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蘇小明這個名字可能很多年輕人會比較陌生,但是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她確實是華語歌壇裡一顆最亮的星。
曾經那些老藝術家比如蔣大為、李谷一,不管是他們本人,還是他們的歌曲,都是耳熟能詳。
而在蘇小明事業的巔峰期,她甚至都和這些大腕齊名,堪稱當時歌壇裡的偶像歌手。
她十八歲參軍,二十三歲一夜成名,二十八歲在事業處在巔峰期時遠赴法國留學,婚後再回到國內,四十八歲又轉行做了演員,她的一生傳奇又精彩。
娛樂圈對她來說不是一個名利場,更像是一個不斷突破自己、創造奇蹟的舞臺。
她的性格就像她的歌聲,溫暖而含蓄,如春風拂面,如細雨潤物,不爭不搶不追名逐利。
很多人都難以割捨下好不容易做出的成績,但是蘇小明可以,那年遠赴法國她也就才二十八歲,事業風生水起,身價也是水漲船高,但是她主動放下了國內的事業,趕赴法國一切從零開始。
如今六十五歲的蘇小明事業有成、家庭美滿,回顧自己年輕時走過的路,也許有些許遺憾,卻沒有後悔之處。
每一個人都在終其一生尋找著最後可以依靠的港灣,所以一切浮華、虛名在人漫長的一生中,也不過是過眼雲煙。
一、京城大院出身卻選擇入伍
蘇小明,1957年出生在北京,從小不說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但是至少也是吃穿不愁,因為經常和男孩子們在一起玩兒,蘇小明也養成了耿直、豪爽的假小子的性格。
蘇小明的父親是董小吾,當年中國著名的戲曲家,曾經在百團大戰後為這場戰爭寫下了八首抗戰歌曲。
新中國成立之後,擔任總政歌舞團團長,從學生時代舉行大規模抗戰演出到新中國成立後組織外交演出,董小吾為中國的藝術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女兒蘇小明也受到了父親的影響,走上了藝術的道路。
因為父親的關係,蘇小明從小就對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為她的歌聲十分有特色,小時候膽子大在外人面前演唱都收穫了一致好評。
到了十八歲,蘇小明又萌生了去當兵的念頭,她是一個行動派,有了想法就會付諸努力。
1975年,十八歲的蘇小明成功進入部隊,成為了一名文藝兵。
當時的蘇小明青春靚麗,身材高挑,雖然沒有女明星那樣超高的顏值,但是她那動人的歌喉足以讓她在歌壇闖出一番天地,再加上有父親的幫助,蘇小明成功進入了軍政歌舞團,正式成為一名歌手。
繼承了軍人的優秀品格,蘇小明在歌舞團裡一直吃苦耐勞,認真為人民做演出,努力為社會主義貢獻一份力量,只是當時蘇小明雖然進入了總政歌舞團,但是她對自己前途的規劃卻是一片迷茫,歌曲的風格這麼多,她又應該要選擇走哪種風格呢?
二、一首《軍港之夜》一夜爆紅
當時的中國比較火的都是鄧麗君、齊秦等人的歌曲,他們的曲風大多偏向婉約,以情歌為主。
蘇小明因為在部隊的原因,演唱的歌曲大多都是軍歌,更強有力氣勢恢宏,但是卻少了那麼點柔情和溫度,這也成為了蘇小明定義自己曲風上最糾結的一點。
想要在觀眾眼前一亮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尤其是想要讓軍歌十分受歡迎更是難上加難,不過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1980年,蘇小明就等來了一夜成名的機會。
那年的"新星音樂會",標誌著中國流行音樂將要隨著"新星"被選出而誕生,蘇小明又怎麼會錯過這個一展實力的機會?
她主動報名參加了這次選拔,一曲《軍港之夜》也讓她一夜爆紅,雖然這是一首軍歌,卻讓在座無數的觀眾沉浸在這首歌的氛圍裡,久久不能脫離出來。
《軍港之夜》是讚頌我國海軍的歌曲,聽著蘇小明演唱這首歌,彷彿真的置身於長夜漫漫的大海中航行,海面薄霧瀰漫,海面有風卻更顯寂靜,不同於其他剛強有力的軍歌。
這一首《軍港之夜》卻難得地更顯柔情,把每一位海軍戰士都刻畫成了有血有肉、保家衛國的守護神,而非冷冰冰、嚴肅過了頭的冰疙瘩。
但是一件事物有正面的評價就會有負面的,雖然《軍港之夜》贏得了無數好評,但是還是有少部分的觀眾認為,作為軍歌這首《軍港之夜》太過柔情,凸顯不了海軍的英勇善戰和男兒氣概,非常不符合海軍的驍勇和堅毅。
儘管對這首歌的評價褒貶不一,但是不得不說蘇小明的確因為《軍港之夜》而名聲大噪,一夜之間,她就成為了樂壇裡一顆冉冉上升的新星,只是由於這首歌的爭議頗大。
三、柔調歌曲引爭議,風波平息後事業迎來巔峰
關於《軍港之夜》眾人意見分歧很大,在一群懂音樂的將士們的鑑別下,他們認為這首歌沒有任何違紀之處。
雖然曲風柔情,但是正是從這溫暖、柔軟的腔調中,露出了海軍們有血有肉的一面,並不是所有的軍歌都一定要鏗鏘有力、像朗讀一樣嚴肅。
軍歌的曲風也可以是多變的,只要是宣傳好的一面,部隊喜歡、群眾喜歡,那就是一首優秀的作品。
關於《軍港之夜》的負面評價也就此消失,蘇小明的事業也更上一層樓,為了趁熱打鐵。
她又陸續推出了好幾首備受歡迎的歌曲,不僅成功在樂壇站穩了腳跟,還順利迎來了事業的巔峰。
最輝煌的時期是蘇小明憑藉自己獨特的嗓音,獲得金唱片獎,甚至還登上了春晚的舞臺
一時間鮮花和掌聲都撲面而來,蘇小明這顆樂壇的新星也成功脫穎而出,成為 了當下最紅的偶像級歌手。
相比於現在在舞臺上游刃有餘,蘇小明初次登臺就更顯靦腆扭捏。
1980年那一年是她事業的起點,當時《軍港之夜》這首歌剛剛創作出來,第一次登臺的蘇小明也非常緊張,從未見過如此大的場面,她屢次想要打退堂鼓。
還是在記者們和主持人的勸說下,蘇小明在廁所裡呆了好長時間,禮服的拉鍊都給拉壞了,還是用別針釘上的,好不容易上了臺,蘇小明卻緊張到發抖,戰戰兢兢唱完了整首歌曲,沒想到卻贏得了臺下雷鳴般的掌聲。
但是事業漸入佳境卻讓蘇小明對未來越來越迷茫,無數的鮮花和榮譽卻牽絆住了蘇小明歌唱的腳步,她開始思考,自己是否要堅持在國內唱歌。
因為隨著周圍歌壇的新星一個個升起,沒有足夠的實力遲早會被時代淘汰,於是她萌生了去留學的念頭。
四、巔峰時期選擇留學法國
面對華語歌壇日新月異的變化,蘇小明對自己未來的事業生涯開始擔憂,她不知道以自己現在的實力還能在樂壇走多遠,但是擺在眼前的事實就是,歌手們之間的競爭只會越來越激烈,再加上當時國內掀起了一波出國熱,很多人不僅僅是公眾明星,都留洋國外,走出國門看一看。
在時代的推動下,蘇小明也想要出國看一看。
當時法國的音樂學院在全世界都很聞名,於是蘇小明便懷抱憧憬想要去法國留學,她果斷放棄了國內輝煌的事業,遠赴法國。
一切從零開始,她也一直是一個敢想敢做的人,所以留在法國這個決定,並沒有佔用她太多時間。
來到法國之後,她才算是真正打開了眼界,之前在國內,每天接觸到的都是中國的傳統樂種,可是在法國就不一樣了,這裡群英彙集,各個國家的音樂人才都聚集在一起,交流文化的同時,還可以學習到很多關於音樂不同的見解和創作風格。
相比在國內名聲大噪的那段日子,法國的校園生活略顯平靜,在這裡她再也不是那個當紅歌星,而是一名普通的音樂系學生。
自從1985年她來到這裡以後,蘇小明的身心都得到了前所未有地放鬆和寧靜。
蘇小明來到法國留學的最初的想法就是為了深造,進修音樂,即便國內的名利場再繁華耀眼,她也毅然決然果斷放棄,因為想要出國深造的想法已經根深蒂固,與其在國內坐等名氣下跌,不如經歷一番休整之後東山再起。
不過榮譽、虛名沒有阻擋得了蘇小明追求音樂的腳步,但是愛情卻成功牽絆住了她的心,法國的留學生活太過平靜,愛情的邂逅也就這樣悄然降臨在她平靜的生活裡,將她整個人的身心都牢牢抓住。
五、法國留學偶遇佳人
在留學這期間,蘇小明經常光顧咖啡廳和西餐店,連她的好友倪萍都評價她說,她是一個極其會享受生活的人,平常生活慵懶、自由,每天早上要先去喝一杯咖啡,然後經常去做頭髮,都是找那種時髦的髮型,朋友中過得最自在的也是她。
在法國蘇小明還是繼續在國內的習慣,逛逛咖啡廳,到西餐店吃點點心,就這樣她邂逅了一位法國西餐店主廚,都說法國人浪漫,尤其是法國的男人,簡直是美女收割機
而蘇小明邂逅的這位法國人又是一位優雅帥氣的西餐主廚,二人看對眼之後,很快就陷入愛河。
蘇小明被這個金髮碧眼又溫文爾雅的法國廚師所吸引,而這位法國人被蘇小明身上獨立知性又優雅端莊的東方女性獨特的美所折服,兩個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卻擦出了愛情的火花,在荷爾蒙的催化下,二人很快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而那個久違的音樂夢想也被蘇小明拋之腦後。
婚後丈夫繼續著在西餐廳的生意,蘇小明就開起了音樂班,當上一名音樂老師,即使做不成歌手,她也想把國內的歌唱文化帶給法國的孩子,就這樣她在法國一呆就是十幾年。
婚後不久,蘇小明就生下了女兒,為了照顧孩子,她更是把生活的重心都放在家庭上。
許久不接觸自己熱愛的音樂,連蘇小明自己都有些懷念年輕時的自己,所以等到女兒長大成年,她更想回到祖國看一看。
六、回國後四十八歲轉行做起了演員
在外生活了十幾年的遊子再回到祖國,祖國的變化已經不是她能夠想象的了,光是樂壇就增添了許多年輕卻十分有實力的歌手,想要再回到樂壇已經實屬不易,好在丈夫和女兒陪她一起回到祖國,有家人在身邊,蘇小明也得到了些許安慰。
既然歌手這條路走不通,那麼蘇小明就另找一條路,後來在朋友的推薦下,蘇小明得到了一次演戲的機會,反正也不拘著幹些什麼。
雖然自己不熟悉,但是試一試終歸算作是一次經驗,可是沒想到,這次的拍戲讓蘇小明感覺非常好,她在表演中又重新找回了自我。
有了這一次的嘗試,蘇小明決定轉型做演員,雖然當時她已經四十八歲,但是人生就是要不斷地嘗試和打破陳規,不試試怎麼知道會不會成功呢?於是在全家人的鼓勵之下,蘇小明開始進軍演藝圈。
因為受到年紀限制,蘇小明演的角色大多都是作為母親,不過這樣的角色恰恰更容易演出深度,再加上蘇小明本身也是一位母親,對角色有著切身體驗,所以在很多影視作品裡,她的表演 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雖然是半路出家,但是蘇小明的實力卻並不比在演藝圈摸爬滾打數十年的演員們差,從特立獨行的女總裁再到溫柔樸實的農村婦女,蘇小明用實力詮釋著自己的演員天賦。
在音樂方面屢創佳績的她,在表演方面照樣不輸旁人。
如今的蘇小明也已經六十五歲,她的女兒也已經長大。
雖然看不出來混血的影子,但是女兒的長相倒是十分像年輕時的蘇小明。
不管是從音樂圈還是到演藝圈,蘇小明都驚豔了一眾人,她敢想敢做,用硬實力演繹著一生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