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南陽日報-龍騰南陽
蠶業生產是中國一個古老的產業。歷史文獻最早的記載是先秦古籍《皇圖要覽》中“伏羲化蠶”一說。
去年以來,中國先秦史學會南陽古文明研究與保護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張銀河等人,在野外考察古巖畫時發現80多個石雕蠶,並及時撰寫出《南陽巖畫與柞蠶文化研究》一書,在更大規模和地上實物方面,為我國“伏義化蠶”的史前文明研究,提供了最有力的佐證,將中國柞蠶養殖的歷史推前到6500~7000年。世界蠶學遺傳育種專家、中國工程院唯一研究蠶學的院士向仲懷先生對此給予肯定,為張銀河這部考古發現的專著題寫了書名。
史料記載與考古發現“伏羲化蠶”
有關先秦《皇圖要覽》等古籍記載“伏羲化蠶”的文獻,早已有之。從字面上講“伏羲化蠶”應該包括兩層含義:一是伏羲時代,已經開始重視野生蠶(柞蠶)的開發利用。二是伏羲時代,為了激發氏族對柞蠶業的重視,開始出現大規模製作蠶圖騰現象。
張銀河說,中國近數十年的考古發掘文獻記錄,關史前蠶業現象在我國多地均有發現。
1960年,山西芮城西王村的5000年前仰韶文化晚期遺址中,發現了一個陶製的蠶蛹形裝飾。陶蠶蛹長1.8釐米,由6個節體組成。
1973年與1977年,我國考古工作者曾分兩次對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進行發掘,出土了石紡輪和兩隻牙雕小盅。小盅外壁雕刻有編織紋和四條蠶紋的一圈圖案。出土文物資料告訴我們,大約在距今5000年以前,我們的祖先就開始利用蠶絲作為紡織原料了。(圖1)
1974年,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下王崗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出土的距今6500年前左右的陶蠶(圖2)。
1980年,在河北正定南陽莊5000年前仰韶文化遺址出土了兩件陶蠶蛹,各長2釐米,腹徑0.8釐米,據鑑定,這是對照實物仿製的家蠶蛹,其形制同芮城西王村遺址的陶蠶蛹十分相似(圖3)。
1984年,在發掘河南省滎陽青臺村一處前仰韶文化遺址時,發現了距今約5500年的絲織品和10餘枚紅陶紡輪。這些絲織品實物大部分放在兒童甕內,用作包裹兒童屍體,大都粘在頭蓋骨上。絲織品除平紋織物外,還有淺絳色羅,組織十分稀疏。《綱鑑易知錄》載:“伏羲氏化蠶桑為蟪帛。”《陳州府志·太昊伏羲氏》載:“化蠶桑為繐布,給其衣服。“蟪帛”“繐布”,即用蠶絲織成的喪服。
2020年,山西省運城市夏縣師村文化遺址,出土了距今6000多年的石雕蠶(圖4)。
2020年,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雙槐樹遺址,出土了一件與絲綢起源有重要關聯的最早家蠶牙雕藝術品(圖5)。正在吐絲狀態牙雕家蠶的發現,實證了5300多年前的中原地區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備的農桑文明形態。
2020年,在南陽市臥龍區蒲山鎮黃山村新石器文化遺址,出土了距今5000年左右的獨山玉蠶(圖6)。
但是,此前的考古學成果,能夠直接證明最早的伏羲前後時代與蠶有關的實物,大多是地下文物。如今,在南陽發現的巖畫中有眾多石雕蠶圖騰、蠶室等,形成系統證據鏈,這是不可多得的一項重大文化發現,為中華文明自信提供了有力支撐。
蠶圖騰的發現經過與形狀
2020年7月8日,張銀河與文友張建國、藍成雲在南陽考察巖畫時,在該市所屬南召縣石門鄉竹園村一個山坡上,首次發現一個由六節石雕組成的蠶圖騰。
此後,張銀河與中國先秦史學會南陽古文明研究保護中心主任白振國及文友張長運、孫保瑞等,透過四五個月的考察,在南陽市所屬南召縣、臥龍區、方城縣、唐河縣、鎮平縣等縣(區)發現80多個蠶圖騰。
這些圖騰基本特徵是由六節花崗岩或麻石雕鑿而成,也有一些石頭中間雕刻上槽痕看上去是六節,這與柞蠶的模樣十分吻合。
在這些蠶圖騰中,最小的是在南召縣皇后鄉王村發現,有70釐米長(圖7);最大的是在南召縣皇后鄉分水嶺村和南召縣石門鄉孟山村發現的,均達到16.5米長(圖8);在南召縣石門鄉竹園村發現的蠶圖騰,有15米長(圖9)。這些石雕蠶圖騰,均有頭有尾。
張銀河還發現,石雕蠶圖騰與南陽柞蠶蛹(圖10)及甲骨文“蠶”字(圖11)(圖12)六節形狀基本相同,並且多數石雕蠶圖騰上刻有星象、女陰等。如在南召縣石門鄉孟山村山坡上的六節雌性蠶圖騰16.5米長,身軀最寬處3.3米,頭部高2.6米,身體上刻有6個形象的女陰;雄性六節蠶圖騰身長14.6米,身軀最寬處1.8米,頭部高3米(圖13)。
張銀河說,由於年代久遠,其中一些柞蠶圖騰殘損嚴重,只留下部分身節。但從遺留下來的雕件上,依然可以看到柞蠶頭像或帶有星象的部位。如皇后鄉王村山坡上殘損的六節蠶圖騰(圖14);南召縣城郊鄉廟嶺村殘存下來帶有星象的蠶圖騰(圖15)(圖16)等。
張銀河查詢大量歷史資料後研究認為,蠶圖騰等巖畫是新石器時期伏羲女媧時代的產物,是人類早期為柞蠶養殖服務而產生的一系列文化現象。並撰寫了一部30多萬字、500多幅照片的考證專著《南陽巖畫與柞蠶文化研究》,由河南大學出版社出版。張銀河在這部著作中認為,伏羲時代,人口繁衍是個大問題。而源於野生蠶的柞蠶繁殖能力極強,一隻雌性柞蠶一次可繁殖140~200只,而且迴圈往復、生生不息,於是柞蠶便成為人類的崇拜物件,不僅進行人工的柞蠶養殖,而且對它進行神話,在能長久儲存的石頭上雕刻它的形?並祭祀。
《中國蠶業區劃》記載,世界上最早出現可以巢絲的繭源於柞蠶。世界上有柞蠶生產的國家為數不多。我國柞繭量佔世界80%左右,主要分佈於河南、山東、遼寧、黑龍江、陝西等省(區)。河南南陽淺山丘陵地帶、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是主產區,三地產繭量約佔全國柞繭總產量的70-80%。
柞蠶圖騰為什麼在南陽一帶大規模出現?張銀河認為,這與以下原因有關:一是柞蠶的化性與光照關係密切,南陽地理緯度適宜。竺可楨曾說:“在埃及、印度、希臘、中國歷史上,天文學知識之應與發展,均可溯至遠古。蓋在北緯30度左右,無論人民之職業為漁獵、亦牧或農耕,若不知一歲中寒暑雨腸之迴圈,則衣食住行均將發生問題”;二是年日照時數、平均氣溫、氣候比較適宜。南陽地區處於北亞熱帶向暖溫帶的過渡地帶,屬於典型的季風型大陸半溼潤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4.4℃-15.7℃,年平均日照時數1900-2100小時,年無霜期225天-240天;三是南陽柞坡自然資源比較豐富。養殖柞蠶的飼料主要是被譽為植物活化石的櫟類植物,而1983年統計,南陽原有可供養蠶的皮櫟、麻櫟、槲櫟、青?等櫟類植物831萬畝,僅南召縣能養蠶的柞坡就有179萬畝,是有名的“中國柞蠶之鄉”。
張銀河還認為,南陽是中原人類發祥地,早在五六十萬年前就有“南召猿人”(圖17)(圖18)(圖19)在此居住和生活。今天“南召猿人”所處位置的山坡上,仍然長滿櫟樹林。而且,在南陽已經發現的100多處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還發現有數以百計的紡輪。
2021年2月25日至3月7日,吉林大學考古學院教授、中國考古學會舊石器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動物考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陳全家會同河南省考古研究院、南陽市考古研究所,聯合對南召縣境內進行舊石器考古調查,還發現有價值的舊石器近400件(部分石器20圖)。
1.端刮器;2.石核;3.直刃刮削器;4.完整石片;5.鑽器;6.鋸齒刃器;7.凹刃刮削器;8.凸刃刮削器;9.石核;10.完整石片
《春秋地理考實》記載:“繒國、繒關在今河南省方城縣境內”。《辭源》載:“繒,乃絲織品的總稱”。南陽是兩千多年前張騫岀使西域透過“絲綢之路”傳播中原文明後被封博望侯之地。2008年5月被評定的我國135座歷史文化名城,南陽以“中國古絲綢文明的源頭之一”等三項入圍。在兩千多年前的《山海經》《詩經》等經典著作中,也有許多關於南陽植桑、養蠶、繅絲的記載。
但是,在此之前南陽區域除了在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發現有大量漁墜、紡輪之外,長期以來缺乏其他的系統證物。
專家建議蠶圖騰等保護刻不容緩
南陽目前發現的蠶圖騰,不僅形象栩栩如生,而且數量較大,遍佈面廣,是國內外至今不可多得的地上文物。在南陽發現蠶圖騰的地方,還存在大量男女生殖巖畫、壇狀巖畫、星象巖畫、網狀巖畫、石室巖畫、動物巖畫等。
2020年11月7日、23日,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常務副院長孫小淳教授兩次組織專家學者實地考察測量後認為,該類遺址為古代星象圖,初步推測部分壇狀巖畫形成於新石器時代,“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中國最早的天文臺,學術意義重大”。建議地方政府相關部門提供保護措施(圖21)。
伏羲是我國史書記載中的創世英雄、人文始祖,但由於時代久遠,被人們認為是神話傳說人物。數十年來,中國眾多考古發現,其人其事其時代是存在的。南陽眾多蠶圖騰石雕巖畫的發現,或許成為“伏羲化蠶”最有力的證據。因此,筆者又特意電話採訪了張銀河、白振國及南陽理工學院教授、巖畫專家孫保瑞,他們建議:
一、10多年來,我國政府根據世界經濟形勢,結合“絲綢之路”的獨特優勢,及時提岀了“一帶一路”的發展倡議。事實證明,符合我囯的國情和世界經濟發展需要。南陽蠶圖騰的發現,不僅為我國地上文物考古提岀了新的要求。同時,也為中國“絲綢之源”的發展提供了文化自信,意義重大。因此,希望相關部門積極組織專家隊伍,對南陽以蠶圖騰為主的巖畫進行全面系統地深入考察和認定。使其及早成為絕無僅有的國家級、世界級文化遺產。
二、根據南陽土地資源調查資料表明,生長柞樹的地方,多為丘陵山地,除了早期生長大面積柞樹和後期植入松樹柏樹,並不適合其它植物和農作物生產。目前,面臨最嚴重的問題是一些地方為了發展經濟,開山炸石,粗暴開發。因此,當務之急是建議相關部門應該採取積極有效措施,及時對南陽蠶圖騰為主的巖畫進行保護。
三、柞蠶賴以生存的柞類植物,在六七千萬年前就是植物的主要組成部分。南陽原有800多萬畝,後因造田、修路、建房、砍柴、兼植其他林木和開山炸石等因素,正大量減少。從生態建設角度,對這些樹木中的“活化石”與柞蠶圖騰巖畫一樣,應該給予充分的重視和保護。
科技日報記者 喬地
本文來自【南陽日報-龍騰南陽】,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