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問古代哪位詩人的成就最高?大家一定會爭論不休,但如果問古代哪位詩人為會吃?估計大家都只有一個答案,那就是“出得了朝堂,入得了廚房”的食神蘇東坡了!論一個吃貨的自我修養,我只服美食家蘇東坡。你以為他只是一個詩人,其實寫詩詞只是他的副業,甚至副業都算不上,最多隻能算是他的興趣愛好!事實上,他樣樣兼修,是各行各業以及全領域的天才選手,他會釀酒;懂醫術,還寫出了天下三大行書中的《寒食帖》;懂繪畫,一幅木石圖拍賣直接成交四億;他是個美食家,除是愛吃,還特別會吃,他發明的菜品就多達六十六款,並且留傳至今!當然他成就最高還是在文學上,他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宋四家”之一,豪放派主要代表。
如果你再深度瞭解他,你可能會發出驚歎聲。別人的人生是起起落落,蘇東坡的人生是起起落落落落落。
他的職位是上到中央教育部長,下到民間自衛隊副隊長,可到最後卻死在被貶的路上!別看他的命運好像好悲慘,其實他是一個可愛到爆的逗比。今天我們就帶大家一起走進吃貨蘇東坡的一生!
看古今中外名人往事,尋滄海桑田歷史遺珠,大家好,這裡是世界名人榜!
說起蘇東坡,大家都耳熟能詳,其實蘇軾才是他的正名,別稱蘇東坡、蘇仙,(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畫家、醫學家、美食家等!
他的人生就是高開低走!
高開,是從哪裡高開呢?
從北宋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高開,那一年,在大宋帝國的都城開封府,一個身穿朝服的判卷老師在貢院內倒吸一口涼氣,繼而搖頭苦笑----他被一份考卷擊敗了。
這是判卷以來讓他為最激動的一份卷子,作文題目叫做《刑賞忠厚之至論》,行文極具文采,觀點清新脫俗,見解獨到深刻。其中最出彩的是此篇文章的旁徵博引,顯示出其讀書之深之廣,但正是這點,讓判卷老師陷入了抑鬱。
因為其中一個“皋陶殺人”的典故,這位判卷老師竟然不知道。俗語說後生可畏,考生比老師懂得多,也並不稀奇。但是這卻足以讓這位判卷老師崩潰,因為他是梅堯臣——宋詞的開山鼻祖,《新唐書》的編纂者。
皋陶殺人的典故是講帝堯救人,讚揚君主慎刑愛民,別人不知道也就罷了,作為為國家編寫史書的教授也不知道,這就不是單純的學識修養問題了,而是業務能力問題。
心急如焚的梅堯臣恨不得立馬回家翻書查典故出處,但在宋代,一旦進了貢院批卷,就與世隔絕了,吃喝拉撒只能在貢院裡面,直到公佈了錄取名單,才能重獲自由。
不過還好,貢院裡面還有一個人一定能告訴他出處,這個人是新唐書主編,也是此次的主考官歐陽修。
一臉慚愧的梅堯臣端著這份卷子來到歐陽修的面前,說道:這份卷子尤為精彩,其中用的“皋陶殺人”典故更是貼切至極,可惜我才疏學淺,並不知道出處。
歐陽修瞬間來了精神,展開卷子細細品讀,然後笑了:這種文章,肯定是曾鞏寫的啊。
梅堯臣聽完更受打擊,歐陽修是自己的老朋友,曾鞏是歐陽修的學生,自己學識還不如朋友的弟子。
但求知心切的他繼續問道:可否現在就揭開典故出處?我這兩天睡不著覺,苦思冥想,如鯁在喉啊。
梅堯臣幾近懇求的盯著這位當朝第一博學之人,可他萬萬沒想到,歐陽修得意的表情突然消失,突然深深嘆了一口氣。
接著,他擺擺手,笑道:聖俞(梅堯臣)啊,出處肯定是有出處的,可惜……我也不知道啊。
但是張榜之日,試卷的糊名依次去除,認主歸位,歐陽修才發現自己錯了,文章的作者不是歐陽修親自培養的曾鞏,而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二十一歲年輕人,叫做蘇軾。
梅堯臣見到蘇軾,問出了那個困惑已久的問題。
蘇軾告訴他,不知道是正常的,因為那個典故,是他編的。
梅堯臣聽完心裡一沉,這個年輕人雖然文章寫得好,但這麼嚴肅的考試怎麼能胡編亂造?
但蘇軾接下來的解釋,不僅打消了梅堯臣的疑慮,還顛覆了梅堯臣的認知。
蘇軾說:雖然是我編的,但這個典故肯定是歷史上發生過的。
梅堯臣眉頭皺在了一起,沒有史料,你怎麼知道發生過?難道你穿越過?
蘇軾似乎猜出了考官的想法,他繼續說:《孔融傳》裡說,曹操攻下鄴城,將袁熙的甄宓許配給兒子曹丕,但一直擔心別人說三道四。最愛說三道四的孔融上書暗諷:曹公不必擔心別人亂說,當初周武王滅了紂王,把紂王妃子妲己也嫁給自己的弟弟。
曹操高興地問:“這典故哪裡來的?”
孔融說:“是我自己編的,當朝能做出的事情,想必其他朝代也能做出來。”
蘇軾繼續說:皋陶殺人、帝堯救人,是講君主慎刑愛民,當朝君主聖明能做出來,想必古代帝堯也能做出來。
這位被洗腦的判卷老師回去後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便告訴了主考官,年近半百的歐陽修反應激烈,激動的拍了桌子,連連感嘆:這個小子太會讀書,太會用書了。
沉思片刻,歐陽修給出了一個篤定的預言:此子的文章,以後必定獨步天下。
蘇軾從此便受到歐陽修的極度欣賞,在第一文豪歐陽修的孜孜不倦的誇讚下,蘇軾成了京城家喻戶曉的明星。
其實,被歐陽修誇成明星不僅是蘇軾自己,而是蘇軾全家。
那年科舉張榜後,所有洛陽群眾陷入震驚之中,倒不僅是驚訝於蘇軾考場的自創“皋陶殺人”,而是蘇家的學霸滿門,俗話說五十歲進士,五十歲考上進士都算年少,但讓人抓狂的是蘇軾和弟弟蘇轍首次考試就雙雙金榜題名,一個21歲,一個19歲,就算合起來也才40歲;而且兩人都考進了前五名;更氣人的是,歐陽修說帶他們來京考試的老爹蘇洵,也是個學霸,文章不在二人之下。
從此之後,蘇軾聲名大噪。他每有新作,立刻就會傳遍京師,家喻戶曉。當父子名動京師、正要大展身手時,突然傳來蘇軾蘇轍的母親病故的噩耗。二兄弟隨父回鄉奔喪。嘉祐四年守喪期滿回京,嘉祐六年,蘇軾授大理評事、籤書鳳翔府判官。
治平二年,蘇洵病逝,蘇軾、蘇轍兄弟扶柩還鄉,守孝三年。三年之後,蘇軾還朝,震動朝野的王安石變法開始了。蘇軾的許多師友,包括當初賞識他的恩師歐陽修在內,因反對新法與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見不合,被迫離京。朝野舊雨凋零,蘇軾眼中所見,已不是他二十歲時所見的“平和世界”。就這樣,未等蘇軾在朝野完全伸展他的抱負,展露他的拳腳時,他已經被逼退到了政局的角落。
之後的蘇軾仍倔強上書,向皇上提出新法的弊病,惹怒了王安石,於是蘇軾自請離京,離開了他年少時期心心念念大展身手的政治朝野。
元豐二年,四十三歲的蘇軾調任湖州知州。上任後,他即給皇上寫了一封《湖州謝表》,其間個別句子被新黨們過分解讀,又從蘇軾的大量詩作中挑出他們認為隱含譏諷之意的句子,一時間,朝廷內一片倒蘇之聲。這年七月二十八日,蘇軾上任才三個月,就被御史臺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師,受牽連者達數十人。這就是北宋著名的“ 烏臺詩案”。
烏臺詩案這一巨大打擊成為蘇軾一生的轉折點。新黨們非要置蘇軾於死地。救援活動也在朝野同時展開,不但與蘇軾政見相同的許多元老紛紛上書,連一些變法派的有識之士也勸諫宋神宗不要殺蘇軾。王安石當時退休金陵,也上書說:“安有聖世而殺才士乎?”在大家的努力下,這場詩案就因王安石“一言而決”,蘇軾得到從輕發落,貶為黃團練副使。
雖然他一直叫苦,一直嘮嗑、就一直苦。最後竟被貶到流放僅次於滿門抄斬低一等罪行的儋州。但他並沒有自暴自棄,每到一個地方,他事必躬親,都做出了令人稱讚的功績。
如果把蘇軾的一生的足跡標在地圖上,你會發現他的足跡遍佈大江南北,北至北京,南至南海、西到川渝,東至蓬萊。
這行程啊李白看了會沉默,徐霞客看了會哭泣。
可以說蘇東坡的後半生都是“欠貶”的。不是被貶,就是在被貶的路上!
但好在他的心態好,被貶到哪,就玩到哪,吃到哪!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吃飽!
偶爾再來點燒烤,沒有什麼是吃一頓解決不了的! 實在不行就吃兩頓。
到過無數個“遠方”,每個都覺得是故鄉。
這位舌尖上的美食家,是如何把下半輩子的日子過成詩的?
也許啊在吃貨的眼裡,美食才是真愛,前途啊只是意外。
蘇東坡這輩子啊,唯一拿得起放不下的只有筷子。
蘇東坡被貶惠州時已經是年近六旬,也許是因為吃貨的本性,他化悲憤為食慾,傷心欲“嚼”,寫下“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看得比別人開,吃得比別人嗨。
在被貶海南之後,為了尋找美食,竟然因為太過飢餓,大文豪蘇東坡竟然做出了這種事情,他居然將黑手伸向了島上的海鮮:生蠔。
他發現:半熟時就著酒吃,或者是烤著吃特別好吃,生蠔就酒,越喝越有。
於是趕緊寫信給兒子,還讓他千萬不要告訴別人。
所以,撫平他傷口的不是時間,是生蠔、荔枝、東坡肉,據說中國的菜品當中有六十六道,都是因他而起。
“廚神坡”的代表作有東坡三味:東坡肉、東坡魚、東坡肘子。
除了硬菜還有小菜:東坡豆腐。
這是“廚神坡”在湖北上班的時候發明的。
那菜有了,主食也不能少啊。
麵點:東坡餅。
東坡做飯時還進行了美學思考,仿照太極陰陽魚熬製出了“東坡羹”,真是一人撐起了一桌菜。
當你明白蘇東坡是一個吃貨時,你再來看他這首詩啊就會越讀越下飯啊。
竹外桃花三兩枝,好吃。
春江水暖鴨先知,好吃。
蘆蒿滿地蘆芽短,好吃。
正是河豚欲上時,好吃好吃好吃。
都說行行出狀元啊,咱們蘇東坡是行行做狀元。
在各個領域是全面開花,
做利國利民的事情,吃暖心暖胃的食物。他會釀酒、會開藥方,開辦了中國最早的公立醫院,親自坐診了三年,一不小心就寫出了天下三大行書之一的《寒食帖》。
論文學,他名列唐宋八大家,裡面還有他爹和他弟,真是眉山生三蘇,草木盡皆枯。
在書畫方面,一幅《木石圖》值四億。
他自編自導的《定州秧歌》傳唱至今。
培養出海南歷史上的第一位舉人,
還有走到哪就修到哪的水利工程師,被譽為“工程蘇”,在十四個城市做過地方官,並頗有政績,是真正的時間管理大師!
除此之外,他還造出了各種梗和成語,堪稱是骨灰級的段子手。
不僅如此,他還是北宋文壇的“CP狂魔”,
在寫詩方面,他和黃庭堅並稱“蘇黃”;在寫詞方面,他和辛棄疾並稱“蘇辛”;在散文方面,他和歐陽修並稱“歐蘇”!
他對第一任妻子王弗愛得非常深沉,可惜紅顏薄命,二十七歲便香消玉殞。
十年後的某一夜,蘇東坡做夢,夢見了王弗坐在窗前梳妝打扮,兩人一見面時相看無言,醒來之後,蘇軾含淚寫下了傳頌千古的悼亡詞: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遠處話淒涼!
思念弟弟,他寫下了千古名篇:《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在廬山,他悟出:“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哲學。
在杭州,他寫下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現在成了杭州最好的廣告語。
在黃州,他寫下:“大江東去,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及《赤壁賦》等千古名文,陰差陽錯成就了黃州赤壁的美名。
在最後一次的調任途中,他最終卒于歸途,享年六十五歲。
從意氣風發一展宏圖的少年到最後客死他鄉的悲慘結局,蘇軾這一生跌宕起伏,感受到了人生無常世間冷暖,但因為他的豁達,“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的灑脫,他樂得其所,留下了燦爛宋詞的無數佳作。
這就是蘇東坡,喜歡他看淡一切的釋然,喜歡他入世而又脫俗的智慧,那種明亮而又不刺眼的光輝。
蘇軾筆下是人生感悟,是深刻的哲理,也是富宋的寫照。
他貶謫的一生是悲苦的,但他卻用當地的美食裝點了人生,他又能夠企及食材,溫暖了生命中的苦難,他在悲劇的人生旅途上綻放出了不一樣的煙火。也為中國人今天的餐桌增添了幾道不尋常的美味!這樣的蘇東坡誰不喜歡呢?
你喜歡這樣的美食家蘇東坡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能把影片看到最後的,一定都是真愛了,來個三連吧,謝謝!這裡是世界名人榜,我們下期節目見!謝謝大家,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