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是技術驅動的經濟,人才是數字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基礎和推動力量。在當前國際形勢下,許多國家正面臨數字人才短缺的問題,發展數字經濟和培養數字經濟方面的人才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分析比較了加拿大、德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新加坡和泰國等6國數字行業人才發展現狀,並就各國在培育和引進數字人才中的主要舉措進行總結。同時從推動數字人才戰略的制定實施,探索適應數字經濟發展的人才培養模式以及拓展全球數字人才引進新路徑等方面,提出了對推動我國數字人才加速轉型的相關啟示。
前言
近20年來,以網際網路、雲計算、大資料、物聯網、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數字技術發展迅猛,數字技術與傳統產業的深度融合釋放出巨大能量,數字經濟在全球經濟增長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根據國際資料公司(IDC)於2020年公佈的報告顯示,到2022年,全球GDP的65%將會由數字經濟推動。美國、英國、德國、法國等國家和地區已經將發展數字經濟作為優先事項,並出臺一系列數字經濟發展戰略和議程推動本國和區域數字經濟的發展。2017年,我國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數字經濟概念,旨在依託“網際網路+”發展戰略,以數字化推動傳統產業轉型,並透過科技創新提升傳統產業內在價值。數字經濟發展是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發展新動能,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培育和發展的主攻方向,有利於挖掘新生產要素和經濟增長點,實現傳統產業轉型。同時,發展數字經濟也是國家創新戰略實施的重要力量,對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以創新驅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設網路強國和構建資訊時代國家新優勢等方面將產生重大影響。
數字經濟是技術驅動的經濟,而人才是數字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基礎和推動力量。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給人才需求結構帶來了新的變化。根據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釋出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與就業白皮書(2019 年)》顯示,2018 年我國數字經濟領域就業崗位為1.91億個,佔當年總就業人數的 24.6%,同比增長 11.5% ,顯著高於同期全國總就業規模增速。在當前國際形勢下,發展數字經濟和培養數字經濟方面的人才顯得尤為重要。數字人才一般是指“擁有ICT(資訊通訊技術)專業技能的人才,以及與ICT專業技能互補協同的跨界人才”。在數字經濟迅猛發展的勢頭下,許多國家包括我國正面臨著高技能數字人才短缺的問題。本文基於國際勞工組織“資訊和通訊技術工作的未來”專案和相關國家的統計資料,對加拿大、德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新加坡和泰國等6國,在數字人才發展以及數字人才教育培訓和引進策略等方面進行比較,提出其對我國發展數字人才、推動數字人才加速轉型的啟示。
各國數字領域人才發展現狀
從事ICT相關領域人才比例高於其他行業
從佔比上看,各國從事ICT相關領域人才比例高於其他行業,加拿大比例最高,約佔該國就業人數的7%,新加坡和德國分別佔5%和4.8%,如圖1所示。加拿大、德國和新加坡50%以上的ICT技術人才受僱於非ICT部門,如金融部門等,而且隨著數字化步伐加快,這一比例將進一步增加。從規模上看,印度ICT技術人才的數量最多,2019年各行業僱用了大約1千萬名技術人才。從增幅上看,2012—2017年,泰國ICT部門就業年增長率為7%。2014—2018年,加拿大ICT部門的就業增長速度快於加拿大整體經濟中的就業增長速度。在印度尼西亞,2018年,包括電子商務在內的某些經濟部門ICT技術人才就業增長率高於整體ICT部門就業的增長率。
從事ICT領域的人才受教育程度高於非ICT領域
一般來說,從事ICT領域人才的受教育程度高於非ICT領域。如圖2所示,加拿大、德國、印度尼西亞和新加坡等國具有大學學歷的ICT人才的百分比均高於非ICT從業者。加拿大ICT領域從業人員中具有大學及以上學歷的佔55%,非ICT領域從業人員中具有大學及以上學歷的佔30%;德國ICT領域和非ICT領域從業人員中具有大學及以上學歷的分別為38%和18%;印度尼西亞和新加坡對應的統計比例分別為25%和10%以及71%和38%。當然,在比較不同國家ICT領域從業人員受教育程度情況時還需注意謹慎解釋上述數字。例如,德國很大一部分ICT從業人員是在職業培訓中獲得相關學歷和資格;印度尼西亞正規的大學被視為可以比職業培訓機構提供更好的教育資源;加拿大有相當一部分ICT人才是從學院而不是大學獲得資格證書的,因為前者更偏重職業教育,注重學生實際技能和實踐能力的提高,而後者偏重理論研究。
ICT人才的行業工資遠高於非ICT行業
由於ICT領域人才短缺、競爭激烈,該領域的行業工資一直在持續增加,中國的增長最為顯著。2012—2016年,中國ICT行業的工資增長了一倍,而同期所有行業的平均工資僅增長了50%。2017—2019年,隨著印度IT服務業向價值鏈上游發展,支付給印度ICT人才的工資也大幅上漲。在新加坡,2019—2020年ICT人才的工資以每年6.5%的速度增長。
比較各國ICT和非ICT行業人才工資情況,泰國ICT與非ICT領域工資差距最大,比例為178%,其次是加拿大,工資比差距達到150%,新加坡和德國的ICT與非ICT人才工資比分別為135%和130%,如圖3所示。在加拿大,2020年ICT領域工資的最低值也比全國平均工資水平高出27% 。
就ICT領域內部來看,大多數國家的ICT製造業工資低於ICT服務業,薪酬最高的部門因國家而異。在中國,積體電路行業收入最高的是ICT設計,而印度尼西亞ICT的最高收入者集中在電信行業,過高的工資水平使得中小型企業難以招聘到合適的ICT人才。除了有競爭力的工資外,這些國家ICT領域的技術公司都試圖透過提供其他福利和便利設施,如持續培訓和用有吸引力的工作環境來吸引人才 。
ICT領域女性人才從業比例普遍低於全國女性從業平均水平
除印度外,各國從事ICT的女性所佔比例都遠低於本國女性從業的平均水平,如圖4所示。德國、加拿大和泰國的ICT領域女性從業人員比例和本國女性從業平均水平之間的巨大差異可見一斑。德國全國從業人員中女性比例為47%,而ICT領域從業人員中女性僅佔18%,比例相差29個百分點;加拿大全國從業人員中女性比例為48%,ICT領域從業人員女性佔25%,相差23個百分點;泰國女性在ICT領域的從業比例比全國的平均水平低15個百分點。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亞從事ICT領域女性的比例與本國平均女性從業比例差距相對較小,如新加坡相差9個百分點,印度尼西亞相差4個百點。印度2014—2018年全國從業人員平均水平顯示,ICT領域女性從業比例佔22%,高於全國從業人員女性比例2個百分點。在印度,由於性別歧視、職業隔離和婦女缺乏正式工作機會等一系列因素,女性就業的比例較低,所以ICT領域女性人才就業比例相對地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此外,各國按職業分組劃分的ICT女性人才比例也有很大差異。例如,在加拿大、德國和新加坡,很少有女性從事軟體開發和程式設計工作。與管理職位相比,女性主要是在初級職位上佔比較高。例如印度ICT部門中女性在初級、中級和高階管理層中所佔的比例分別為13%、7%和3%,德國和加拿大也有類似趨勢,女性往往被排除在管理和決策層之外。
ICT人才存在巨大缺口,因技能差異的結構性需求有所不同
根據德國資訊科技和通訊新媒體協會(Bitkom)在德國進行的一項調查預測,截至2019年9月,德國面臨約12.4萬名IT專家的短缺。泰國國家統計局在2017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該國缺少45萬名ICT專家。印度行業協會NASSCOM認為,該國的IT和業務流程管理行業在2018年額外需要14萬名ICT專家。
未來,ICT人才需求還將進一步增加。根據加拿大經濟和社會發展部(ESDC)職業預測系統(COPS)2018年提供的資料,預計2019—2028年,ICT核心職業的職位空缺數量將增加40%。德國聯邦委託進行的勞動力市場預測估計,到2035年對ICT人才的需求將增加26.3%。新加坡《Infocomm媒體人力資源年度調查2019》(Infocomm Media Manpower of 2019)預計2019—2021年ICT人才需求將增長28% 。除此以外,各國對ICT人才的短缺程度因學歷、技能和職業資格水平有所差別,如表1所示。綜上所述,高素質ICT人才的結構性短缺成為制約各國企業發展的核心瓶頸,未來應從部門、職業層面理解人才短缺的重要性,明確人才的具體技能,以解決ICT領域的人才短缺問題。
各國培育和引進數字人才的主要舉措
在學校教育中納入軟技能培訓課程,促進技能發展的跨學科方法
為了滿足數字時代日益增長的軟技能需求,德國和加拿大等國的高等教育機構已開始將軟技能納入其課程,圍繞數字經濟主題,開展有針對性、面向未來的人才培養。加拿大哥倫比亞理工學院(BCIT)利用基於專案的學習來傳授解決問題的技能和激發創造力。慕尼黑應用科技大學(MUAS)的計算機科學和數學學院開發出自己的測試方法來評估ICT相關專業學生在邏輯、抽象和分析思維方面的認知技能,學生收到他們的個人結果並與預期的基準進行比較,學校提供預備課程,以彌補技能差距。教職員工收到學生佇列的平均結果,以幫助他們瞭解學生提高技能的需求,並相應地調整課程。
隨著技術複雜性的增加以及創新的數字技術在各部門和領域被廣泛採用,跨領域知識融通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掌握變得越來越重要,跨學科跨專業新興交叉課程的開設日益普遍。德國開設了商業資訊學的綜合學習課程,特別關注培訓能夠支援企業數字化轉型的ICT人才。新加坡提出的人工智慧學徒計劃,是一項旨在提升新加坡人工智慧能力的國家計劃,目標是為本國人工智慧人才提供跨學科培訓,使他們能夠更好地在勞動力市場任職。
推動建立持續培訓體系,縮小ICT行業就業技能差距
由於技術迭代速度快,ICT人才比其他領域人才更需要持續培訓。隨著技能需求的發展,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全面學習終身學習的理念對於幫助數字人才適應快速變化至關重要,與資訊和通訊技術有關的終身學習有可能促進和加速數字轉型,提升國家創新能力,促進職業流動,應對人口變化帶來的挑戰,並提供更多的技能發展機會。加拿大、德國和新加坡等國都制定了終身學習的政策和戰略,主要側重於對數字人才和技能的持續培訓,透過將教育主管部門、數字化企業協會、高等院校及大學校長協會、培訓機構與投資基金等多個利益相關方納入數字教育框架,成立日常管理機構協調推進,為在校學生和勞動者提供相匹配的數字能力培訓與認證。印度和新加坡等國數字領域的公司正在擴大對終身學習和持續培訓的支援,透過建立與工作相關的教育激勵機制,重視職業規劃,並透過工作跟蹤和輪崗等方式引入在職學習,進一步加強以工作能力為基礎的數字技能培訓,以縮小在大學或職業培訓機構所獲技能與行業要求之間的差距。印度資訊科技與管理學院(IIITM)開設了一個碩士學位課程,其中包括一個年度專案,學生們致力於開發研究應用程式或其他軟體。有證據表明,該專案大大增加了學生畢業後在資訊和通訊技術行業受僱的機會。德國的公司為ICT人才提供的持續培訓多於其他職業,ICT領域從業者投入大量時間學習免費線上課程。持續培訓可以多元化形式進行,如內部培訓、非正式工作場所學習、自我指導的線上培訓、基於公司的結構化培訓和獲得證書的培訓等。
鼓勵更多女性學習STEM課程,從事ICT相關職業
構建包容性的就業環境,鼓勵更多女性從事ICT相關職業有助於促進經濟增長。大多數國家都發起倡議,鼓勵年輕女性學習與資訊和通訊技術有關的科目。例如德國的MINT-Mädchen(STEM girls)選拔女性接受包括技術投入、關於性別典型角色認知和行為模式的培訓。同時,大學教師性別敏感的STEM教學方面也得到支援,如印度政府對所有印度理工學院的女學生實行配額制,2017—2018年的配額設定為14%,2020年增加到20%。配額的引入使印度理工學院的女性學習比例從2016年的8%提高到2018年的18%。加拿大程式碼學習專案(CANADA LEARNING CODE)是提高年輕女性數字能力並建立她們職業信心的一個例子,根據該專案統計數字顯示,67%的參加程式碼學習方案的女性對編碼技術感到更有信心,81%完成加拿大程式碼學習課程的女性希望更多地瞭解這些科目並從事相關職業。新加坡計算機學會成立一個婦女技術特別興趣小組(WiT@SG),旨在透過為職業女性提供一個平臺,讓她們在行業中建立相互聯絡,增加科技行業的女性人數。
推動對外國職業資格和工作經驗的雙邊互認
職業資格和工作經驗的雙邊互認是促進數字人才進一步移徙的關鍵。一項針對歐洲的印度高技能移民的調查發現,超過1/5的受訪者認為自己無法將印度的學歷和工作經驗轉移到歐洲。國際工程聯盟《華盛頓協議》是ICT領域重要的互認框架,該協議由加拿大、中國、印度、日本、新加坡、英國和美國等20個國家簽署。該協議促進了包括ICT領域在內的專業工程師的流動,各國簽訂雙邊勞工移徙協定,不僅是為加強移徙治理,而且也是為解決技能差距和短缺問題。國際勞工組織於2020年公佈了雙邊勞工移徙協定中技能單元的準則,推動了這一程序的加快。
實施高技能ICT人才的特別簽證方案,吸引國際人才
吸引國際人才可以在短期內幫助目的地國解決人才短缺問題,為其帶來重大效益。過去30年,各國吸引人才競爭激烈,全球ICT領域跨國人才的流動呈上升趨勢。包括加拿大和德國在內的一些國家實施了優惠的移民政策,以吸引高技能ICT人才,如表2所示。此外,為了解決ICT部門的技能差距和短缺問題,針對高技能ICT人才制定簽證方案,以吸引高技能ICT人才。目前,加拿大某些ICT部門移民僱員達50%以上,加拿大和德國ICT領域的外籍人才比例高於整個經濟體的平均水平,新加坡則基本持平
外國移民、迴流人才與國際學生成為各國ICT領域行業人才的重要來源。印度等傳統移民輸出國透過吸引國外工作的人才返回原籍國來推動創新。為了支援人才迴流,印度外交部在海外設立僑民服務中心,透過接觸在海外發展的印度僑民吸引他們回國發展。吸引國際學生也是引進ICT人才的關鍵途徑之一。2016—2017年,約18.6萬名印度學生在美國大學就讀,超過1/3在學習數學或計算機科學。加拿大2016年人口普查顯示,在ICT部門有43%的移民是在加拿大學習的畢業生。在德國學習ICT相關學科的國際學生比例是其他學科的兩倍。
對我國推動數字人才加速轉型的啟示
作為一種新經濟業態,數字經濟需要既具備數字化思維和能力,又掌握理解企業、行業運作方式的實踐型人才。中國數字經濟發展正在面臨來自人才短缺的巨大挑戰,且對數字人才的需求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還將不斷擴大。透過對各國數字人才培養和引進經驗的總結,提出推動我國數字人才加速轉型的幾點啟示。
明確ICT行業需求及行業優劣勢,推動數字人才戰略的制定實施
吸引和培養新階段所需要的人才,是中國在全球數字經濟發展中建立競爭優勢的重要基礎。目前,中國正在從國家層面上推動“人才強國戰略”的實施,地方政府也在大力推行人才政策,但在落實和開展過程中仍處在“摸石頭過河”和“廣撒網”階段,存在諸多尚未解決的問題。數字經濟的發展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在目前的“人才強國戰略”框架下並沒有清晰的說明;數字人才的儲備情況、人才結構、有哪些優勢和短板,這些問題在制定人才戰略時並未得到充分的考慮;哪些因素對吸引數字人才具有重要意義,是政府在制定人才政策時面臨的主要問題。因此,制定數字人才戰略應該對數字人才的現狀和需求有充分的認識和了解,從行業特徵、人才職能、人才特徵多個角度對人才儲備的現狀、優勢和劣勢進行分析,推動人才戰略舉措的落地。
構建數字人才知識能力體系,探索適應數字經濟發展的人才培養模式
當前,在數字經濟背景下,人工智慧和大資料等技術助力數字經濟,在各行各業得到了廣泛應用,其基礎概念、原理、發展歷程、相關術語和應用場景等均為數字人才需要掌握的知識,在數字人才綜合素質中佔據了重要地位。要針對當前技術在數字經濟中的應用現狀,分析和研究數字人才的知識和能力體系。從政府、高校院所、企業三個層面著手,研究探索基於數字經濟發展的人才培養方式和途徑。政府應在政策、財政、基礎教育設施等層面加強力度,不斷完善教育培訓體系,為人才提供更多更好的成長機會和途徑。企業應注重為數字人才提供充足支撐資源和持續發展措施,營造積極寬鬆的氛圍,鼓勵人才自我提升。對於高校院所而言,要將數字經濟相關技術知識融入到課程體系;另外,要建立與數字經濟企業的聯絡,讓企業參與數字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設定,使培養的學生能深度貼合企業需求,緩解畢業生難以滿足用人企業要求、用人企業招聘難的矛盾。
把握全球人才競爭新態勢,大力拓展全球數字人才引進新路徑
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聚焦高科技人才的爭奪,國際人才爭奪進入加速調整期。參照國際慣例,世界頂尖級科技人才、關鍵領域急需的特殊人才適當採用行政手段引進,其他型別的國際人才經由市場配置,完全遵循市場規律。尊重國際人才流動規律,必須準確把握全球人才競爭的新態勢,以更寬廣的國際視域進行前瞻性佈局,大力探索新冠疫情和逆全球化雙重衝擊下全球引才新路徑,包括但不限於強化源頭引進,著重引進國際頂尖大學資源;破除人才流動“中梗阻”;率先創設“求職簽證”,就地引進優秀的外國理工科博士、博士後;對標國際與市場規則。進一步規範市場化評價標準,採用市場化的評價結果;開闢後疫情時期高階人才綠色通道,推出高階人才引進計劃加強版,進一步探索建立外籍人才服務保障體系試點,形成“統一領導、多方參與”的社會融入促進系統。
免責宣告:本文轉自中國科技人才雜誌,原作者陳 程。文章內容系原作者個人觀點,本公眾號轉載僅為分享、傳達不同觀點,如有任何異議,歡迎聯絡我們!
推薦閱讀
2021年上半年世界前沿科技發展態勢
2021年上半年世界前沿科技發展態勢——資訊領域
2021年上半年世界前沿科技發展態勢——生物領域
2021年上半年世界前沿科技發展態勢——能源領域
2021年上半年世界前沿科技發展態勢——新材料領域
2021年上半年世界前沿科技發展態勢——先進製造領域
2021年上半年世界前沿科技發展態勢——航空領域
2021年上半年世界前沿科技發展態勢——航天領域
2021年上半年世界前沿科技發展態勢——海洋領域
轉自丨中國科技人才雜誌
作者丨陳 程
編輯丨鄭實
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IITE)成立於1985年11月,是隸屬於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非營利性研究機構,主要職能是研究我國經濟、科技社會發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戰略性、前瞻性問題,跟蹤和分析世界科技、經濟發展態勢,為中央和有關部委提供決策諮詢服務。“全球技術地圖”為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官方微信賬號,致力於向公眾傳遞前沿技術資訊和科技創新洞見。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小南莊20號樓A座
電話:010-82635522
微信:iite_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