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長安清華山臥佛調查
考古與文物2003年第2期 範培松張建林張在明王勇
清華山臥佛地處秦嶺山北麓,位於陝西長安區灤鎮南直線距離6.5公里的清華山頂上,地理座標東經108°50′,北緯34°01′,海拔1263米。四周環山,有一崎嶇小路北通山下。清華山孤峰兀起,北望關中平原和西安市區清晰可見;西北方可見淨業寺和草堂寺;南面為群山環抱;東南方向可見相距2.5公里的唐代翠微宮遺址(今灤鎮黃峪寺村)。(圖一)
關於翠微宮,據新、舊《唐書》和《資治通鑑》記載,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在終南山太和峪深處修建太和宮,唐太宗貞觀十年(636)廢。貞觀二十一年(647)太宗患“風疾”,苦於京師禁內盛暑炎熱,命將作大匠閻立本重修太和廢宮,宮成,更名為翠微宮。翠微宮正門北開,面對京城長安,名雲霞門,正殿即翠微殿,為朝會群臣處理政務之處。寢殿名含風殿,為太宗寢宮。貞觀二十三年(649),太宗駕崩於翠微宮含風殿。其後翠微宮荒蕪,廢宮為寺,稱翠微寺。北宋時又稱為永慶寺,後又復其原名。
臥佛寺依山而建,其形制不同於傳統寺院坐北面南、中軸線對稱佈局的建築格式。中國石窟寺的佈局大體上以其所在地理環境而定,不講究坐北面南的傳統格式。臥佛寺內除臥佛、造像碑、喇嘛塔外,還有其它建築8座,房屋20餘間,均為現代建築。尚有三殿內塑道教題材塑像,為現代人所作。有洞窟二個,內塑道教人物造像,亦為現代人所作。寺內還散見明清時期的板瓦、鐵瓦、石柱礎等。(圖二)據記載,窟內有清道光元年(1821)“本然禪師”等文字題刻①,調查時尚未發現。臥佛寺門前下方有數百平方米較為平坦的空地,發現有建築用的石條,疑原有建築,後毀。因未發掘,無法細陳。
臥佛窟為寺內最大窟,為敞口大窟,面寬約13米,高約2.5米,頂部進深約2米。包容佛臥的臥佛殿為四開間現代建築,面寬約13米,進深3.6米。
臥佛面向正北,頭東腳西,置於四個並列的圓拱龕內,四龕總長11.97米。東二龕柱與佛身相聯。自東向西的四龕從地面至拱頂分別高2.25、2.51、2.57、2.52米,寬2.53、2.24、2.21、2.31米。龕深自東向西不等,東龕較淺,西龕較深,最淺約1米,最深約1.7米。龕間的龕柱上方各有一方孔,自東向西分別距地面2.26、2.24、2.27米,孔長寬分別為0.34×0.34米、0.4×0.41米、0.4×0.35米,孔口下方均有一小槽。臥佛足旁有一地孔,長0.38、寬0.30、深0.14米,龕柱孔與地孔均為原木結構建築或窟簷建築所留痕跡(圖三)。
臥佛與山崖處連為一體,近圓雕,質地為較粗的黃色花崗岩,整體儲存較好。臥佛長11.7米,最高處2.51米。臥佛頭長(頂至下頜)2.26米,頭寬(包括左耳)1.67米,面寬(不含耳)1.50米,左耳長1米。螺髻,從額中分左邊右旋,右邊左旋,頭頂有頂髻珠。額部有白毫如餅,面相豐滿,雙眼緊閉,似熟睡狀,表情安謐。其鼻翼較寬,略顯人中溝,雙唇較薄。臥佛額部、鼻尖、唇部有後人用水泥部分補粘,除此外,未發現其它修鑿、補粘痕跡(圖七)。
臥佛頭枕方形石枕,石枕長1.15米,東邊高0.67米,西邊高0.64米,東寬0.63米,西寬0.5米。石枕外側中部淺浮雕變形蓮花,四角淺浮雕如意形忍冬,外加邊框(圖四)。右手枕於頭下,左手伸直平放於胯部。佛身著通肩大衣,下著裙,裙襬長至腳面。腰部以下多褶皺。一博帶斜搭左肩,一博帶直垂腳踝。腹部有13塊魚鱗狀紋,不知象徵何物。跣足,雙足併攏,腳肥厚,趾豐滿。臥佛寺另發現一通造像碑,亦為粗質黃色花崗岩(圖五、封底)。碑選用天然石塊,僅在正面雕鑿而成,其整體呈上寬下窄的尖拱形,正面內凹。通高0.535、最寬0.258、最窄0.21、最厚0.147、最薄0.095米。碑正面中上部淺浮雕一佛像,像高0.275 身寬0.067 座寬0.16米、座高Q 11米佛束高髻,面部呈長方形,長頸上身著通肩大衣,雙領下垂至腹部,下著裙,裙裾滿覆於方座雙手合攏於腹部,手印不清,結跏趺坐。無頭光、背光。像右側有一行題記,已漫漶不清,僅可見“□□□王法□像”(圖六),為典型的魏體。佛像下方有數行題記,均漫漶不清。佛像“瘦骨清像,曹衣出水”,為典型的北魏或西魏遺物。此造像據說出土於臥佛寺南側,其時代遠早於臥佛,或可成為臥佛寺肇創年代的一個證據。
清華山臥佛寺實為一石窟寺。中國石窟寺多分佈於北方,南方少見,四川、湖北略有幾處。北方石窟寺主要分佈於甘肅、陝西北部、山西、河南、河北、山東,新疆也有幾處,可以看出主要分佈於黃河流域。其年代大體上至5世紀,下至元明時期,新疆一些石窟寺的時代還要早些,最早大約在3世紀左右。
宿白先生將中國石窟分為七類∶一、窟內立中心塔柱的塔廟窟;二、無中心塔柱的佛殿窟;三、主要為僧人生活起居和禪行的僧房窟;四、塔廟窟和佛殿窟中雕塑大型佛像的大像窟;五、佛殿室內設壇置像的佛壇窟;六、僧房窟中專為禪行的小型禪窟(羅漢窟);七、小型禪窟組成的禪窟群",清華山石窟寺應屬第四類∶塔廟窟和佛殿定中雕塑大型佛像的大像窟臥佛又稱為睡佛、涅槃像,是佛的三種造像形式立佛、 坐佛、 臥佛)中的一類。
“涅槃”是梵文的音譯,也譯成:“泥日”、“泥洹”等,意為“滅”、“滅度”、“寂滅”、“無為”、“圓寂”等,是佛教修習所達到的最高理想,
一般指熄滅“生死”輪迴而後獲得的一種精神境界。佛教認為人生的苦難是由於世俗慾望所引起,涅木即是對這種苦難及產生苦難的原因進行最徹底的斷滅。在佛教史籍中,涅木通常也作為死亡的代稱。
古印度的佛教藝術中沒有造像,當時認為佛陀是超人化的,不能具體表現其面貌,而用塔、聖樹、法輪、佛座、足印等來表示。塔即表示涅木。公元元年前後,佛像開始出現。記載有關佛涅槃的經典也較多,如《大般若涅木經》、《北本涅木經》、《南本涅木經》、《佛臨般涅木經》、《本生經》、《長阿含經》、《中阿含經》、《大榮耀王故事經》、《佛陀本生故事》。併產生了專門的教派涅槃宗。
《大般若涅木經》(東晉法顯譯)中記載:“佛八十歲時於遊化說法途中向弟子阿難說道:`我今身痛,欲疾往彼鳩屍那城……’。於是世尊即從座起,與諸比丘前後圍繞,趨向彼城,隨後佛即於此地入般涅木……。於是阿難及四部眾……悲號鳴咽,悶絕避地,其中或舉手拍頭胸大叫……,時虛空中天龍八部,涕泣滂沱,猶如驟雨……。時鳩屍那城諸力士眾……既見如來入涅木,神情憔悴,如病新起,當於爾時,大地震動,天鼓自鳴。四大海水波浪翻倒。須彌山王自然傾搖,狂風奮發,林木摧折。蕭索枯悴,駭異於常……。爾時眾中,有未得道比丘人天,既見如來已般涅木,心生懊惱,宛轉於地。已得道者,深嘆世間無常之苦,悲號啼泣,不能自勝……。諸比丘尼與無量優婆夷等,具到佛所,既是如來已般涅木,啼泣懊惱,圍繞禮拜,種種供養。”
關於涅槃造像的表現形式,大致可分為四類:一是佛畫中常出現的,如克孜爾、敦煌壁畫等。二是寺院裡專設臥佛殿主供雕塑的大型臥佛,如北京臥佛寺。三是小型造像,即在石窟中不作為主尊,往往在四壁的眾多造像中以較小的體量開龕雕臥佛,並與其它佛、菩薩、羅漢彙集一起,形成千佛、百佛的造像形式。四是大型造像,在石窟中以主尊形式出現,四周雕刻阿難等眾弟子小造像。清華山臥佛即屬於大型造像。
最早的涅槃像可能是新疆克孜爾石窟4號窟的涅木像壁畫,年代被定為公元270±90年。壁畫中一佛右側而臥,躺在棺中,棺蓋半啟,四周有弟子作各種悲痛狀。
甘肅安西榆林窟西千佛洞8號窟、9號窟有壁畫涅槃變。3號窟東壁中間有壁畫佛混聚,佛右側而臥,頭枕中國式方枕,身後弟子舉哀。
四川廣元城北4公里的嘉陵江西岸有千佛崖摩崖造像,其睡佛洞中有涅槃像,約為唐代開鑿,像後有娑羅雙樹、交龍柱。後壁刻二樹,樹側刻十弟子及棺,右壁在焚棺下刻戴風帽者9人,旁刻挽髻婦女7人③。
四川安嶽城北25公里的八廟鄉臥佛溝北崖中部有一臥佛,面南,頭東腳西,全長23米、頭長3米,肩寬3米,為盛唐時期造像佛螺髻,面部秀麗。頭枕蓮花紋圓枕,著薄衫,胸部內衣結帶,雙手自然直伸,赤雙腳其腰部雕刻弟子阿難面壁圓雕像一尊,高3.4米佛頭後部和腳前分別為浮雕力士站像各一尊,其體型健壯,肌肉突起佛後崖壁刻一組浮雕,中為結踟趺坐釋迦牟尼,高2.3米,兩旁雕刻菩薩、弟子、天龍八部共19人④。
敦煌158窟有中唐(780年之後的吐蕃時期)時期的涅槃臥佛,總長15.8米。佛右側,頭枕花紋折枕,右手放右耳下,四周以壁畫為背景,人物作悲痛狀、默哀狀、驚愕狀⑤。
甘肅張掖城內有臥佛寺,大殿內供釋迦牟尼涅木像,全長34.5米,肩寬7.5米。佛為木胎泥塑,金裝彩繪,像兩側塑優婆夷、優婆塞、南、北各塑十八羅漢,或喜或怒。為西夏永安元年(1098)所塑,歷代均有維修。
四川大足寶頂山摩崖造像,南宋淳熙、淳年間開鑿。有臥佛長31米,僅刻上半身,右側臥,頭北面西。前有弟子、天王、帝釋共19身,均從地下湧出,各現其身,俯首低眉,氛圍悲寂。
陝西延安清涼山石窟,窟內題記記載宋代有臥佛一尊,今已無存,現代人又重塑臥佛一尊。從石窟的規模及佛座判斷,原臥佛長5米左右。
甘肅天水麥積山1號窟有一明代臥佛,長5.9米。佛右側枕手,周圍為十大弟子作悲痛狀。清華山臥佛與上述臥佛相比,缺少四周作為陪襯的弟子等造像,其原因尚不清楚。一種解釋為清華山臥佛因某種原因尚未完全竣工;一種解釋是原本就要鑿成這樣。我們傾向第一種解釋。在臥佛旁邊與四周有雕鑿的痕跡,還有兩個空窟,據說以前有唐代題記,現已無法尋找到。
關於清華山臥佛的開鑿時代,有中唐時期和五代北宋時期兩種觀點,其判斷的根據與中國石窟造像的興盛期及造大像的流行期有關。宋代以後造大像風氣基本絕跡,而且清華山臥佛窟與敦煌莫高窟中唐158號涅木窟有一定的相似。綜合造像形式、衣著、雕刻手法及石枕紋飾判斷,我們認為,臥佛應屬五代至北宋時期遺物。
清華山臥佛體量巨大,時代久遠,儲存狀況良好,在陝西首屈一指,在全國也屬罕見。2001年,已將清華山石窟申報為第四批陝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使人費解的是,清華山臥佛這樣的大型工程,遠非個人能力所及,應該與當地官府或寺院有關。我們查閱了能找到的有關史料,未見到清華山臥佛的記載。按說,清華山距離西安僅幾十公里,不用說古代,就是現在,在天氣放晴、能見度較好的情況下,在西安任何可以望見南山的地方都可如果使用高倍望遠鏡,甚以看見清華山,至可以看見清華山的臥佛殿。可是,這尊近在眼前的大臥佛,竟然沒有古文獻記載,也沒有專業人員去作較為詳細的調查。
距清華山臥佛最近的一處古遺址是翠微宮,這座唐初三大離宮之一的宮殿壽命較短,唐太宗死後廢宮為寺,北宋時稱為永慶寺,清華山臥佛是否與此有關?清華山臥佛寺西北2.5公里有律宗祖庭淨業寺,更遠處可望見戶縣的草堂寺。這兩座寺院極負盛名,清華山臥佛抑或與這兩座寺院有關?
清華山臥佛寺雖離西安不遠,但登臨僅有逶迤山路,全靠徒步,一個健康的城市人需要步行兩小時。這既是臥佛寺知名度不高、人們不清楚的原因,也是臥佛儲存較好、歷代未被破壞的原因。
清華山臥佛寺的調查和研究,尚處於起步階段。其深入的研究,有待對其周邊遺存作更細緻的調查,甚至進行適當的考古發掘。
拍照:張建林張在明王建榮
繪圖:張蕊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