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既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也是中國絲綢史上最為燦爛的一個篇章,無論產量、質量和品種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絲綢的對外貿易也得到巨大的發展,不但絲綢之路的通道增加到了三條,而且貿易的頻繁程度也空前高漲,絲綢的生產和貿易為唐代的繁榮做出了巨大貢獻。
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位於高昌城北兩公里,被稱作“地下歷史博物館”。阿斯塔那出土的各種織物,尤其是在彩色斑斕的織錦上織出漢字,是漢至魏晉時期織物上常見的作法,當然這些精美的織錦產於內地。
胡王錦
隋
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古墓出土
“胡王錦”是具有濃厚民族特色、典型對稱形式的聯珠紋代表作,沿襲漢代絲織品設計紋樣中納入漢字的特點,在適當的位置書漢字“胡王”,因而得名“胡王錦”。
“胡王錦”的藝術特色不僅僅是應用了對稱形式,而是按照畫面意境構思的需要,營造出一種典型環境下的特殊藝術氛圍,讓我們把記憶拉回遙遠的中世紀的西域:一隊滿載絲綢的商隊,伴隨著單調乏味的叮咚駝鈴聲,行進在茫茫沙漠中,每當來到一個水草豐茂的絲路驛站,疲憊不堪的商賈總要好好憩息並籌措糧草以備再行。牽駝人首要的任務就是趕駝群去河邊,讓駱駝喝個夠,並儲水於胃囊中。
“胡王錦”上的主題形象就是牽駝飲水歸來定格的鏡頭,夕陽西下,胡裝打扮的牽駝人,讓駝飽飲後行進在湖邊的路上,放聲高歌家鄉的胡曲,自由享受休閒,金色的湖面上顯現出他們的倒影,天、水、人、駝和大自然融合在一起。人駝下方書寫漢字“胡王”兩字,點明主題。“胡王錦”的底色採用了和沙漠環境相仿的粉黃色,人駝均採用剪影處理,摒棄了一切繁縟細節,通用明度較低的綠色,輪廓周圍用鮮明的桔色勾勒,營造出最後一抹霞光灑在人駝身上的氛圍,抒情和諧的氣氛,藝術構思的巧妙,色彩處理的合情理性,給人留下過目難忘的記憶和輕鬆愉悅的美感享受。
狩獵紋印花紗
唐
長56釐米,寬31釐米
1968年新疆阿斯塔那出土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藏
吐魯番地區隋唐古墓出土的眾多絲織品中,有兩款以狩獵場面為素材,採用散點式排列的印花紗絹,古代西域的先民多是“逐水草而居”,草原民族把放牧、狩獵等這種自己熟悉的勞動場景,如實地寫進畫中,描繪在服飾布料上,自在情理中。狩獵印花紋紗就是遊牧民族生活場面的寫照:有騎士彎弓欲射,有揚鞭策馬緊追野兔,有手持套繩從馬背上居高臨下拋向獵物,人物形象各不雷同,射獵場面此起彼伏,穿插其中的叢林、小草、展翅翱翔的獵鷹,塑造了一幅動靜對比、錯落有致、張弛結合的畫面,留給人以無限遐想。
另一件琥珀色的狩獵紋夾纈絹則是鏡頭拉近的全景。身著翻領對襟胡裝,腰繫佩劍的西域騎士,頭髮豎起,眼睛圓睜,雙腿緊夾馬腹,箭在弦上待發,一派緊張而精力集中的神態;坐騎如風馳電掣,馬尾擰作花結,纓絡隨風飄起;獵物是頭張牙舞爪、撲向獵人的猛獅,大有你死我活的緊張氣氛,山石草叢中尚有奔跑的野兔和緊追不捨的獵犬。作者用白描手法,寥寥數筆勾畫出山石草叢,人物動態神韻,烘托出驚心動魄的狩獵場面,氣韻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