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建利/文
鄭州黃崗寺過去曾有大寨,分有西、南、東北三個門。北門大書“黃崗寺寨”四字。辛亥年間,民主革命風起雲湧。共和觀念入人心,滿清帝國統治風雨飄搖。黃崗寺曾發生過清兵冒充土匪打劫黃崗寺寨,村民奮起抵抗的事情:
孟冬時節,清兵武昌兵敗,逃經鄭州。這股殘餘勢力,身著便裝,打扮成土匪,沿路劫掠。方圓內百姓,扶老攜幼,紛紛避難寨內。舊時寨民修寨,為的是護鄉保民。
黃崗寺清末民初為永康區治所。屬於遠近兩大集鎮之一。土匪首領鞍馬勞頓餘,聽完探馬彙報,不由驚喜若狂,揚言放假三天,搶米奪糧。寨民手中並無官府發的武器。平時護寨操練人馬,用的是祠堂裡的農具和旗幡鑼鼓。
賊兵首領率眾兵臨寨下,一聲將令,立時人歡馬叫。彼等仗著人多勢眾,將土寨圍得水洩不通,企圖圍而殲之。寨民平日訓練有素。為了守寨,寨民把問卦求籤,頗通曉易理的先生請來當軍師。先生學起孔明,按陰陽八卦,遂將寨圍按六十四卦分段,每段各設正副段長各一,統領鄉勇十餘人。上下人等,信誓旦旦,決與村寨共存亡。
寨牆上旌旗招展,鑼鼓喧天,煞是熱鬧。寨民們抄起傢伙:土炮,桑杈,鳥銃,鐵叉等農具頑強反抗。寨民居高臨下,佔盡天時地利。寨兵手中桑杈鐵叉,粗大笨重,但戰時卻以一頂三,清兵紛紛落寨而亡。
賊兵強攻一天,不能拿下。改換夜襲,依然以失敗退兵。次日,清兵繼續攻寨。黃崗寺寨民有人向敵群放了一土炮。有人往寨下觀看,發現情況有變。來眾清軍兵服,不像土匪,手中荷槍實彈,器械精良。自古有言:民不鬥官。寨內鄉紳為求兩兵和解,派人衙門報官,以免有作亂之嫌。
彼時合寨上下,尚不知民主革命風起雲湧。更不知大廈傾危,清廷將亡。是夜,寨內派出寨勇,星夜前往鄭州府城。但見城門緊閉。求援寨民要求守城將士放人進城。城上兵將藏頭縮腦,大罵滾開,不然抓住按革命黨以罪論處。其時街巷冷清,官紳人人自危,深恐革命黨人混跡其內。求援無望之餘,只得連夜趕回寨內告之寨主,速做守城自保決策。
再言清兵首領糧草輜重用光,本計借到軍餉就走,今見寨民奮勇當先,公然與官兵作對,惱羞成怒,大叫革剿滅亂黨,揚言進寨屠戮,草木不留。對峙了三天三夜,雙方旗鼓相當,其勢難分上下。待得第三天,清軍不戰而退!
後有客商言,京師告急,督促勤王隊伍早日抵京,以加大南北和談籌碼。清兵首領心雖不甘,也只得望寨興嘆,向北逃竄。正是:寨上寨丁凱歌高奏,寨下清兵黔驢技窮。
黃崗寺寨民同仇敵愾擊退清兵。雖是形勢發展,迫在眉睫,卻客觀地拖延清兵,為民主革命談判勝利贏取了寶貴的時間,古村歷史寫下了輝煌一頁。此事蹟鐫刻荊氏宗祠紀念碑上,且成為鄭州市抗戰紀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