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大腸桿菌病
鵪鶉大腸桿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腸埃希氏桿菌引起的多型性傳染病,包括急性敗血症、臍炎、氣囊炎、肝周炎、腸炎、關節炎、肉芽腫、輸卵管炎和蛋黃腹膜炎等。本病一 般發生於鵪鶉的胚胎期至產蛋期,主要為幼鶉和部分成年鶉。大腸桿菌分佈廣泛,存在著少數有致病力的菌型。從病鶉體內分離到的血清型菌株,僅對鵪鶉有致病性。隨著養鶉業的發展,鵪鶉的飼養密度增加,大腸桿菌病的流行也日趨增多,造成鵪鶉的成活率下降,給養鶉業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
【診斷要點】
1)大腸桿菌病的傳播途徑有以下3種。
①母源性種蛋帶菌,垂直傳遞到下一代的雛鶉。
②種蛋內部不帶菌,但蛋殼表面被糞便沾汙,未經清洗和消毒,細菌在種蛋儲存期或孵化期侵入蛋內部。
③接觸傳染。被致病性大腸桿菌汙染的飼料、飲水、墊料和空氣等是主要的傳播媒介,可透過消化道、呼吸道、臍帶和面板創傷等途徑感染。
2)鵪鶉的大腸桿菌病有多種表現,最常見的是大腸桿菌性敗血症,4~6周齡的鵪鶉多見,呈散發或地方性流行,病死率可達5%~50%,出現全身症狀後,衰竭死亡。剖檢可見肝表面有白色附著物(為肝周炎),以及心包炎、氣囊炎等病變。本病往往與其他疾病併發或繼發感染。
【防治要點】
1)搞好飼養管理和環境衛生是防治本病的基本條件。種蛋要經消毒後才能孵化,孵化機和出雛機要經常進行消毒處理。
2)在大腸桿菌病常發地區可用疫苗接種,種鶉可用滅活菌苗接種,以增強其母源抗體,使維鶉有一定的被動免疫力。
3)已發病的鶉群可用藥物防治,常用的有氟苯尼考、慶大黴素、卡納黴素和鏈黴素,具體用法為:10%氟苯尼考按0.1%的比例,慶大黴素按照每千克體重2毫克,卡納黴素按照每千克體重30~40毫克,鏈黴素按照每千克體重7.5國際單位拌料、飲水或肌內注射。也可用本型菌製作滅活菌苗進行預防注射。
【小經驗】
1日齡雛鶉在患大腸桿菌病後,除進行藥物治療外,飼餵乳酸製劑和維生素E,效果更好。
7.巴氏桿菌病
鵪鶉巴氏桿菌病是由禽多殺性巴氏桿菌引起的,又叫禽霍亂。巴氏桿菌病是一種以急性敗血性及組織器官的出血性炎症為特徵的傳染病,常伴有惡性腹瀉症狀,有較高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診斷要點】
1)鵪鶉對巴氏桿菌病較易感。因此,鵪鶉養殖場周圍若有飼養帶有本病的禽類,極易將病傳給鶴鶉。
2)最急性型巴氏桿菌病,往往可突然死亡,然後出現急性型,病鶉表現為體溫升高,食慾廢絕,低頭垂翅,呼吸困難,排出草綠色的稀糞,病的後期出現陂行,關節腫大。出血性敗血症,肝、脾有針尖大小、灰白色的壞死灶,是巴氏桿菌病的特徵性病變。
3)實驗室診斷通常用肝、脾及心血做塗片,經染色溶液染色後鏡檢,看到有兩端濃染、像雙球菌形態的巴氏桿菌即可初步診斷為巴氏桿菌病。
【防治要點】
1)鵪鶉不要與其他禽類混養,一旦發現本病,立即嚴格處理病死鶉,防止病原擴散。
2)在巴氏桿菌病常發地區或鵪鶉養殖場,可用禽巴氏桿菌滅活苗進行有計劃的預防接種。
3)當鵪鶉養殖場發生巴氏桿菌病或受到威脅時,立即進行抗菌藥物預防,至少連續用藥1個療程(3~5天)。
[注意]
鵪鶉患有巴氏桿菌病時,最好選幾種藥物交替使用,避免產生耐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