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36氪企服點評專家團吳濤原創。
————正文————
一、傳統企業分類
根據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7)》頒佈標準,傳統企業可分為農林牧漁、 採礦業、製造業、交通運輸、資訊科技、 批發和零售業等行業。但是不管是哪個行業,都可以根據供銷關係和行業所處位置,分成以下供應商、渠道商、服務商三大類角色。
1.生產商
生產商主要是指以原料或零元件(自制或外購),經過較為自動化的機器裝置及生產工序製成產品的企業。根據生產物件的不同,生產商包括整合生產商、部件生產商、元件生產商、原料生產商等角色。
整合生產商提供的產品,一般都是可直接銷售給終端客戶使用的完整產品。這些產品需要整合生產商將部件生產商提供的部件(例如聯想電腦裡的CPU、記憶體等)整合到一起,而部件生產商需要元件生產商提供元件(例如晶片),元件生產商需要原料生產商提供原材料(例如矽晶圓)。
2.供應商
供應商是向企業及其競爭對手供應各種所需資源的企業。本文講的供應商重點是指品牌供應商,也就是經營品牌產品的企業。大中型的供應商一般也都是擁有自有品牌的供應商,以形成產品品牌知名度和忠誠度。聯想就是典型的品牌供應商,擁有Thinkpad、Lenovo、Thinkbook、Thinkplus等一系列IT裝置品牌。
供應商不限於硬體供應商,也包括軟體供應商、服務供應商等。例如平安集團總部就是一系列金融服務產品的供應商,設計並供應了保險、銀行、投資等金融服務產品。
很多硬體產品供應商本身也可能是軟體產品供應商(例如蘋果手機也提供IOS手機作業系統和基礎應用軟體),也可能同時是服務產品供應商(例如蘋果提供售後服務產品標準給所有服務門店)。
3.渠道商
渠道商是指連線企業和客戶之間的企業,負責銷售產品併為供應商建立穩定銷售渠道。
傳統渠道一般分為批發商、代理商、零售商。批發商是以自己的名義購進貨物,在規定的區域內轉售時也是以自己的名義進行,貨價漲落等經營風險要由批發商自己承擔。代理商協助委託人蒐集訂單、銷售以及辦理銷售有關事務,不進貨不負責供應鏈管理等職責。零售商一般採用連鎖線下門店、線上網店等形式。
渠道商分工根據供應商能力強弱也會發生一些改變。例如聯想某品牌某型號電腦的全國代理商和省級代理商雖然也需要進貨,但是貨品其實還是存放在聯想全國20多個省級大倉。當零售商採購進貨的時候,才會將這些貨品透過物流配送到零售商線下門店或線上網店的前置倉。
零售商為了更好地匹配客戶需求,不會只銷售一種商品,而是會選擇多家供應商的商品。根據商品數量和展示形態,零售商包含商場、超市、專賣店、社群店、便利店等業態。物美集團是典型的大型零售商集團,包含新華百貨(商場)、物美大賣場(超市)、物美品超市(社群生鮮超市)、物美便利店、多點便利店、百安居(建材市場)、麥德龍(會員超市)等業態,還投資了武漢新百、重慶商廈等零售集團。
企業客戶渠道商主要針對企業客戶,重點透過銷售人員進行銷售。根據企業客戶人數,可分成大型企業客戶、中小微企業客戶。根據銷售形式,可分為直銷、電話銷售、社交電商銷售等。
4.服務商
按客戶所需服務的物件分,可分成硬體服務商、軟體服務商、解決方案服務商。
聯想下屬的聯想服務站屬於典型的硬體服務商,主要是針對硬體提供售後服務支援。這些服務標準由聯想這家服務產品供應商提供,服務費由聯想統一收取,服務執行由本地聯想服務站接單承擔,然後從聯想獲得服務費用。
傳統服務商一般都是本地中小微企業,類似聯想服務站這樣的社群電腦維修店還有100多萬家。只不過這些社群電腦維修店並不遵守聯想服務標準,也不參考聯想定價。
軟體服務商是針對軟體使用提供的服務。例如客戶購買了微軟office365商業版,使用中不可避免會遇到各種使用問題,此時就需要有軟體服務商提供服務。在企業微信、釘釘的應用市場中,有大量的SaaS應用軟體可以供企業客戶購買。購買後,企業客戶可以透過客服群、客服聊天、軟體商公眾號等形式獲取服務。
解決方案服務商屬於比較特殊的一類服務商,他們既需要能提供硬體服務,也需要提供軟體服務,從而形成“一攬子”的解決方案給客戶。比較典型的是各種便利店使用的“收銀臺解決方案”,這類解決方案需要解決方案商把各類軟體、硬體整合到一起,然後還需要幫助客戶安裝、除錯,並對其員工進行培訓,使用中遇到任何問題都需要能及時協助處理。
二、數字化轉型的必要性
傳統企業為什麼需要進行數字化轉型?主要是因為內部和外部環境均發生深刻變化:
1.客戶需求的變化
各行各業的傳統大中型供應商、渠道商都面臨巨大變局。從需求角度看,由於客戶需求重點從原來強調“多快好省”的“多和省”,開始重點向“快和好”轉移,因此產品質量、品牌知名度、服務美譽度、快速物流體系、高效服務溝通平臺等成為必備體驗要素。
而移動網際網路作為新型傳播媒介,以其網狀、高效、資訊推送等傳播特性,讓“資訊流”傳播效率大幅度提升,讓客戶感覺越來越“快”。而商品價格的透明化,也讓價格競爭模式難以為繼,競爭模式從以往拼價格逐步升級為拼質量、拼服務,讓客戶感覺越來越“好”。
2.成本結構的變化
網際網路電商領域的快速崛起,讓硬體渠道結構、服務渠道結構、成本結構發生了明顯變化,大型生產商、品牌供應商在利潤分配中日益被邊緣化,線下渠道商由於高昂的開店成本和低坪效、低人效,利潤不斷下降。如何幫這些供應商、渠道商、服務商降本增效,透過網際網路高效協作,成為這類企業變革的關鍵。
供應商的生產人員成本、廠房成本、倉儲物流成本都不斷上漲,不斷壓縮利潤空間。由於大型渠道商的不斷兼併和強勢,中小型供應商現金流也因為賬期問題造成巨大壓力。
渠道商、服務商的銷售人員成本、門店租金成本也在不斷上漲,更糟糕的是隨著電商發展線下人流不斷減少。
3.營銷渠道的變化
各類傳統企業都在與網際網路發生深度融合,網際網路成為渠道商、服務商獲客和服務的重要途徑。以聯想零售商為例,線上零售商(聯想官方商城、京東網店、淘寶網店等)銷量佔比超過了30%,有的品類甚至接近一半以上。而很多客戶找聯想服務商,往往也是透過百度、聯想官網、58同城、大眾點評等平臺獲取資訊。
同時供應商、渠道商、服務商專業化分工越來越細緻。以開通一個聯想電腦京東網店為例,至少需要店長、採購人員、倉庫管理員、客服人員、發貨人、財務、商品運營、流量運營等角色。為了將商品送到客戶手中,還需要呼叫物流公司司機、快遞公司配送人員等。而為了協調這些資源,京東平臺還需要一系列的人員提供服務,確保零售商能把店開起來。每一個訂單的背後,往往涉及幾十個人在提供服務,但是成本又需要控制在非常有限的範圍之內,這就對各個環節之間的溝通效率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過去近20年的消費網際網路的發展,主要解決的就是這個問題。接下來10年,產業網際網路將重點解決生產商、品牌供應商、物流倉儲服務商、渠道商、零售商之間的互動和效率問題。
4.員工素質的變化
當前企業員工主體,大多數是跟隨網際網路成長起來的一代,90後、00後更是數字時代的原住民。他們獲取資訊的方式、溝通方式都是基於網際網路,也更強調相對公平與職業關係平等。這批員工和傳統企業老一輩的思維方式有很大區別,他們接受網際網路更容易,甚至會因為公司抱殘守缺而拂袖而去。這代人家境相對富裕,因此更追求個人成長和成就感,在乎從事的工作是不是“好玩”。
對於傳統企業而言,因為賽道的原因薪資並沒有很強競爭力,如果還要用原來傳統的一套科層邏輯管理他們,很可能會適得其反。但是作為管理者來說,他們又需要有效管控結果,因此就需要一套更有效的溝通工具,讓他們之間形成網狀、扁平的溝通,形成相對透明、強調自驅力、自然平等的企業氛圍。同時,又透過業績資料透明化、遊戲化競爭等手段,讓員工之間保持競爭張力和工作樂趣。
5.競爭環境的變化
傳統渠道商的競爭主要是產品層面的競爭,由於服務差異化很小或者幾乎沒什麼服務,所以競爭主要體現為價格戰。但是隨著供應商的不斷兼併,產品質量提升進入瓶頸後,差異化的服務成為競爭重點。與此同時,客戶對“快”的需求進一步提升,因此服務和解決方案成為新一輪競爭重點。
以物美集團為例,因為“多點+物美”線上線下一體化模式的成功實踐,讓物美集團在零售行業獨樹一幟,得到了同行們的高度讚賞和認可,大批零售商紛紛選擇與“多點”平臺合作。線上元素的注入,讓物美集團這一傳統企業煥發了新的生機,將競爭格局提升到一個全新臺階,讓絕大多數的零售商和競爭者望洋興嘆。
藉助“多點+”平臺帶來的賦能價值、結合資本力量,物美先後收購百安居全國所有門店、麥德龍全國所有門店、鄰家100多家便利店,並重倉投資了重慶商廈、武漢新百等大型區域零售企業,物美集團也因此從區域零售迅速擴張到更多省會城市。在這個過程中“多點+”網際網路平臺功不可沒,成為物美快速區域擴充套件的關鍵槓桿。與此同時,多點商城在資本市場的估值,也快速增長到30億+美金。反觀家樂福、沃爾瑪、樂天等企業,卻因為各種因素錯失移動網際網路良機,在競爭中逐漸處於下風,綜合利潤率不斷下降,大量門店出現虧損,不得不停業或廉價出售。
由於服務和解決方案的重要性不斷提高,品牌供應商也開始或主動或被動地被捲入這個浪潮中。因為服務商往往都是分散的小b,他們缺乏服務標準化能力、解決方案設計能力、供應鏈整合能力,因此需要品牌供應商賦能並形成協同網路。
更上游的生產商、元件生產商等更重要的是技術創新(例如晶片設計與製造)和生產效率提升(例如大量使用人工智慧)。而網際網路更多在品牌供應商、渠道商、服務商這些與客戶更多接觸的環節發揮作用。
綜上所述,傳統企業數字化已經成為構建未來經濟、重塑產業發展必須選擇。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邊界越來越模糊,數字世界正在成為實體世界的一部分,產業的生產要素、生產方式、生產流程都在被資料所重塑。
三、數字化轉型的方向
數字化轉型既然已經是必然,那麼應該走向何方呢?騰訊集團高階執行副總裁湯道生給出了以下幾項建議:
1.提高企業經營效率
產業網際網路的目的在於降本增效。向“數字”要“效率”,是產業重塑的必然選擇。數字化首先讓目標變得可度量,可度量就可不斷最佳化,結果是提高生產製造、供需匹配、維保服務的效率,最終可以降低經營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
透過微信、QQ、小程式、企業微信等數字化連線工具,可以幫助企業更高效的觸達使用者,提升銷售效率。
數字化還能夠提升組織運轉的效率與彈性。客服人員透過手機、電腦,可以隨時登入雲端接聽。新東方目前數字化浮動坐席是固定坐席的6倍多,可以更靈活應對寒暑假的銷售高峰。
2.完善企業資料安全體系
5G、物聯網、AI、雲計算等技術的應用,讓生產、服務過程加速數字化、雲化。但哪裡有利益,哪裡就有壞人盯著。產業數字化在創造巨大價值的同時,資料安全就成為保護價值的堡壘。安全風險的危害面在擴大,對物理世界的威脅也在增長。
在這樣的背景下,每個單位需要建立一套適用於數字時代的安全體系,不僅僅關心網路邊防,更需要以資料為保護物件,把安全措施帶到資料流通的每個環節;將防護思維從被動防禦轉向主動規劃;將安全目標從合規延展到對資產的保障;要把安全作為產業網際網路的“底座”來看待,必須築牢根基。
3.參與構建產業網際網路生態
產業網際網路中每個產業都有自己的生態,騰訊堅持做好“數字化助手”,融入各產業生態,結合生態夥伴的能力,為客戶提供最優的產品、服務。過去兩年來,我們與合作伙伴一起,從數字技術供給、解決方案打造、企業成長三個維度,逐步構建起產業網際網路的開放生態。
四、數字化轉型典型模式
既然要做數字化轉型,自然會涉及方法論的問題。每家企業所在行業不同、內部外部環境情況不同,因此不可能有可以直接借用的全套方法,而只能是借用成功案例中的各種“工具”。在部分場景中,也可以考慮整體借用類似場景用到的“工具包”,這些“工具包”就是轉型模式。
供應商、渠道商、服務商的需求不同,轉型所採用的模式自然也不可能相同。結合轉型成功案例和他們的成功路徑,渠道商轉型適合OMO模式,服務商轉型適合DaaS服務模式,供應商轉型相對適合S2b2C模式,企業管理轉型適合產業網際網路。
1.生產商轉型:智慧物聯網模式
在生產商環節典型應用是工業網際網路和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的本質是透過開放的、全球化的工業級網路平臺把裝置、生產線、工廠、供應商、產品和客戶緊密地連線和融合起來,高效共享工業經濟中的各種要素資源,從而透過自動化、智慧化的生產方式降低成本、增加效率,幫助製造業延長產業鏈,推動製造業轉型發展。工業網際網路涉及越來越多的生產裝置和感應器,因此工業網際網路中重要成分是“物聯網(The Internet of Things,簡稱IOT)”。
人工智慧可以生產出能以人類智慧相似的方式做出反應的智慧機器,目前主要是在語言識別、影象識別、生物特徵識別、自然語言處理、智慧機器人等方面取得了較大的突破。
聯想LeapIOT是面向工業打造的專業物聯網平臺,提供了從工業裝置、感測器的接入到工業應用服務的端到端的解決方案,透過終端接入、邊緣計算、實時資料處理、時序儲存、數字孿生、資料洞察,圍繞裝置、資料為核心,為新建或已有產線裝置提供全新的工業智慧化改造服務,解決工業企業生產製造端工業連線、系統協同、資料分析需求。同時以強大的技術和服務優勢,覆蓋流程製造、離散製造以及工業相關的公共事業、樓宇園區、環保衛生等行業。
2.供應商轉型:S2b2C模式
2017年有幸在深圳參加阿里巴巴集團首席戰略官曾鳴教授S2b2C模式的的閉門分享,對平臺、客戶價值、資料、商業智慧的講解深入淺出、鞭辟入裡。特別是答疑環節,精彩紛呈,受益匪淺。
曾鳴教授對S2b這個概念做了深入闡述,提出“真正的S2b其實是S2b2c”。S2b2c模式最大的創新,是S和小b共同服務c 。小b服務c時,必須呼叫S提供的某種服務:S不能僅僅提供某種SaaS化工具,它必須基於對上游供應鏈的整合,提供某些增值服務,才能幫助b更好地服務c。支援的核心其實就是供應鏈管理能力的輸出,還有大部分的資料智慧產品。
S2b2c線上化其實是非常需要創新的第一步。S2b2c在整體效能上要超過“大B”2C才有價值創造的空間,才能夠形成一種爆炸性的增長。這就要求充分發揮小b的能動性。如果在非常標準化的領域,小b不能透過自己的服務,產生差異化的價值,那麼這個模式就不成立了。S和小b的關係不是傳統的加盟店的關係。S只能賦能小b,而不能控制他,所以兩者關係的核心是協同,不是管理。S2b2c的c是指客戶(customer),而不是特指消費者(consumer),也有可能是企業客戶。而企業客戶採購商品的使用者,才是真正的消費者。
聯想S2b2c解決方案平臺也是為了解決賦能終端零售門店、終端服務門店,讓他們能更好地提升客戶體驗、降本增效。過去聯想主要採用渠道模式,對渠道管控精細化程度不夠,無法藉助渠道終端門店提供最佳銷售服務體驗,導致線下門店渠道銷售比例大幅縮減,越來越多客戶從京東、天貓平臺採購電腦,這類平臺部分替代了聯想賦能職責。
同時,聯想對電腦服務體驗的掌控能力也有限。經過聯想認證的服務站只有兩千多家,但是全國從事電腦服務的社群維修店在百萬以上。這些社群維修店離客戶更近,比官方認證服務站更“快”。為了和聯想認證服務站搶服務單,價格看起來更“省”。但是也經常出現坑客戶的情況,魚龍混雜,服務品質難以保證。
聯想S2b2c解決方案平臺面向供應商提供商品上架、招募發展渠道商、共享聯想雲倉等服務;面向聯想渠道商(包括線上渠道和線下渠道)提供線上報價、發貨、配送、收單、客服、會員運營、線上線下流量採購等服務;面向服務商提供服務接單、服務報價、收單、遠端服務工具、備件採購、工程師招募、線上線下流量採購等服務。所有這些b端企業透過平臺的客戶端工具共同服務c。聯想客戶c(包括大客戶、中小企業客戶、企業員工或消費者)開啟桌面上的Daas服務入口,即可直接對接供應商、渠道商、服務商的客服和工程師。
平安綜合金融營銷平臺就是金融行業典型的S2b2C案例。該平臺核心工具叫“平安口袋e行銷”APP,也就是現在150多萬平安保險代理人使用的這個工具,2014年我深度參與了該產品的設計工作。該APP裡預置了平安集團幾乎所有金融產品(保險、銀行、理財等產品),以及所有網際網路增值服務產品(平安好醫生、平安好車、平安好房等服務產品)。每個保險代理人安裝該APP後,即可分享保險產品資訊給客戶、回答客戶諮詢問題、幫助客戶下單、幫客戶理賠等,也可以分享各類高頻的網際網路增值服務給客戶,提升與客戶溝通的頻度。平安保險代理人在5年時間內,人數增加了近3倍,人均收入不斷上升,該平臺功不可沒。
3.渠道商轉型:OMO新零售模式
OMO(Online-Merge-Offline)模式核心要點是渠道商線上網店與線下門店一體化,目的就是充分綜合利用線上和線下的優勢,保證顧客體驗最好、渠道商運營效率最高。
零售渠道不管是線上電商還是線下零售門店,要同時做到“多快好省”,幾乎是不可能的。線上電商因為距離遠、物流時間長,所以重點突出“多”和“省”,上淘寶“省”錢而且選擇“”多”。而相比之下,線下超市和便利店不如淘寶京東“多”,價格不如淘寶京東“省”,客戶到店購買感覺上也不如淘寶京東“快”。然而,線上純電商也不是沒有命門的,那就是越來越貴的“流量”成本和“物流”成本。在降低“流量”成本上,淘寶京東把網際網路手段運用到了極致,搜尋、資訊流、訊息推送、個性化推薦等,讓每一次點選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在降低“物流”成本上,在物流、倉儲、揀貨、拼單、配送等環節,也是做足了文章。電商要長期保持“多快好省”的顧客體驗,成本越來越高,發展越來越難。
“多點+物美”新零售轉型案例屬於OMO模式的集大成者。OMO模式的突破點是如何將線下流量引入到線上,因此首先是從改造物美超市的收銀臺開始的。線下顧客(每天300萬人+)經過收銀臺的時候,線下門店店員(共5萬+人)幫助他們安裝多點APP並繫結銀行卡,然後使用多點APP支付並累計積分。為了提高積極性,還做了個促銷活動,提醒顧客“物美會員卡”中的積分,安裝使用多點APP支付即可當錢花。支付完成後,店員告知使用者還可以透過APP線上商城下單購買一些不好搬運的商品(米麵糧油、礦泉水等)回家,商品就和店裡看到的一樣,然後配送人員會幫助顧客配送到家,減輕了顧客的搬運負擔,又能享受超市的價格優惠。經過一個月左右的店員推廣工作,多點APP活躍使用者就超過了1千萬月活躍,會員滲透率超過了50%,而且越來越多的顧客開始選擇在家下單購買。
OMO模式中線上和線下重點推薦的商品不盡相同,對線下業績影響有限。比如顧客到物美線下超市主要是買生鮮水果、酸奶之類的商品,而在線上重點買的是米麵糧油、日用雜貨百貨之類的商品。因此整體的銷售總額得到了增長,而且顧客黏性和復購頻率也得到了提升。
OMO模型後續不僅用於物美超市,而且後續複製到了物美便利店、百安居建材市場、新華百貨商城等業態,事實上證明顧客體驗和運營效率提升都非常明顯。而且在各個業態之間,還可以形成組合的關係。
比如某顧客在路邊的物美便利店購買一瓶礦泉水,支付時使用微信掃碼開啟“多點”微信小程式,然後在收銀臺鐳射盒上掃碼完成支付,就能看到“多點商城”頁面。顧客可以透過該商城採購附近超市的所有商品,並配送到顧客家裡。這樣本質上將大量沒有到超市購物的人流,引流到了線上超市,變成了物美超市的線上客戶。
4.服務商轉型:DaaS服務模式
DaaS(Device as a Sevice)裝置即服務是指裝置本身就是服務平臺的一部分,可以透過DaaS平臺可一站式獲取硬體、軟體、服務,甚至可定製靈活的解決方案。對企業而言,DaaS 提供的從購買裝置到購買服務的轉變,是企業資訊消費的巨大變化,而這種變化可以讓企業從複雜的 IT 系統中更多地解放出來,更加專注於自己業務的智慧化轉型。
以聯想為例,電腦維修客戶如果要找維修服務商,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在電腦上直接找官方服務入口。為了順應這一需求,聯想DaaS服務平臺應運而生。
從2021年開始,聯想中國區的電腦將逐步都會預裝聯想服務的PC客戶端。購買聯想電腦的客戶拿到電腦開機後,在桌面上就可以啟動該PC客戶端,手機號驗證碼登入後在裡面就可以直接可以看到所有跟電腦相關的服務項。使用者可以透過聊天功能和客服溝通、查詢電腦保障資訊、線上購買服務,以及查詢服務門店的工程師。如果擔心電腦出問題的時候無法聯絡客服和工程師,也可以在PC客戶端上下載手機APP。
更重要的是,哪怕是在該DaaS平臺上購買聯想合作的第三方服務商的服務,客戶也不再有後顧之憂。因為這些服務商線上銷售的服務產品,本身就是聯想提供的標準服務產品,而且客戶支付購買後資金是委託在聯想平臺上,只有客戶滿意確認付款後服務商才能收到服務費。也就是說,聯想DaaS服務平臺還提供了擔保交易功能,保證客戶服務體驗。
聯想DaaS平臺把聯想電腦作為平臺,把更多聯想自有或第三方硬體裝置(路由器、POS機、監控攝像頭等)接到平臺裡來,形成硬體、軟體、服務一體化的IT解決方案平臺。
與此同時,服務商和渠道商一樣,也面臨租金成本高企、人員成本不斷升高的窘境。因此服務商也需要儘量增加不重點依賴門店的獲客方式,同時又能充分共享服務工程師資源降低人員成本。該平DaaS可以幫助服務門店將到店、地推客戶流量沉澱為服務商私域線上流量,並透過使用諮詢等服務保持和客戶高頻溝通,提升客戶黏性。
聯想電腦全球每年出貨量大概 6000萬臺,一旦該系統部署並全量成功運營,該平臺將成為聯想服務和解決方案的新引擎。藉助該平臺,聯想生態相關的硬體、軟體、服務相關的供應商、渠道商、客戶都可以線上高效協作,極大降低服務成本、提升客戶體驗。
5、產業鏈轉型:產業網際網路模式
“產業網際網路”是基於網際網路技術和生態,對各個垂直產業的產業鏈和內部的價值鏈進行重塑和改造,從而形成的網際網路形態。“產業網際網路”是和“消費網際網路”對應的概念,兩者結合在一起形成了產業鏈所涉及的所有網際網路形態。
在品牌供應商環節,“產業網際網路”重點體現為品牌商會員制營銷。越來越的品牌供應商透過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京東天貓旗艦店等建立會員營銷通道。
在渠道商和服務商環節,“產業網際網路”主要是在改造骨幹物流、倉儲、門店管理等環節。“消費網際網路”之前重點改造的是營銷、客服、網店管理、快遞配送、支付等環節。兩者結合在一起,讓渠道商和服務商的效率更高、客戶體驗更好。
壽光蔬菜產業數字化平臺服務於壽光蔬菜產業相關的各級行政機構、各類蔬菜企業以及客戶。透過打通、整合壽光蔬菜產業相關的各類數字化系統,形成產供銷服一體化的產業網際網路平臺。
該平臺主要是三類價值:政府價值、企業價值、客戶價值。
對政府而言,透過該平臺可以獲得更及時、更準確的一手資料,從而幫助市委市政府更快更準確地決策,並根據情況及時糾偏;可透過該平臺將產業政策和行政指令,精準高效地傳達到各級行政事業單位、各類蔬菜企業;在確保節假日供給、廚餘垃圾分類等民生問題上,可以直接透過該平臺高效協調溝通,從而與目標市場城市主管部門建立深層互信。
對企業而言,主要是為了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獲得更高的股東回報。企業包括生產農戶、供應商、渠道商、服務商等型別。
對客戶而言,重點是如何獲得更優質的客戶體驗,核心體驗就是"多快好省"。在當前市場環境下,蔬菜品質、配送快速是核心體驗。其中蔬菜的安全與否,成為客戶關注焦點,也是最需要壽光蔬菜集團解決的問題。比較典型的場景是建立蔬菜溯源平臺,以便客戶可以一目瞭然知道自己的蔬菜來自哪裡,是否新鮮和安全。客戶包括企業客戶和個人客戶兩大類。
6.企業管理轉型:解決方案平臺模式
無論是哪類企業,都涉及企業員工溝通和業務流程管理問題。
在企業員工溝通方面,企業微信和釘釘屬於其中的先行者,也取得了非常豐碩的成果。員工在企業微信中可以透過聊天、群溝通交流,甚至可以跟客戶微信互動。這類功能很好的解決了傳統OA(Office Automation)系統的孤島問題,讓數以千萬級的企業得以互通。此外,企業員工與客戶的互動、供應鏈企業之間的互動,更是要著重解決的問題。
更深刻的變化是在業務流程改造方面。業務流程管理系統之前只在大中型企業存在,主要採用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等形式。隨著各類SaaS系統的成熟,中小微企業也開始有機會低成本使用這類系統。
隨著各種辦公裝置在企業中的不斷應用,硬體、軟體、服務一體化的IT解決方案成為企業更優選擇。膝上型電腦、印表機、投影儀、商用大螢幕顯示器、會議一體機、考勤機、門禁、攝像頭等硬體,都開始配套軟體和服務形成辦公類解決方案,打包提供給企業,讓企業辦公協作變得更簡單。類似情況出現在零售、酒店、樓宇、農業、交通等各種應用場景中。物聯網裝置、應用軟體、IT服務組合在一起,形成了各種各種針對特定客戶需求的解決方案。
然而對於企業客戶而言,要分別採購和使用如此眾多的軟體、硬體、服務,必然讓IT管理複雜程度大幅度提升。因此有必要在聯想電腦等裝置上,預裝解決方案平臺,以便企業管理員快速部署各種軟體,同時大幅度簡化員工使用體驗。
[免責宣告]
原文標題:《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痛點與典型模式 | 專家視角》
作者:吳濤
本文來源於36氪企服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