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侯鳥尊 西周
鴛鴦石榴紋金盒 唐代
彩陶罐 廟底溝文化
石雕菩薩頭像 北齊
玉鷹 商晚期
太原市王郭村婁睿墓出土壁畫《鞍馬遊騎圖》區域性
天龍八部諸神眾水陸畫(區域性)明代
人首神獸紋玉戈 西周
近日,“華夏之華——山西古代文明精粹特展”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隆重啟幕。據悉,本次展覽由清華大學與山西省文物局共同主辦,共展出逾300件中國古代文物藝術精品,其中,一級文物藝術品達半數以上,時間從舊石器晚期至明代,跨越一萬年,全面呈現了山西作為華夏文明重要起源地之一的輝煌古代文明史,令觀者大飽眼福——
“華夏之華”:
寓意美好和華夏文明之精華
“‘華夏之華’無疑是一場值得觀眾排隊的古代文明展覽,本次特展以文德幽明、瑞節信玉、道生器成、萬流歸一、漢唐奇蹟、畫妙通神六個主題單元呈現了山西文物的獨特面貌,以一條由文化串聯的脈絡,帶領觀眾欣賞古代山西源遠流長、燦爛輝煌的文明成果。”策展人談晟廣介紹。展覽前言中,為觀眾們闡釋了“華夏之華”這一主題的具體含義:“華夏之華”的第二個“華”字寓意深刻。其一,華,花也,美好,亦可借喻西陰文化之“花”。其二,華,精華,華夏文明的精華。其三,《書·舜典》記:“曰若稽古帝舜,曰重華,協於帝”,孔傳:“華,謂文德。言其光文重合於堯,俱聖明。”華就是文德,即禮樂教化,與帝堯相關——傳夏族興起於晉西南,“堯都平陽”,即今山西臨汾,有學者將陶寺遺址與之對應。這次的展覽不僅以實物向觀眾們展現山西的古代文明精粹,也以一條更加悠遠的文化歷史脈絡,喚起了觀者內心的精神羈絆。
本次展覽的各個單元主要以時間為線索劃分,同時對文物藝術品的種類也進行了區分,以展品與考古資料結合的方式,將山西文物的故事向觀眾娓娓道來。開幕現場還舉行了春秋蟠螭紋銅鼎入藏儀式,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遠等人共同為銅鼎揭幕。據瞭解,“春秋蟠螭紋銅鼎”為國家二級文物,經國家文物局特別批准,由山西省調撥清華大學入藏,成為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的重要館藏,用以開展專業研究和文化交流。這一文物器體敦實,蹄足細長,具有很高的文物藝術價值。
文德幽明 瑞節信玉
再現燦爛的史前文明遺蹟
作為中華文明發源地之一,山西境內有著豐富的史前文明遺蹟。在本次展覽中,主要介紹了舊石器時期的丁村遺址、仰韶文化中期的山西夏縣西陰村新時期時代遺址、仰韶文化晚期的中原龍山文化遺址等。在《書·舜典》中有“華,謂文德”的典故,而“文德”又代表禮樂教化,因此策展團隊將本單元命名為“文德幽明”,表現了山西在中華文明的誕生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展廳裡,展品資訊右上角有二維碼標識,掃描二維碼後,觀眾們可以獲取這件展品的資訊以及相關文獻及考古報告,方便大家對展品進行深入瞭解。這些充滿生活氣息的文物,將觀眾們拉進了一個個尋常的生活場景,讓觀眾們體驗史前時期的人類先祖們如何儲水、生火。同時,這些生活器具上的花紋也讓觀眾不禁回想:“這些生存在遙遠過去的人們,也和我們一樣注重生活的情調嗎?除了講究實用性以外,他們也講究裝飾的重要性嗎?”
展覽第二個單元“瑞節信玉”,策展團隊透過一系列的玉器展示,向觀眾們解答了在第一個單元產生的疑問。中華先祖們不僅努力生存,還以自己的方式在藝術史上留下了燦爛的一幕。這一單元展出的多為龍山時代玉器,種類有鉞、帶孔石刀、璧、環、琮等,種類繁多、製作精美。最引人注目的是展廳中部展出的線刻神面紋玉戚,它代表了該龍山時代的工藝水平。“戚”同“鉞”同屬古代兵器,但以玉這一材質製成的“戚”,其裝飾性抑或禮節作用顯然是大於實用功能的。玉器在古代的禮儀制度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據策展團隊介紹,玉有“佩玉”與“禮玉”的區別,“禮玉”也可稱“節玉”,而“有節”是社會秩序穩定的象徵。這一系列展品向觀眾展示了“有禮有節”的由來,也展示了一個人類文明社會的雛形。
萬流歸一 畫妙通神
本土和異域文化的激烈碰撞交融
第三單元“道生器成”,展示史前進入夏商周時期,我國的青銅器製作進入了最繁榮的階段。展廳內大量的精美青銅器昭示著該時期工藝水平的高超、審美的優越。同時,這些或厚重或精巧的青銅器也向世人宣告了華夏禮制的構築。展覽現場,現藏於山西博物館的一件青銅鴞卣因外形精緻可愛,曾被喜愛它的網友們稱作“憤怒的小鳥”。觀眾們在體會到它的可愛的同時,還能看到這件青銅器不僅將鴞的特徵與當時流行的青銅器紋樣結合,同時還體現了青銅的分量與鳥獸的輕盈,有著極高的藝術水準。
“萬流歸一”“漢唐遺蹟”等單元,則充分展示了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多個民族互相影響互相融合的趨向。在一千多年前的山西大同,由鮮卑族建立的政權直接掀起了民族大融合的高潮,這一時期本土思想和文化藝術與異域文化發生了激烈碰撞,不僅留下了極具特色的時代印記,還促進了中國社會的發展。雖然時代不斷改變,但這種文化藝術的交融狀態卻一直在山西留存。這些單元精選了漢代到明清各個朝代有代表性的文物藝術品,觀眾們可以看到古代山西文化的時代演變圖景。例如在民族文化融合交匯的魏朝,佛教藝術逐漸從南亞次大陸東傳,並在中國本土形成了閃耀奪目的新面貌。北魏時期開鑿的山西大同雲岡石窟造就了5世紀中國石刻藝術的巔峰。展區內的一座阿難立像,展現了從北魏到唐代佛像造型演變的結果:兩邊對稱的正面結構被打破,石頭的堅硬和僵直被柔和的圓柱形大輪廓取代,造像的衣飾更加貼身,顯出肌體的韻律,形成了“曹衣出水”“吳帶當風”的藝術風格。而這一風格,對後世的中國人物畫造成了極深刻的影響。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中說“夫畫者,成教化,助人倫,窮神變,測幽微”。中國古人不僅對佛像、道教的神仙形象有著敬畏之心,也期望繪畫能夠通達神靈。展覽展出的東魏—北齊時期的墓室壁畫《狩獵圖》,出土自忻州九原崗壁畫墓,為觀眾們展現了當時山西境內壁畫的極高繪製水平。挽弓人物、奔馬、奔鹿是當時流行的壁畫圖樣。在地下空間中,逝者依然如生時騎馬狩獵,但天空的雲彩與四周的異景也提示了畫面中的世界不同尋常。據悉,此次展覽將持續到2022年1月。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