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李玉敏 北京報道 這個週末,企業在渤海銀行南京分行28億存單被質押融資的訊息刷屏了。
10月23日,《中國經營報》報道稱,無錫濟煜山禾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禾藥業”)和其關聯方南京恆生製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恆生製藥”)在渤海銀行南京分行的33億元“新易存”的存款,在企業不知情的情況下,名下的28億元存款就被用於為另外一家與自己毫無關係的公司——華業石化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業石化”)提供票據融資擔保。
而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的多位法律專業人士則認為,企業不知情,銀行員工串通其他第三方企業將存單進行質押的行為,在民事上很有可能被認定為無效。詳見《21說案丨渤海銀行南京分行28億存單質押案 企業不知情質押或無效》。
值得注意的是,融資方華業石化也是疑點重重。企查查資料顯示,華業石化成立於2019年3月1日,實繳資本為10205萬元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王軍,經營範圍包括危險化學品經營;石油製品、燃料油、潤滑油的銷售等。
股東方面,華業石化是江蘇華之業能源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之業能源”)的全資子公司,而穿透股權後,華之業能源由北京華昌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昌置業”)100%持股。而華昌置業的股東卻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這也就意味著,華業石化是100%的國有企業。但是事實可能並非如此。
28億存單質押案發後,今年的9月26日,中石油集團子公司華昌置業即發表宣告稱:“近期,我公司發現不法分子冒用北京華昌置業有限公司的名義虛假註冊了江蘇華之業能源發展有限公司、山東國油華錦石油科技有限公司和國化實業集團(河南)有限公司。現鄭重宣告:我公司未對外進行任何股權投資和設立下屬企業。從未出資設立過上述三家公司或為其註冊設立出具過任何檔案或資料,與該三家公司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出資、隸屬、關聯或實際控制關係,也從未與三家公司或其法定代表人或其任何人員有過任何形式的溝通與合作,或授權該三家公司或其任何人員使用我公司名稱、字號、商號、註冊商標等進行商業宣傳或其他活動”。
而且梳理華業石化的資料,卻發現有諸多蹊蹺之處。這家成立才兩年多的公司,股東和法定代表人變更卻很頻繁。
該公司原名為成立之初的名字是潤港石化南京有限公司,股東為江蘇潤港石化有限公司(簡稱“潤港石化”),但是2020年6月22日,華龍國業集團有限公司成為股東,僅兩個月後的9月17日,這一股東就退出了。後變更為上海芮盈貿易有限公司,不到一年,今年的6月4日股東變更為東方鴻達(北京)投資有限公司。而這一家企業擔任股東一個多月後的2021年7月26日,這家公司搖身的股東變為了“華之業能源”。
而華之業能源公司,則是華業石化公司搖身一變成為“央企子公司”的橋樑。
公開資訊顯示,華之業能源更為有趣,該公司成立於2021年7月9日,成立之初其股東為華業石化。7月22日,華業石化退出,中石油旗下的華昌置業成為新股東。隨後的7月26日,華之業能源卻成了華業石化100%的股東。一個月之內,華業石化和華之業能源就實現了“母子易位”。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還發現,華業石化註冊預留的電話和江蘇鵬業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以及潤港石化公司完全相同,華業石化最開始的法定代表人為莊衛翔,潤港石化的法定代表人為莊金虎,鵬業國際貿易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為莊金龍,三人或為親屬關係。企查查的資訊還顯示,因為涉及訴訟,潤港石化的股權被凍結,該公司早於今年4月份就被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