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十大祠堂,喜歡這樣有底蘊的古建築
1、韓文公祠(韓愈紀念館) AAAA
潮州韓文公祠是潮州八景之一“韓祠橡木”的所在地。也是目前國內儲存最完整、歷史最悠久的紀念唐宋八大家之一韓愈的祠宇。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韓愈,字退之,因自稱郡望昌黎,又名韓昌黎。他是我國唐代著名的文學家、哲學家,也是一位對後世頗有影響的教育家。作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韓愈以自己傑出的創作實踐,一掃六朝以來蘼麗的文風,開創了中國散文史上一個輝煌燦爛的時代,並且對後代產生巨大和深遠的影響,故世人讚頌其是“文起八代之衰”。韓愈公元768年出生在河南省孟縣一個有著濃厚的儒家正統思想和文學氣氛的小官吏家庭裡。
2、陳家祠 AAAA
陳家祠堂坐落於廣東省廣州市中山七路。陳家祠堂又稱“陳氏書院”,始建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光緒二十年(1894年)落成,它是由清末廣東省七十二縣的陳姓聯合建造的,是廣東省著名的宗祠建築。陳家祠堂的建築結構可分為三軸、三進,建築面積達8000平方米。祠堂的每進之間既有庭院相隔,又利用廊、廡巧妙地聯接起來,共有九座廳堂和六個院落,祠堂的整體佈局上下對稱,殿堂樓閣,虛實相間,氣勢雄偉。“聚賢堂”是陳家祠堂中軸線的主殿堂,也是陳家祠整個建築組合的中心,堂的正面是一座寬闊的石露臺,周圍用嵌有鐵花的石欄板環繞。
3、崖山祠
崖山祠,是紀念南宋楊太后及其君臣的地方。厓山祠共有牌坊、慈元殿、三忠祠、正氣亭、義士祠、詩碑廊、望崖亭等11座建築物,佔地面積達78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2500多平方米。厓山祠廟建築群,記錄了宋朝君臣忠心保國的浩然正氣,500多年來,眾多的大臣官宦來此瞻仰聖賢和緬懷忠烈,吸引了文人雅士來此訪史憑弔和直抒胸臆。
4、肇慶包公祠
肇慶包公祠位於肇慶城西,是一座仿宋建築群,除牌坊、山門外,還有大殿,東、西配殿,鐘樓,鼓樓、亭、廊、井等,佔地面積11500平方米,與其他包公祠相比,其規模位於前列,也體現了嶺南古建築的特色和風格。包公祠是為紀念宋代名臣包拯而建的,包公在肇慶任端州知州3年,為官清廉,大辦實事、造福端州,離任肇慶時不持一硯歸,其政績顯著,深受黎民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宋代百姓就建立包公祠來紀念這位清官,甚至還將他神化了,希望得到他的神明庇佑,能夠逢凶化吉。
5、兆祥黃公祠
兆祥黃公祠位於祖廟街道轄區兆樣路。建於1920年,是佛山著名中成藥“黃祥華如意油”始創人黃大年的祠堂,由其子黃奕南等為其父按清代祠堂制式興建的大型祠宅組合式建築群。祠堂氣勢雄偉,設計精巧獨到,裝修豪華考究,是佛山現存祠堂式建築的代表。主體建築坐西向東,由縱軸線上排列的頭門、拜亭、二進、三進、後進等建築組成,為四進院落四合院式平面佈局。左右兩側還有由青雲巷相間的四進廂房(住宅),左右對稱,整齊劃一。
6、茶東陳氏宗祠群
茶東陳氏宗祠群位於中山市南朗鎮茶東村。據《陳氏族譜》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手抄本記載:茶東陳氏始祖玄保,名尚志,號貞六里。元代至治二年(1322年)出生,明洪武十年(1377年)卒。北宋從閩南遷徙至文順鄉香山(當時香山尚未開縣,屬東莞文順鄉)茶園之東定居。明初建有“里仁祖家廟”。明代中期始建陳氏宗祠。
7、已略黃公祠
建於清光緒年間(1875—1908),是潮汕地區目前唯一被國家公佈為全國近代優秀建築的文物保護單位。這是一座二進祠堂,坐北向南,門額有陰刻“已略黃公祠”5字,背面鐫刻“孝思維則”。整座祠堂建築結構獨特,其門樓兩側及四周牆壁均鑲嵌有精美的山水石雕畫幅,尤以馬面坡屋架的鏤空雙面雕為精湛。
8、廣裕祠
廣裕祠擁有七處歷史文字的印記,這就是它的最珍貴之處。廣裕祠是廣東第一次發現有確切建築年代的古建築,被著名考古學家麥英豪稱為“非常寶貴的建築標本”。這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的文物古蹟裡都是惟一的。古祠有6次最明確的維修記錄刻在脊檁下或者牆體的碑文上。
9、荔山村黃氏宗祠建築群
荔山村黃氏宗祠建築群(含黃氏大宗祠、月軒黃公祠、黃氏名賢祠)位於珠海市斗門區乾務鎮荔山村,坐北向南三祠並列,由東至西依次為:月軒黃公祠、黃氏大宗祠、黃氏名賢祠,均屬清代大式建築,總面積1667平方米,分別由該村黃氏族裔、同治進士黃槐森及其兄德森倡議,於同治至光緒丙子年間(約於1862-1876)陸續建成。
10、光明陳氏宗祠
陳氏宗祠位於翁源縣周陂鎮光明村雁鷹石,系明朝抗倭名將陳璘將軍的故鄉——周陂龍田城陳姓人氏為彰顯其功績和爵位而建造。此祠始建於明朝中晚期,後因年久失修於清代年間倒塌。民國21年(1932),本縣縣長陳定策和接任民選縣長兼縣聯團團總陳步謙等人,為光宗耀祖,發動毗鄰七縣宗親捐集資金,重建了這座面積約2000平方米,結構為三進五開間的中西合璧式宗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