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真邪乎!我們種不愛長,你們一種,長得真不賴!”金秋時節,站在大片大片葉子黑綠、棒子粗壯的玉米地旁,懷柔區琉璃廟鎮楊樹下村的老人們眼神裡流露出發自內心的喜悅。
這片地原來種的是栗子樹。現在農村人口呈現出老齡化趨勢,農民享受的各項政策性補貼不少,對土地也沒那麼依賴了,加上早年種植的栗子樹過了盛果期,收入大幅減少,更沒人愛種了。看復耕前的照片,這片地裡草比樹高,樹也找不到幾棵。
楊樹下村果園撂荒不是個別現象。經過多輪篩查,將生態保護紅線、歷年百萬畝造林、高效密植果園以及重點區域和旅遊沿線景觀林全部剔除,懷柔區在冊的27萬畝果園中,由於疏於打理、效益不好等原因形成的廢舊殘次果園達2萬餘畝。
為實現全市166萬畝耕地保有量範圍內全部為現狀耕地的任務目標,在已完成區級耕地保護任務的前提下,懷柔區主動加壓,在全區範圍內啟動了土地復耕工作,制定《懷柔區土地復耕工作方案》《懷柔區土地復耕補助政策及標準(試行)》等檔案作為配套政策執行。
堅持以“村民自願”和“實事求是”為原則,懷柔區對2萬餘畝廢舊殘次果園中具備條件的1.4萬畝開展復耕。寶山鎮、北房鎮、橋梓鎮、九渡河鎮、長哨營滿族鄉等鎮鄉在保障農民利益不受損失的基礎上,積極有序組織復耕。
為解決農村人口老齡化、種地積極性不高的問題,懷柔區鼓勵各鎮鄉將農民承包土地集中流轉到村集體,透過成立村級、鎮級農業經濟合作組織,在區農業農村局、農業種植中心技術指導下,對集體經濟組織內耕地進行規模化耕種、集中統一管理,這樣既壯大了集體經濟,又增加了農民收入,還能有效解決土地撂荒等問題。
2021年4月12日,琉璃廟鎮林場正式成立,除林木養護外,林場還承擔起了廢舊果園復耕的任務。土地平整後,玉米、高粱、穀子、黃豆、小豆、紅薯……各種糧食作物種下去。
“我們僱的都是本地人,50歲到60歲之間,都是種地的好手。”琉璃廟鎮相關負責人介紹。林場一成立,就解決了很多村民就地就業。
有活兒幹,收入提高了,荒廢的土地還能重新種上莊稼,林場工人幹起活來格外賣力,莊稼的長勢也格外喜人。
截至2021年7月底,僅用約4個月時間,懷柔區1.4萬畝廢舊殘次果園全部恢復為耕地。
“這些地能復耕,大家看著都高興。我們一定好好種。”琉璃廟鎮林場負責人表示,明年,林場計劃購買旋耕機等機械,提高機械化種植水平。(於麗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