒著走的。
在所有人疑惑之時,鐘錶匠說:“我故意這麼做的,這樣那些在戰爭中死去的孩子們,也許就會死而復生回家來。回家耕種、工作、生兒育女,過完他們漫長而充實的一生。也許我自己的兒子也能回家來。”鐘錶匠無法承受失子之痛,獨自乘船漂盪在大海上,之後再也沒有人見過他。
也許鐘錶匠的這一舉動在冥冥之中觸碰到了什麼,就在戰爭結束的那天晚上,誕生了一個奇怪的嬰兒。這個嬰兒有80多歲,患有白內障,面板沒有彈性,雙腿硬化,身體衰竭。母親因難產而死,父親不能接受這一切,把這個嬰兒丟到了養老院。
在養老院工作的奎妮收養了這個嬰兒,起名本傑明,但讓人驚奇的是本傑明越活越年輕,原來他是逆生長。本傑明從老人的身體、嬰兒的思維到嬰兒的身體、老人的思維,他經歷著奇幻的一生,從另一個維度體驗生命。這個故事是電影《本傑明·巴頓奇事》講述的,引發我們對生命的探討。
人不能接受現實或者想彌補遺憾時,總是希望時間倒流,但透過本傑明的經歷,我明白了即使時間倒流也不能讓人如願。時間創造了一切,見證著一切,主宰著一切。身處時間中的我們,有生命,有死亡;有收穫,有遺憾;有快樂,也有悲痛。
生命的一切都是被註定的,只要時間存在,哪怕時間倒流,儘管經歷的次序會有所不同,但該經歷的依然會經歷,結果都一樣,感受也一樣。
人的經歷不同,但終點相同
生命就是一場永無休止的生死輪迴。養母奎妮對本傑明說過:“每個人對於自己的感受都不一樣,但是我們的終點是一樣的,只是走的路不同罷了。”本傑明在養老院長大,看到養老院裡不斷有老人住進來,也不斷有人離去,一場場的告別,也讓本傑明更早體會生命的本質。
本傑明人生裡和多個人交錯,每個人都有獨特傳奇的經歷。管理養老院的養母奎妮,是一個稱職、善良的好母親;在養老院做飯的養父,懂莎士比亞;矮人歐緹先生是個浪跡天涯的人,有太多太多的故事;勞森太太鋼琴彈得很好,經常打扮得很漂亮,但她從不出門,也沒人來看她;
邁克船長一直有成為藝術家的夢想,卻不得不一直在船上工作;生父巴頓先生經營著家族企業的紐扣生意,一直為妻子離世和拋棄孩子難過悔恨;初戀伊麗莎白喜歡游泳,一直為沒有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而懊悔;愛人黛西是舞蹈天才,卻在一次交通事故後不得不放棄跳舞;當然,還有本傑明自己逆生長的奇特經歷。
所有人的經歷都不相同,但終點都是相同的。時間在流逝,死亡在等待。本傑明經歷了養母、養父、勞森太太、生父和邁克船長的離去,他們都去了那個共同的終點。勞森太太有次對本傑明說:“我們命中註定要失去所愛之人,不然我們怎麼知道,他們在我們生命中有多重要?”
本傑明和邁克船長參加二戰,邁克船長不幸被潛艇擊中,他臨死前說:“不順心的時候,你可以像瘋狗一樣發狂,可以破口大罵,詛咒命運,但到頭來,還是得放手。”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面對它,理解它,接受它,才能以一種不一樣的心態走完人生的經歷。
在本傑明逆生長變成嬰兒時,他即將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躺在年邁的黛西的懷裡,眼睛直直地看著她,他們就像回到了初次見面之時,那時黛西是個小女孩,本傑明是個小老頭。黛西不久後也將離開,生命就這樣結束了,但這一切又回到了生命的起點。
無論時間是否倒流,什麼都不能改變,到了那一刻,“還是得放手”。
人生是一個過程,是一種感受
每個人都一樣,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沒有什麼目的,只是走過了生命中一段短暫的旅程,體驗到了不同的感受而已。儘管本傑明是逆生長,但時間的程序沒有改變,雖然他的身體特徵和其他人不同,但內在的成長過程卻是一樣的。
人總是矛盾的,活著的時候好像永遠不會死,死了以後好像從來沒有活過。於是本傑明逆生長的感受從另一個維度啟發我們如何看待生死,向我們揭示生命的真諦。
在本傑明大約十一二歲之時,矮人歐緹先生走過了很多地方,他告訴本傑明:“無論什麼膚色,什麼體型,人都是孤獨的,但可怕的不是孤獨,而是懼怕孤獨。”這是歐緹的人生感受。
養老院裡有位被閃電擊倒過7次的人,這得有多麼的不幸呀!目送一位位同住的老人離開後,他還是堅強地活著,他告訴本傑明:“老天爺總是不斷地提醒我,讓我知道自己還活著,有多麼幸運!”聽了這位老人的話,本傑明想到自己的出生成長,最終原諒了拋棄自己的生父。
勞森太太給本傑明教鋼琴時,本傑明擔心自己彈不好,勞森太太說:“無所謂你彈奏的怎樣,重要的是你彈奏的感受。”人一生無需關注最終所謂外在的結果,而應注重經歷的過程,其實唯一得到的只有內心的感受。
本傑明經歷了一系列事情後,他說:“生活並沒有那麼複雜,要是你喜歡,大可以說我是在探索生命。”
生命轉瞬即逝,但要活出意義
在漫漫時間中,在歷史長河中,沒有什麼是永恆的,一切都按照設定好的執行,我們無力改變。黛西出車禍後不能跳舞,看著本傑明越來越年輕,自己在逐漸衰老,不免對生命的逝去感到傷感。在本傑明的幫助下,黛西終於走出來了,她接受了生命的安排,重新開始新的生活。
本傑明的逆生長,也造成了和黛西交集的時間過於短暫,也為他們留下了太多的遺憾。早的時候,本傑明太老,黛西太年輕;晚的時候,本傑明太年輕,黛西太老。於是,他們倆只能在人生的中點相遇,儘管很短暫,卻度過了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時光。
後來因為女兒的出生,由於本傑明越來越年輕,考慮黛西無法照顧他和孩子兩個人,他去外面漂泊,不能看著自己的女兒一天天長大,但在漂泊期間,他經歷了很多,體驗到了更多的感受。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無力改變的,就接受它,以一種超然的心態去生活,只要生命活出意義,無需在意時間的長短。
生命有無限可能,去做你想做的事情
在本傑明很小的時候,母親奎妮就告訴他:“你永遠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本傑明從不抱怨自己逆生長的事實,也從未放棄對生活的熱情,他只去做他認為該做的事情。
本傑明最早只待在養老院裡,後來第一次和歐緹出去閒逛;對小黛西一見鍾情,兩人玩得很開心;在邁克船長的鼓勵下去酒吧,並追隨邁克船長遊歷歐洲;在冬宮旅館遇到初戀伊麗莎白,兩人互訴衷腸,相談甚歡;參加二戰,經歷了生生死死。
本傑明深愛著黛西,無論他們在一起的時間有多麼短暫,但只要在一起,他就真情實意地為黛西付出著;在女兒出生後,又毅然地離開,儘管心裡有太多的不捨。本傑明的逆生長,讓他與其他人的生命總是錯位的,他感受到的是非比尋常的孤獨,可是他依然活出了精彩的人生。
伊麗莎白年輕時游泳穿越英吉利海峽,但沒有成功。隨著年齡增長,她穿越英吉利海峽的夢想逐漸渺茫,但心裡的陰影卻揮之不去,她總覺得此後沒有做什麼事情,自己就這樣浪費著生命。在和本傑明聊天時,本傑明說:“沒有年齡限制,只要你能做到。”
後來,伊麗莎白成功穿越英吉利海峽,那時她已經68歲,當記者採訪她時,她這樣說:“凡事皆有可能。”
如果時間倒流,我們不能改變什麼。人的一生,取決於怎麼看待生命,怎麼經歷生命,怎麼感受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