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雙11已經來到第13個年頭了,還記得前幾次雙11是什麼樣子嗎?說是雞肋也不為過,有提前漲好價再降價的,有搞複雜奇怪的規則和遊戲的,有費盡心思拉人湊單做數學題,結果買下來便宜不到幾塊錢,甚至有的還比平時貴,只是想趁雙11買個打折商品,省點錢,怎麼就這麼難?
這些“慘痛”經歷相信大家都遇到過,電商們似乎已經忘記了當初造節的初衷。但一切,在今年迎來了一個轉折點。在網際網路行業被敲打、被規範、被正確引導後,行業競爭開始變得公平起來。在新的形勢下,雙11各大平臺就不再是互相對標,玩套路,而是真正以消費者為本,迴歸到為消費者省錢的初心。
先看阿里,今年雙11就有了很大的改變,不再是以平臺或商家為主,而是更注重消費者體驗。比如推出商品急速退款服務,假如使用者對商品不滿意退款,就會跳過商家,由平臺審批,這對消費體驗是個巨大提升。還有降低滿減門檻,提前活動開啟時間等動作,很顯然阿里今年更加以消費者為本,“變”與“不變”都以消費者體驗為標尺。
再來看京東,不僅在原有的保價、放心換等優勢服務的基礎上進行升級,還在即時配送上玩出了新花樣,進一步加強了平臺“快”的屬性。依靠自建供應鏈能力,上線了“小時購”業務,使用者下單後,即可匹配最近的配送中心,加快商品運轉速度。同時對數碼家電產品進行為期30天的保價,在這個週期內只要商品產生差價,都一律由平臺承擔,鞏固了自身在這一領域的優勢。
而唯品會則是將“正品、特賣和服務”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這次雙11不僅配備了全球超2000名專業買手,還都是品牌直接授權或是跟一級經銷商合作,透過在供應鏈上發力,為廣大消費者提供了大批高性價比的熱門正品大牌。
就拿歐萊雅來說,透過唯品會的極簡供應鏈,原本15天的流通期最快可以縮短為2天,清除了中間商的層層加價。在10月19日開始的唯品會歐萊雅超級大牌日上,雙方聯合推出了多款“超級套”大幅放價超50%以上。其中,歐萊雅黑精華套裝更是成為了現象級爆款,平均兩秒鐘賣出一套,兩個小時賣出近4000套。
不難發現,往年雙11劍拔弩張的氛圍不見了,今年各大平臺更多是在修煉內功,不再聚焦於外部的競爭。這時候比的是誰的供應鏈更強,使用者粘性更高、服務更好,這不管是對於消費者還是商家來說,都是一場雙贏的局面,一個新的電商時代正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