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結束的雲棲大會上,阿里表示將全球數學競賽金獎獎金將提升至5萬美元,總獎金也將大幅提升;同時,達摩院青橙獎獎金池將提升至3000萬元,明年開始每年獎勵30人,每人獎勵100萬元。
而青橙獎為人們所知就是這個獎項是專門頒發給中國青年學者的。今年青橙獎首度頒給國家重大科技任務的貢獻者,朱飛虎、韋東奕、陸盈盈等10名不超過35歲的優秀青年學者獲獎。
其實對於青橙獎來說,最初的兩屆一直被業內詬病,感覺某些獲獎者比較水,比如第二屆中的某美女教授,行內人士表示她的某些文獻無法復現。
而直到今年的這屆青橙獎才算得上實至名歸。其實因為這個獎項主要是給有潛力的科學界的年輕人,用來鼓勵他們在科學研究上的投入。特別是今年的評選更加偏重於關注基礎理論科學和新興交叉學科領域,並且首次在候選人中出現研究新型光電材料、天文望遠鏡、醫學大資料等領域的學者,而不像之前幾屆主要是AI領域的獲獎者。
對於青橙獎擴大規模,有人猜測是不是為了與騰訊的科學探索獎競爭年輕的科學研究人才。跟青橙獎相同,騰訊的科學探索獎也是2018年這一年設立,但是2019年晚一年才評選頒獎。
9月份的時候頒佈了今年的獲獎名單,跟青橙獎不同的是,科學探索獎的入選人數要多很多,每年獲獎者限制不超過50人,在5年之內能得到300萬的獎金用於科研。同時,年齡限制為45歲以下。今年的名單如下。
其實如果在學術界的話,科學探索獎的含金量要比青橙獎更高。不過幾年因為青橙獎獲得者有“韋神”,所以變相的拉高了青橙獎的地位。
而對於這些獎項的評選,其實也有網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雖然評獎都很公正,但是由於評委未必是某些行業的內行,對於很多學術和科研上的東西可能只是聽聽而已,而且此類科學研究,隔行如隔山,非內行的評委只能是看個門道,在很多情況下根本無法評價具體某個評選者的成績,所以就出現了,內行覺得水,外行覺得挺給力的情況。
但是無論怎樣,這兩個獎項都是為了中國的基礎學科打基礎的,對青年科學家的投入也讓他們為國家的未來看到希望,對基礎學科的投入越高,對年輕學者的投入越大,未來的科技才能基礎打得更牢固,這樣也許就不會出現許晨陽那種從北大離開重回麻省理工的科學家。
當然也許在他眼裡是科技無國界,但是現實中所有的一切都是有國界的,也許在他的口中,他在麻省理工能夠更舒心地搞科研,也許可以任意地評價大學、科研水平、研究方法,但是絕大多數中國人不會讚揚他,而會唾棄他,因為從主觀上他還是想離開的,至於原來培養他成才的地方,他的心中未必會在乎。
圖源網路侵刪
原創不易 如有轉載望註明出處
點贊+關注+收藏+轉發是對作者最好的鼓勵,創作不易謝謝+個關注
特別懇請大家能在讀文之後,幫我點個關注,圖文難做,最需要的就是粉絲的閱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