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陵是明神宗萬曆皇帝朱翊鈞及孝端皇后王氏、孝靖皇后王氏的陵墓,位於北京十三陵區中部偏西大峪山下,始建於萬曆十二年(1584),歷時6年建成。1956年5月至1958年7月,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等單位對定陵進行了考古發掘,這是迄今唯一一座經過發掘的明代帝王陵。
金翼善冠
定陵寶城平面略作圓形,城牆內徑216米,城中用黃土填實,中部寶頂以白灰摻黃土夯築而成。玄宮(地下宮殿)建造在寶城的寶頂之下。玄宮入口從前往後,分別建磚隧道和石隧道,隧道末端是金剛牆,牆面設進入玄宮的通道。金剛牆頂部出簷,簷飾黃琉璃瓦。
六龍三鳳冠
定陵玄宮共有五殿,中軸線上為前、中、後三殿,中室橫軸線上有左、右配殿。玄宮連同甬道前後總長87.34米,左右橫跨47.28米,總面積1195平方米。前殿外的券洞上有門樓,門樓出簷,簷、枋、脊、吻獸用漢白玉雕成,十分精美。券洞內設兩扇漢白玉石門,每扇門面上有縱橫各九排共81枚乳狀門釘。玄宮中殿西端設石神座三座,中為萬曆皇帝神座,左、右神座分屬孝端皇后和孝靖皇后,各神座前均有黃琉璃五供,五供前置長明燈。後殿是玄宮中的主殿,為放置帝、後棺槨之處。中部偏西處設寶床,床上放棺槨三具,中為萬曆帝,左、右分為孝端皇后王氏和孝靖皇后王氏。
鏤空金蓋金托盤玉碗
從定陵玄宮的發掘情況來看,玄宮與皇帝生前所居的皇宮內廷建築佈局較為吻合,其前、中、後三殿與內廷建築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三座建築相對應,左右配殿相當於對稱佈置在交泰殿東西兩側的東六宮與西六宮。
金爵
萬曆皇帝和兩皇后各用木質朱漆棺、槨各一重,三槨槨蓋上放有木製小型儀仗用明器、小袋稻穀等,儀仗有矛、戟、鉞、立瓜、臥瓜、劍、朝天鐙等。
定陵出土文物達2654件套(4998件),有不少種類的文物系首次出土。其種類多樣,既有帝后生前的生活日用品,也有專為陪葬而製作的喪葬用品。這些文物製作精美,裝飾華麗,反映了萬曆帝后的宮廷生活,同時也代表了明代中後期精湛的工藝水平,為這一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喪葬禮制、工藝等歷史研究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對於研究明代陵寢制度和工藝美術史具有重要的意義。
嵌寶石金託雕萬壽龍紋白玉爵杯
定陵的發掘,學術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在中國考古學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1961年,國務院公佈十三陵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明十三陵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