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思認為,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顯性的著眼點往往更多在於“有什麼資料”和“資料有什麼用”,這個本身沒什麼問題,企業首先的切入點一般都是資料資產和資料應用場景的盤點。但是,在資料戰略實施階段,從戰略層面就很容易忽視建立資料標準的重要性。
什麼是企業的資料標準?
資料標準是進行資料標準化的主要依據,一套完備的資料標準體系可以建立底層資料的互通性,是開展資料標準管理工作的基礎,也就是企業各個資訊系統間的“書同文,車同軌”。
資料標準管理體系包含哪些要素?
卓思表示,典型的資料標準管理體系,包含統一的標準資料標準分類、標準定義、資料標準命名與編碼規範、資料標準制訂與執行策略,以及配套的資料標準管理流程,並透過標準管理平臺進行統一維護、釋出和落地。
1、資料標準定義規範。
資料標準定義規範包括資料標準定義、資料標準分類以及資料標準的命名與編碼規範。資料標準定義包括資料標準構成的業務屬性、管理屬性和技術屬性;資料標準分類包括業務術語標準、資料元標準、參考資料標準、主資料標準、指標資料標準。
資料標準型別及屬性關係
2、資料標準分類定義。
資料標準分類包括:業務術語標準、資料元標準、參考資料標準、主資料標準和指標資料標準五類,各型別的資料標準在使用通用標準屬性的基礎上也包含若干擴充套件屬性,以滿足對本型別標準特殊內容的描述。
3、資料標準的制定。
1)從資料標準管理有效性出發,只有其中最關鍵最有價值的資料應制訂資料標準。基於對資料在支援業務執行、決策支援等活動中的重要性分析,建議遵從以下資料標準的原則:
a)外部要求:經國際、國家或行業正式釋出的資料規範,以及監管部門管理指引、監管統計明確要求的資料規範,應制訂相應的資料標準。
b)內部發文:已經在企業內部發文進行明確要求的資料規範,應制訂相應的資料標準。
c)多系統共用:跨系統、跨部門多次使用的資料和程式碼,應制訂相應的資料標準。
d)分析類源資料:管理分析類系統中必須用到的指標資料和程式碼,應制訂相應的資料標準。
2)資料標準設計原則。資料標準化是研究、制定和推廣應用統一的資料分類分級、記錄格式及其轉換、編碼等技術標準的過程,資訊標準的制定要求適合一定時期經濟、社會和科學技術發展階段,併為社會所公認、以法規形式推行,容許週期性修訂和更新。同時,資料標準也需要利於實現不同層次、不同部門資訊系統間的資訊共享和系統相容。因此在制定和執行過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則,以保證其有效性及權威性:
4、資料標準的落地執行。
1)資料標準的落地執行策略。資料標準的落地應平衡階段性工作的投入與產出,保障邊際效益最大化。
2)資料標準落地執行方式。為實現跨系統間的資料貫通,需要各資訊系統執行統一的資料標準規範,實現資料標準規則在各資訊系統的落地應用,即資料標準在資訊系統中的貫標。業務落標是根本,系統落標做保障。
3)資料標準流程管理。企業進行資料治理時,除了需要構建資料本身的標準原則,還需要對資料標準流程進行管理。資料標準作為資料治理的一部分,因為涉及範圍廣、業務複雜、資料繁雜,所以落地過程要做好充分的影響評估。
卓思認為,資料標準的建立,看上去並不像資料的應用場景那麼炫酷,但卻是企業在數字化轉型戰略實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資料標準是資料全生命週期質量控制的機制保障,貫穿了資料採集、儲存、分析、應用的全過程,只有建立一套完備的資料標準體系,才能更好地管控資料質量,支撐更深層級的資料應用。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如果不能把建立資料標準提高到戰略高度,那麼資料應用的結果往往是無效甚至是誤導性的。
宣告:本文為廣告資訊,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有違規或侵權,請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