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護理學院從事護理教育工作20年來,張俊娥教授一直秉承“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的理念,用心做事,潛心育人,根據學生的特點循循善誘,不斷鼓勵學生,激發學生的最大潛能,讓他們成為最好的自己。
關愛學生,激發潛能
張俊娥關心關愛學生,受到學生的熱愛和尊敬,同學們親切地稱她為“俊娥老師”。張俊娥擔任導學導師指導的一名男生,曾經到了大三仍有幾門課掛科,自認為畢業無望,無心向學。她獲悉後,主動與這名男生多次談心,用愛和耐心感化他、鼓勵他。最後,她和學生達成口頭契約:每次補考完和得知補考成績的時候,務必通知老師,由老師幫助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承諾到畢業之前一定要補考透過所有的課程。到了畢業的時候,這名同學如約通過了所有補考,拿到了畢業證,順利參加工作。2020年,他不畏艱險,馳援武漢,成了一名抗疫英雄。這名同學後來談起這件事時,感慨地說:“當時俊娥老師和我談心的時候,我感覺似乎突然有束光照耀到我身上,讓我感覺到無比溫暖和感動。我不想讓俊娥老師失望,唯有奮發學習,才對得起她對我的殷切期望”。
張俊娥在指導學生方面傾注了大量心血,無論工作有多忙,她堅持每週一次研究生組會,同時還定期邀請本科生參與到本碩博聯合組會中,不斷鼓勵學生大膽創新,追求卓越。她指導的3名碩士生任金穎、靳穎、楊猛組隊參加2018年第五屆中國研究生智慧城市技術與創意設計大賽,作為中山大學唯一一支創意賽隊伍進入決賽並榮獲三等獎,同時任金穎同學也獲得了2020屆優秀畢業生稱號和2020年中山大學優秀碩士論文。
張俊娥曾指導過一名少數民族專項計劃考入的研究生楊梅。剛入學時,楊梅同學比較羞澀,不夠自信,她不斷鼓勵該生,告訴她只要進了中大的門檻,大家就在同一條起跑線上了,不要往後看,要朝前看,不斷向前衝。楊梅同學堅定了信心,刻苦學習,勤奮鑽研,最終在護理學最好的中文期刊《中華護理雜誌》發表論文一篇,該論文在2021年5月還被編輯部推薦參加“2021年中華護理優秀論文遴選”活動。就讀期間,楊梅同學還獲推赴上海復旦大學護理學院參加第六屆CMB中國護理網研究生論壇,榮獲口頭彙報一等獎。
(來源:護理學院)
熱愛教學,成果豐碩
張俊娥從事護理教育工作20年,是同學們尤為喜愛的老師。同學們評價張俊娥的授課風格引人入勝,上課語言清晰,生動有趣,課件製作精美,能採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包括翻轉課堂以及辯論賽等,並結合授課內容精心準備多個案例進行教學,大大地提高了大家的學習興趣。她負責的《護理管理學》課程榮獲2018年全國醫藥學研究生精品課程(全國共10門);她本人曾兩次參加中山大學醫科本科教學中青年教師普通話授課大賽並榮獲三等獎;2015年她擔任領隊參加首屆全國護理學本科臨床技能大賽獲二等獎;作為課程負責人,她開發和建設的《護理管理學》慕課課程已在中國大學慕課網站上線,目前選課人數已經超過2000人。
張俊娥教授作為課程負責人,開發和建設的《護理管理學》慕課課程在中國大學慕課網站上線
(來源:護理學院)
(來源:護理學院)
潛心育人,潤物無聲
張俊娥堅持“四有”好老師的標準,堅持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課程思政效果顯著。在授課過程中她注重將該領域的最新進展、最新指南和證據,連同自己的研究成果融入教學中,以補充書本知識、拓寬學生視野,很好地啟發學生的科研意識和提升學生的專業價值感。同時,她不斷積累本科教學成果並申報各類科研專案和科普專案,注重本科教學與科研、社會服務相互轉化融合,增強本科生服務社會的意識和社會責任心。例如,她在講授《外科護理學》的“直腸癌病人的護理”時,結合自己對手術前後直腸癌造口患者進行質性訪談的研究結果以及對造口術後患者開展延續護理干預的效果進行講解,讓同學們深刻體會到腸造口患者術前承受的巨大壓力和術後面臨的諸多困難,同時也意識到造口專科護士在術前訪視和術後延續護理中發揮的重要價值。透過這樣的講授,她潛移默化地培養了本科生的專業認同感、價值感和自豪感。
(來源:護理學院)
傾注心血,引育新人
張俊娥非常注重對青年教師的引進和培養。2020年至今護理學院已成功地引進百人計劃人才5名。為了幫助她們儘快開展科研工作,她主動幫助她們和各附屬醫院相關科室溝通聯絡,搭建研究平臺,平時注意和青年教師,尤其是引進人才談心談話,幫助她們克服工作和科研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困難,促使她們儘快成長。有位海外在讀博士小雯感慨地說:“張院長親切、真誠地和我談心,努力地替我做各種考慮,感覺像個知心大姐姐,這也許就是中大的特點和氛圍吧,來這樣的大學讓我放心”。
張俊娥把愛爾蘭詩人葉芝的名言作為自己教學工作的座右銘:“教育不是把水灌滿,而是把火把點燃”。她始終堅持把愛融入教育、把心交給學生,用愛心去把學生的希望之火點燃!
來源:護理學院
責任編輯:譚詔遠
初審:王冬梅
稽核:陳詩詩
審定釋出:漆小萍
來源:同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