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吹熟了碩果,也送來了豐收的喜悅,近日,記者來到內蒙古蒙萃源四系生態迴圈農業基地,碩果累累的試驗田映入眼簾,玉米個個顆粒飽滿且超大穗。
作為三大糧食作物之一,玉米不但是重要的糧食作物,還是主要的飼料作物、經濟作物、調節作物等。據瞭解,普通玉米穗子比較小,一般都是單穗,很少有雙穗,畝產量一般1700斤左右。而此次在玉泉區內蒙古蒙萃源四系生態迴圈農業基地試驗成功的“超大穗”玉米,株高約2.8米左右,穗子比較大,普遍和啤酒瓶一樣大小,約60%的是雙穗,種植密度比普通的高,每畝產量能達到3000斤左右。
“今年春季,由於需要在遠離普通玉米種植1000米的地方試種,被逼無奈選擇了種植在相對貧瘠的土地,種子數量有限,試種也只有半畝地。在比普通玉米晚播種一個月的情況下,半畝試種田栽培2000株左右,經過3個月的生長,秋季產量1500斤左右,合畝產量3000斤,如果在正常時間播種,土壤和肥水達標的情況下畝產量有機會衝擊4000斤。”內蒙古蒙萃源四系生態迴圈農業基地總顧問朱思浩介紹道。
“超大穗”玉米是青貯與糧食兼用型品種,品質優良,蛋白含量高,尤其是賴氨酸含量突出,秸稈含糖量一般在15%以上,優良的適口效能為養殖業提供美味的青貯飼草,我國玉米70%以上用作飼料,飼料是畜牧業發展之源,“超大穗”玉米對於提高養殖效益和提高畜產品品質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作為糧食,“超大穗”玉米具有營養豐富,風味獨特,需求強勁,售價高,屬於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具有極大的市場商機。作為一種最新試驗成功的玉米品種,“超大穗”玉米透過傳統方式和先進科學技術的融合,有效提高了玉米的產量與質量。相信“超大穗”玉米品種的試驗和推廣,對於提高產量和產業附加值、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促進農民增產增收等方面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泉媒體記者:張曉燕 鄭軒)