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 年12 月,法國政府在美國、法國和英國的主要報紙上刊登了一則醒目的招領啟事:80 年前在北大西洋沉沒的“泰坦尼克”號巨輪,1985 年被法國海運研究所打撈隊發現。經長達7 年的水下搜尋,現一共打撈上來價值4 百萬英鎊的工藝品1800 件,請這些工藝品的主人或其家屬前來法國認領。許多遇難者家屬及少數至今尚健在的倖存者聞訊後,紛紛趕到為工藝品恢復昔日光彩的法國電氣公司,認領這些沉睡海底達80 年之久的珠寶、手錶、錢幣、髮夾等。
他們睹物思人,不禁潸然淚下。年邁的倖存者更是開啟記憶的閘門,人類航海史上那最為悲壯的一幕重又浮現在他們的眼前..1912 年4 月10 日,英國昆士頓港人山人海,樂隊高奏歡送曲,英國銀星航運公司的巨型客輪“泰坦尼克”號一聲長鳴,緩緩駛離喧鬧的港口,開始它那前往紐約的處女航。“泰坦尼克”號是大英帝國的驕傲,它長達882.5 英尺,寬92.5 英尺,排水量為4.5 萬噸,堪稱當時最豪華、最巨型的客輪。
由於船體底部隔成30 多個防水密封艙,它的安全係數很高,即便船體扯開幾十米長的裂口,輪船也不會就此沉沒,因此,被譽為“永不沉沒的超級巨輪”。
“泰坦尼克”號的首航,引起世人矚目。許許多多人都把能參加“泰坦尼克”號首次橫跨大西洋的航行,當作人生幸事而炫耀。船票早就預訂一空,1500 個艙位擠得滿滿的,加上船員1700 人,船上共有2235 人。
船長E ·史密斯站在船橋上注視著遠方。這位鬍鬚蒼白、面目祥和的老人,在銀星航運公司任職已達38 年,航海經驗相當豐富。幾年來,公司所有的新客輪都由他指揮首航。這次“泰坦尼克”的處女航又由他掛帥,他更加感到自豪。這也是他最後一次為公司服務,準備此行歸來便榮歸故里。
這是一個近來少有的暖冬。憑著多年經驗、他知道從極地漂來的流冰比往年多,因而他根據有關流冰的報告,特意為“泰坦尼克”號選擇一條偏南的航線,而且嚴格執行新船務必慢速的規定,以每小時22 海里的速度航行,但最終仍在劫難逃。
4 月14 日,航行進入第5 天,“泰坦尼克”號已接近加拿大的紐芬蘭島。
從早上起,天氣開始轉壞,太陽蒙上了一層薄霧。據無線電報告說,紐芬蘭附近是一片霧區。這兒又是零星冰山的出沒地區,船長和大副整天都站在船橋上,不時舉起望遠鏡仔細觀察,傍晚時分,接到一份有關流冰的報告,其中離“泰坦尼克”號最近的流冰也在250 海里以外,對“泰坦尼克”號的航道毫無威脅。同時天空開始放晴,霧氣也開始消散。勞累了一天的史密斯船長,吩咐部下多加小心,增加監望人員後,便回艙休息了。巨輪以每小時22 海里的速度前進。整條船燈火輝煌,大廳裡樂隊演奏著優美的音樂,旅客們正在參加抵達紐約前的最後一場舞會。
晚上10 點,大副默多克到駕駛室接二副萊托勒的班。他們在駕駛室朝外望去,天空繁星閃爍,海面平靜如鏡,從地平線上射出一道半明半暗的銀光。
他們很清楚,在這種情況下,經常有可能出現冰山,便增派了水手遠望監視。
不幸的是,這時海面上一絲風也沒有,站在遠望臺上的水手很難發現遠處的冰山。如果有風,冰山處就會掀起洶湧的波濤,人們就能及早發現。
更為糟糕的是,有一封生死攸關的關於流冰的電報幾十分鐘前就扔在發報室的桌於上,而沒有及時上報。9 點40 分,發報室主任約翰·菲利浦就收到一封發自“麥薩巴”號輪的電報。這艘在“泰但尼克”號正前方航行的輪船,電告“泰但尼克”他們已發現冰山,並再三強調:“所發現的冰山和流冰群巨大,望多加註意/菲利浦這裡正忙於替船上富豪向紐約拍電報,聯絡接船事宜,而無暇將電報送交駕駛室。何況,他在一天中這類有關冰山的電報已接到多份,“麥薩巴”號的這封電報也不過是例行公事罷了。而且,菲利浦並不知道“泰但尼克”號此刻所在位置,也就不能意識到“麥薩巴”號所發現的冰山近在眼前,非常危險。他順手把這封電報扔到旁邊的桌子上,又埋頭拍發旅客電報。他打算等有時間再去送這份電報,可是,他永遠也等不到這個時間了。災難正凶猛地向“ 泰但尼克”號襲來。
這天晚上,大副默多克格外警惕,深夜11點30分,他依;日站在船頭欄杆旁,目不轉睛地觀察著海面。他甚至命令管理員熄掉前艙口的燈光,因為從那裡透出的燈光有礙他的觀察。
水手弗裡德利克·弗利特在桅樓守望臺直視前方。突然,一座小山似的巨大冰塊。凸出海面足有四五十英尺高,赫然出現在輪船前方。弗利特毫不猶豫地衝向警鐘,連續敲響三次,通報船員有險情。接著他又抓起守望臺的電話,向駕駛艙大聲驚呼:“冰山!就在正前方!”
與此同時,默多克也看到了這個橫在船前的龐然大物,他迅即撲向傳令鍾,發出“停車”訊號,同時還朝舵手羅伯特大聲喊道:“右滿舵!”
羅伯特使盡全身力氣旋轉舵輪,並瞅了一眼瞭望臺上的大鐘,時針正指向11點40分。冰山離船還有400米,而巨輪仍以每小時22海里的速度前進著,用不了40秒鐘就會同冰山迎頭相撞。
默多克再次下令:“停車,全速倒車!”但這艘超級巨輪反應太慢了,一時不能停下來。轉眼間,船頭已從斜裡衝向冰山。巨大的船體緊緊地擠著冰山,擦身而過。一陣輕微的震顫從船頭傳向船尾。冰山在水裡的突出部分像一把利刃,藉著輪船巨大的碰撞力,刺入船體,劃開一道長達300英尺的口子,發出一聲如同劃玻璃的噝噝聲。裂縫貫穿3個底艙和兩間鍋爐房。
眼望著甩在船後的冰山,默多克驚魂稍定地說:“也許躲過去了吧?”
頭等艙的旅客還不知道災難已經降臨,他們扶著欄杆好奇地觀看著冰山從船旁擦過。二等艙的旅客聽到了輪船與冰山的撞擊聲,那聲音就像撕開一條長布條。大塊的冰渣掉進開著的舷視窗。在統艙的主要是一批移民,他們完全感覺到碰撞的影響:一個個被震得東倒西歪,頓時變得驚恐不安。
這艘巨輪的設計者托馬斯·安德魯也在船上,他聽到撞擊後,馬上來到駕駛室,正好碰到聞訊趕來的船長史密斯。他們商量了一下,安德魯就帶著一名修理工匆匆趕到底層甲板去檢查。雖然所有的防水密封艙門都關得嚴嚴實實,但安德魯發現輪船已毫無希望了。右舷至少有6個防水密封艙裂開了大口子,海水像瀑布一樣灌進艙裡,水深已達14英尺。
安德魯設計師向船長彙報,說有300英尺長的船舷遭破壞,防水密封艙正一個接一個地崩裂,抽水已無濟於事。船長不禁大驚失色,不相信會有這麼大的破壞。安德魯解釋道:“從‘泰坦尼克’號的噸位和速度看,與冰山衝撞時所達到的力量等於73列火車運載力的總和。..”
這時,桌上的電話鈴響了。水手長報告說:“船長,所有的抽水機都淹沒在水中,防水密封艙的隔板已經崩裂,統艙的旅客可能已無法救出來了。”
船長放下電話,立即下令:“全體船員到甲板上集合!”於是,能離開崗位的船員都上了甲板。船長果斷地向部下發出一連串命令:“現在情況十分緊急。水手們立即分頭到各個缺口和鍋爐房堵漏。救生隊趕緊準備救生艇。
其他人要通知所有旅客穿上救生衣迅速到甲板上來。婦女兒童先上救生艇。
要告訴旅客,這只是應急演習,千萬不要說出真實情況。如果人們都失去理智,充其量只能救出三分之一的人。”船員們立刻奔赴各自的崗位。有325 名船員和50 名高階船員都恪守職責,一直堅持到最後一刻,然後隨輪船一起沉入海底了。
除統艙的旅客亂作一團,正在不斷湧入的水中掙扎外,三等艙以上的旅客還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不過,輪船機器突然停止工作,鍋爐中的蒸汽從排氣管中驟然噴出,發出爆炸般的呼嘯聲,這也著實使人們開始驚恐起來:難道這艘超級巨輪也會沉沒嗎?
上層甲板的大廳裡,舞會還在舉行。客艙部主任衝進來,向樂隊指揮示意停止演奏,高聲宣佈道:“女士們,先生們!遵照船長指令,我宣佈應急演習開始,請各位趕快穿上救生衣到甲板上,請大家務必保持鎮定!”
彬彬有禮的服務員們捧來一疊疊救生衣,輕聲細語地請大家穿上,到甲板上去。這時,蒸汽的轟鳴聲還在敲打著人們驚恐的神經。服務員們泰然自若地解釋道:“這只是臨時停車,船需要小修一下,幾小時後我們會啟航的。”
旅客們有的穿著毛衣,有的穿著睡袍,有的穿著晚禮服,陸陸續續聚集到甲板上。他們憑藉著探照燈光好奇地注視著吊在鐵桿上的救生艇,有幾艘艇已放到海面上了。女士們扶著欄杆往下看,是黑漆漆的波濤起伏的海面,嚇得她們渾身顫慄。一個年輕的母親帶著兩個孩子站在船舷,猶猶豫豫地對幫助她上艇的船員說:“這真的是演習嗎?能不能把孩子留在船上?下面太冷啦!”船員語氣溫和地勸說道:“太太,把他們帶上吧,下面更安全。”
一艘又一艘救生艇放到海面上。男人們都站在甲板上向它們揮手告別。
大副默多克站在船橋上,以恐怖的心情目睹著這一切。他對船長說:“船長,我們應該把真相告訴他們。”史密斯船長搖了搖頭:“絕對不能說出真相,否則,會出現混亂局面。我們的救生艇不夠,不可能大家都上艇。我經歷過這種場面,沒有比人們爭相逃命更可怕的了。”
“泰坦尼克”號左右兩舷各有8 艘木製救生艇和兩隻可摺疊的帆布筏。
站在甲板上憂心忡忡四處張望的乘客們,他們並不知道,這20 艘救生船,如果滿載,也只能乘坐1178 人,而船上卻有2235 人。英國運輸部沒有規定客輪要備有能裝載所有人的救生艇,因為他們認為沒有這個必要,尤其像“泰坦尼克”這類超級巨輪,足可抵禦海上的一切風險。
與此同時,報務室主任菲利浦正按照船長的命令,一刻不停地向附近所有輪船發出求救訊號CQD 。電報說:“ ‘泰坦尼克’號在北緯41°46 ′、西經50°14 ′遭到冰山撞擊,船體破裂,緊急求救!”
這是一條震驚世界的電文!當晚,大西洋洋麵過往船隻很多,但不少船隻沒有來營救,它們不是因為沒有收到“泰坦尼克”號的求救訊號,就是因為距離太遠而無能為力。
“泰坦尼克”號的姊妹船“奧林匹克”號正在500 海里以外向相反方向航行。當它收到電報後,立即回電詢問,要求報告具體情況。菲利浦再次電告:“ ‘泰坦尼克’號致電‘奧林匹克’號:情況非常危急,我們正把婦女送上救生艇。”
“奧林匹克”號船長嘆了一口氣:“上救生艇了。看來它正在下沉。”
他一面叫報務員回電,一面下令掉轉船頭,點燃每一隻鍋爐,不顧一切地向“泰坦尼克”號趕去。但是,不管“奧林匹克”號作出多大努力,也是遠水救不了近火。
離“泰坦尼克”號最近的美國輪船“加利福尼亞人”號,在從倫敦開往波士頓的途中因遇冰山而停在距“泰坦尼克”號僅5 英里之處,可是它的報務員在晚上11 點鐘就停止工作而沒收到求救訊號。
丘納德輪船公司的一艘舊船“卡帕西亞”號離“泰坦尼克”號80 海里。
報務員拿著收到的呼救電報叫醒船長亞瑟·羅斯特倫,羅斯特倫睡眼朦朧,壓根兒不相信:“ ‘泰坦尼克’號遇難?這不可能。它可是一艘超級大船呀!
小夥子,你沒弄錯吧?”報務員立即回電菲利浦要求證實,事實確實如此。
羅斯特倫船長於是命令“卡帕西亞”號掉轉方向,以每小時24 海里的速度前往營救。即使“卡帕西亞”還是條新船時也沒以這麼高的速度行駛過。進入冰山區,羅斯特倫也拒絕減速。“卡帕西亞”號左避右閃,繞過一座又一座冰山,全速向“泰坦尼克”號衝來,就像一個精疲力竭的馬拉松運動員在作最後衝刺一樣。
再說“泰坦尼克”號上的訊號員喬治·桑姆斯·羅歐,當船撞冰山時,他正站在船尾擔任觀察哨。一個小時過去了,他仍堅守自己的崗位,對輪船即將沉沒的危險竟毫無覺察。後來,他偶爾發現有艘救生艇在海面上,急忙打電話告訴船橋,才知道輪船出事了。史密斯命令他立即帶上訊號火箭到船頭來,向附近的“加利福尼亞人”號發訊號。喬治把裝火箭的箱子翻了個底朝天,怎麼也找不到一支表示遇難的紅色火箭,只有慶典用的白色火箭。他向船長請示怎麼辦,船長沉吟了一下說:“把白色火箭都放了吧!放總比不放好。”
耀眼的白色閃光在“泰坦尼克”號上空倏然升起,每隔兩三分鐘放一支。
“加利福尼亞人”號上的兩位船員遠遠地看見了訊號,但他們不明白這意味著什麼,他們叫醒船長羅德。羅德看了看那白色的閃光,認為是這艘豪華客輪上舉辦晚會而放出的焰火、便掉頭回艙房睡覺去了。他的這一舉動,使他永遠背上了見死不救的壞名聲。
隨著救生艇一隻只地放下海,人們逐漸意識到“泰坦尼克”號真的出事了。甲板上開始出現混亂的場面,有的人不聽水手指揮,要強行登上救生艇,有的旅客卻又爬下救生艇,去取放在船艙裡的貴重物品。但二副萊托勒,這位在海難中唯一倖存的高階船員,立刻率領船員有力地制止了混亂。他不講情面和身分,嚴格執行只有婦女和兒童才能上救生艇的規定。乘坐這艘豪華巨輪的百萬富翁有十幾名之多,但都只是妻子和兒女上救生艇,本人則留在船上。法國金融家阿斯特,他懷孕的妻子上了救生船,自己卻最終葬身魚腹。
紐約梅西大百貨公司老闆的妻子捨不得離開老伴,結果夫婦倆雙雙遇難。此外,瑞士銅礦巨頭古根海姆,以其名字為哈佛大學圖書館命名的大亨魏登納也都葬身海底。因此,乘坐救生艇的工作一直井然有序地進行著。除有幾名裝扮成女人的男子混在其中外,救生船上坐的都是婦女兒童和隨船水手。只是由於時間緊,大多數救生船並沒坐滿。
凌晨2 點05 分,最後一艘救生艇放到海面上。1500 多人,絕大多數是男人,絕望地站在甲板上,眼望著他們的妻子兒女坐在救生船上,消失在冰原之中。
菲利浦拍發起新的呼救訊號:“SOS,SOS,SOS, ‘泰坦尼克’號船頭迅速下沉..SOS... “泰坦尼克”號是世界上第一艘發出SOS 訊號的輪船,從此,海上呼救訊號便改成了SOS。
船上的管絃樂隊一直站在甲板上,若無其事地演奏著樂曲,始而演奏爵士樂,後轉而演奏“倫敦德里的空氣”和讚美詩“秋天”這兩首曲子。
“泰坦尼克”號顯然維持不了多長時間了。冰冷刺骨的海水漫上船頭,衝進艙室。人們紛紛跳下甲板,遊向在周圍徘徊的救生艇。還有許多人跑向翹起的船尾,只有這個地方還沒有被浪打溼,聚集在這兒的人越來越多,他們想在這毫無生還希望的甲板上再多活幾分鐘。
2點10分,“泰坦尼克”號的船頭已沉入水中,船越翹越高,又有一些人跳入海中,但大多數人依然留在船上,勇敢地面對死亡。史密斯船長把船旗捲起來,塞進口袋,堅定不移站在遠望臺上,誓與輪船共存亡。這時,樂隊改奏起聖歌。至此,船上仍然燈火通明。
2點15分,菲利浦發出最後一份電報:“ ‘泰坦尼克’號致電各船:發動機房進水,鍋爐被淹沒..CQD—CQD—SOS—SOS..” 突然,一聲巨響,鍋爐爆炸了。“泰坦尼克”號猛烈地震動著,船尾幾乎直立於海面。一分鐘後,船上乘客和船身一起迅速地滑入平靜的大海。百萬富翁和貧苦移民一道葬身大海,最終成了平等的人。“泰坦尼克”號從撞上冰山到最後沉沒,一共歷時2小時40分鐘。
救生艇上的人們眼睜睜地看著“泰坦尼克”號沉沒。海面上到處都是呼救的人們,其中一些人被救生艇救起。船沉前來不及放的那兩隻帆布筏,此時與船脫開了,有些人幸運地爬上來,在海面上漂浮著。
一小時後,“卡帕西亞”號出現了。船長命令發射火箭,用訊號告訴倖存者,它即將趕到現場。這艘勇敢的舊輪船置自己的安危於不顧,及時趕到出事地點,救起了713名倖存者。這一英雄業績將名垂航海青史。
最終醒悟的“加利福尼亞人”號在天放亮時才趕到。“卡帕西亞”號將遇救者送往紐約市,讓“加利福尼亞人”號留下來繼續尋找倖存者,結果卻一無所獲。
在這個悲慘的夜晚,一共有1522人喪生,絕大部分男子漢都表現出臨危不懼的大無畏精神,但也有一些貪生怕死之徒。陸軍少校阿奇博爾德·巴特在一些男子企圖擠上救生艇時,掏出手槍,大喝一聲:“誰敢上就斃了誰!” 他後來是高唱歌曲沉入水中的。法國人納瓦特利爾沒告訴妻子就獨自帶兩個小兒子上了“泰坦尼克”號,遇難的當晚,他把兩個兒子送上救生艇,自己卻與,“泰坦尼克”同歸於盡。兩個孩子得救後無人知道他們是誰家的孩子。
他那住在巴黎的妻子,並不知道丈夫把孩子帶到哪兒去了。直到後來從報紙上認出兩個孩子的照片。幾個星期後,孩子們才回到母親身邊。這無疑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可是,銀星輪船公司總經理布魯斯·伊斯梅卻是個怕死鬼。當最後一艘救生艇放下水時,他不顧一切地跳上去。他雖然從死亡中逃了出來,卻永遠生活在人們對他的羞辱與咒罵之中。
超級巨輪“泰坦尼克”號的沉沒,在全世界引起轟動。新聞媒介爭相報道與此有關的線索和背景材料。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早在“泰坦尼克”號沉沒事件發生前14年,就有人極為詳細地預言過。一位名叫摩根·羅伯遜的美國作家,在1898年出版了一部名為《泰坦》的小說。書中講述了一艘被人稱為永不沉沒的超級巨輪“泰坦”號,滿載富翁,在4月份從歐洲前往美洲的處女航中,撞上冰山,沉入大西洋海底。同“泰坦尼克”號一樣,小說中的“泰坦”號也沒有足夠的救生艇救下船上的2000多名乘客。“泰坦”號有24 艘救生船,“泰坦尼克”號只有20 艘。羅伯特虛構的這艘船長度為800 英尺,“泰坦尼克”號則是882.5 英尺。一切都是驚人的相似。於是,一些神秘的占卜家,把事件的發生歸於偉大的預言。
而二副萊托勒事後卻分析道:“一切都在和我們過不去。”的確,假如不是發生在如此暖和的冬天,假如不是一個無風的夜晚,假如報務員及時送交冰情電報,假如冰山沒有特別鋒利的突出部分,假如鄰近的“加利福尼亞人”號上的報務員深夜不停止工作,或者船長能正確理解火箭訊號,這場大悲劇或許就不會發生,至少也不至於如此慘重。
“泰坦尼克”號巨輪是那個時代的一座豐碑。它的沉沒,對當時的航運業是一次沉重的打擊。然而,人們在災難中所表現的悲壯精神,卻在人類災難史上樹立起另一座豐碑。那是何等驚心動魄而又催人淚下的場面:在生死存亡之際,人們既驚慌又秩序井然,既膽怯而又英勇忘我;船員們恪守崗位,電氣工程師始終讓船上燈火通明,水手們始終在設法堵塞漏洞;男人們站立在甲板兩旁,讓婦女兒童登上救生船,而自己則冷靜地等待著死亡;樂隊演奏著優美樂曲,直至與巨輪一起被大海吞沒..80 年過去了,這座豐碑仍將在死難者家屬及倖存者心中永存,在全人類心中永存,並將永遠激勵人們在大災大難面前臨危不懼、英勇抗爭,直至奪得最後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